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
现代农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加快发展,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优质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现代农业虽然在产业化发展方面多样性较强,实质上是在重构社会生态系统,相比于传统农业来说,现代农业是按照生态系统原理来组织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以此来促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国际上,生态农业是指根据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旨在提供高产、高效、优质、安全食品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可调控性、地域性、高效性、持久性和稳定性。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还是有机食品,他们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整个系统中,都是对传统农业的变革,旨在重构社会生态系统。因为强调农业生产与消费的生态性质,须创造相应的外部环境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在现代农业的实践中改变传统的生产与消费观念,否则现代农业的果实不具有商品价值。正如北洋水师引进了先进的军事设备,没有相应的人文环境而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社会变革正是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下,目前在我国主导的发展模式主要是:
精准农业: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
蓝色农业:蓝色农业指的是在水体中开展的海洋水产农牧化活动,具体来说,所有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以及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虾、贝、藻、鱼类的养殖业都包括在内。
质量农业:质量农业是指以农产品品质高级化和农业生产结构高度化为核心、以追求更高经济回报为目标、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推动力的开放性农业。这一模式并非盲目追求农产品的质量,在潜在市场需求和居民承受力许可范围内,追求尽可能高的农产品质量,包括更好的口感和观感、更高的单位营养价值、更有利于保健、更顺应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以获取最高的经济回报。要求农业生产结构更趋合理,实现从原料农业向成品农业的转化;从自然资源密集型农业(以增加自然资源使用量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向劳动与技术密集型农业(以增加劳动和技术投入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的转化。
白色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组建的工程农业。由于它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人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劳动,所以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工程农业”。即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
都市农业:是在城郊型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又超越城郊型农业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农业。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若将都市农业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在远离都市生活圈的地方可以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甚至是类似于SNS的社交缓冲农业。
设施农业: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涵盖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园艺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包含设施栽培、饲养,各类型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中、小型塑棚及地膜覆盖,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禽畜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在可行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依靠作物轮作、机械耕作等栽培技术,依靠作物秸秆、家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有机废弃物、含有矿物质养分的岩石等肥料,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等生物防治措施,来保持土壤具有良好的肥力和耕作性能,以供作物持续生长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创意农业:不仅仅是指生产若干创意农副产品,而是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一种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城市市场消费需求、科学技术、产品载体、人文环境、创意人才等有机衔接和融合的关联产业链,能够实现反复交易的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品牌等)位于农业产业链的价值高端,是创意农业的价值核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群,提升农村区域的整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