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末日!?

吴伯凡 原创 | 2012-09-13 16:25 | 投票
  

  “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中国制造业 

  当我们还在讨论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老话题时,一个新的话题越来越引人注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发起了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其中一个结论是,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产业版图将发生巨大变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很有可能在制造业中再度领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制造业可能完全失去优势。

  很早就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经济学人》对它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一次工业革命指1776年蒸汽机发明,尤其是珍妮纺织机出现以后,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1905年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出现,劳动生产率更为明显地提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尽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生产线上仍然需要大量的工人,随着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越来越昂贵,制造业的重心不得不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向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转移。这就是中国代替美国、日本,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的制造中心的原因。

  情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增加,不少外资企业已经在考虑把外包到中国的制造业回迁。但这还不是发达国家收回制造业的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以数字化制造与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可以简单地把第三次工业革命称为“数字化制造革命”。

  已经日趋成熟的3D打印技术和工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3D打印机是按设计好数字模型,用各种材料,以叠加工艺“打印”出各种终极产品。整个“打印”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而且制造的标准化、精确度远胜于人工。

  数字化制造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是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的。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模型,用户和代理商可以用3D打印机将产品“打印”出来,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工厂,连同制造业工人将越来越少。维基生产方式将不再只是在信息和知识生产中有效,通过大规模协作,大量的个性化产品将被设计并“打印”出来。

  工业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也是数字化制造的另一大标志。机器人本质上是电脑,所以也遵守每18个月性能提高一倍、价格降低一半的摩尔定律。早在2006年,《福布斯》杂志就预言,当工业机器人价格降到2万美元左右,而性能趋于成熟、稳定和易用,就会出现制造企业引进工业机器人替代工人的浪潮。这个时间节点已经到来。事实上,不少制造企业,包括一些中国的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大量引进工业机器人。富士康去年宣布在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深圳一家生产无线键盘和鼠标的企业雷柏公司,目前已经引进一批 ABB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四台工业机器人只需一个人操控,就可以协同、高效地工作,产能大幅提升,而所需的工人数量明显下降。雷柏公司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产值增加了两倍多,工人数量则从3000多人下降到1500多人。

  日产汽车在英国桑德兰有一家工厂,它在1999年的员工数是4594人,产量是27万多辆,而在2011年,员工数量是5462人,产量则达到48万多辆,原因就在于这家工厂大量使用了数字化工控设备。

  数字化制造的实质,是制造对于制造业工人的依存度和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中的大幅度降低,制造不再与工厂、工人密不可分。这种变化将直接导致新兴市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趋于消失,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空心化,不仅会得到遏止,而且会反过来让新兴市场制造业空心化。

  不要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未来学家的预言,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来临。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对于中国加工制造企业的需求正在降低。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外商在中国对制造业的投资呈下降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这是中国制造面临的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手机业的新战国时代   

  当前的手机业似乎让传统的产业分析框架失灵了。一方面,手机业好像已进入行业整合后的稳定期,从群雄争霸到三国鼎立,再到双峰并峙、老三在缝隙市场中存活的稳定格局——许多行业,从可乐到芯片再到奢侈品,都最终呈现出这种“2+1”的格局。另一方面,手机业似乎又呈现出再度回到诸侯争霸的局面。以中国市场为例,近一年多进入手机行业的,既有像小米这样横空出世的公司,也有看起来与手机不搭界的闯入者,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最近的消息是,奇虎360将推出手机产品。华为、联想这些老牌的企业对手机业务也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

  10多年前出现过一场以家电厂商为主角的近乎闹剧的手机争霸战。除了增加一个或许能赚钱的产品线,家电厂商们没有更多的想法。它们用做家电的办法做手机,在中低端市场赢得了短暂的辉煌,一度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然而,劣质化的制造,同质化的竞争,让它们在激烈的争斗中逐渐集体沦陷,在主流手机厂商大举反攻之前就已不战而败,给高中低端通吃的诺基亚留下了肥沃的市场。

  近三四年以来,像“贪吃蛇”一样越来越笨的塞班系统让诺基亚不战而败,留给苹果、三星、HTC大量的市场空间。但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又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是技术性能上的平台期。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性能、体验上展现出明显优势(相对于普通手机)后,“高原现象”出现了——从平原到高原变化明显,但进入高原后就不再有显著的高度变化。这使得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在性能和体验上趋于同质化。

  另一方面是智能手机用户在时尚趣味上进入迷惘和倦怠期。iPhone市场份额爆炸式增长,导致其时尚价值的“通货膨胀”。中低端人群对iPhone的狂热追捧,让iPhone的高端用户陷入迷惘,开始寻找作为身份标志的替代品牌,这给了三星、HTC、诺基亚以及联想、华为等厂商一定的市场空间。对于并不从事手机业务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而且巨大的诱惑。小米手机旗开得胜,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个时机的把握。小米的成功(至少看起来如此)又引发了跟风者的欲望和信心。

  但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进入手机行业真正动机不是要在手机行业分一杯羹,而是在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新大陆”上争夺殖民地。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反客为主的故事正在互联网领域重演,“没有移动就没有未来”,已经成为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共识。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的关系,近似于当年的英国与美洲大陆的关系——后者对前者看似依附关系,实则增长潜力巨大,有朝一日自成一体,后来居上。反过来,固定互联网迟早会像当今的英国,帝国地位不再,只能依附于曾经是自己殖民地的美国。这些公司进入手机业,关心的不是它们能为手机业做什么,而是手机能为它们做什么。手机是它们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殖民先遣队。在它们看来,如果不做手机,企业失去的不是一个新业务,而是企业的未来。

  智能手机的竞争是硬件、软件(应用)和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赛”。这些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是想一方面通过它们既有的互联网服务优势来锁定客户,同时在软件上大力借助于共享操作系统和第三方开发商,在硬件上与硬件厂商合作。理论上讲,这没有问题,谷歌当初进入手机业也是遵循这样的思路。但问题是,手机业毕竟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借来的实力是很难在这样的“铁人三项赛”中胜出的。苹果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在“铁人三项”上的全能。HTC一度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但最近业绩快速下滑,与它在软硬件上缺乏自主性关系密切。

  一般人往往忽略西班牙人在美国历史上的角色。其实,美国差点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国会投票的时候与英语只差一票),然而,标准一旦确立下来,失势的一方不管曾经多么显赫,最终都会被淘汰,被遗忘。杰弗利·摩尔所说的产业的“龙卷风暴”,能将众多当初热衷的参与者淘汰净尽。在龙卷风暴来临之前,会有一个相对平静的“保龄球道期”,参与游戏的企业在各自的球道里看似相安无事地成长。但市场的龙卷风暴(或者说公众的选择)是无情的,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两家大金刚企业,一两家狒狒型企业,再加上靠剩下的烂香蕉过活的群猴企业。

  如此看来,匆忙进入手机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到底有多大的胜算是值得怀疑的。也许它们不会像10多年前争做手机的家电厂商输得那样惨,但在手机大跃进后能否活下来、活得好,却是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