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短期热潮 长期利好

刘国宏 原创 | 2010-05-25 02:11 | 投票
标签: 长三角 区域规划 

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短期热潮 长期利好

 

据发改委网站524日消息: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刘国宏点评:依据《规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总面积达21.07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导向是“四区”(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并担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历史使命;该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规划》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并明确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我们认为,《规划》的出台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产业要升级换代,焕发新的经济活力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上海从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活力,并以经济龙头风范带动长三角发展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正是受益于国家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的持续扶植,特别是以浦东开放开发为核心的带动作用,使长三角的经济功能更加突出。国务院在当前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时点,新疆振兴大旗飘扬、区域经济进入纵深发展时刻,世博盛会热潮涌动、中国崛起广为世界认同的时点批准《规划》,其用意极为深远,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们认为,《规划》再度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促使该区域在发挥“四中心” (全国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辐射功能,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该区域由资源消耗比较大的一般的加工业向高技术密集型的加工业转型,腾出更大产业发展空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单就概区域的资本市场来看,目前江浙沪在两市上市公司共427家,总流通市值达到30000亿元,分别占比24.8%20.6%,并且在高端制造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占据了绝对的龙头优势,我们预期《规划》的实施,必将开启A股市场区域板块崛起的新时代。但就短期而言,《规划》出台早已在市场预期之中,其对市场的利好刺激效应在短期兑现之后持续性大大降低,毕竟《规划》对该区域经济的实质性影响,仍待实施方案、具体措施以及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的落实。

短期内,我们看好该区域的大消费(苏泊尔、金枫酒业、百联股份、洋河股份)、航运(ST东航、上海机场)、电子信息(焦点科技、综艺股份、生意宝)、生物医药(上海医药、海正药业)、新能源(江苏国泰、杉杉股份)新材料(中材科技、三花股份)、传媒(东方明珠)、工业自动化(金智科技、国电南瑞、海得控制)等行业的龙头企业。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