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GDP究竟是由多少人创造的?

李迅雷 原创 | 2013-02-25 09:08 | 投票
  

  农村的农业劳动力被大大高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中国就业人数为76420万,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26594万。2012年第一产业GDP为52377亿元,占整个GDP的10.1%,与2011年一致,简言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在第一产业中只贡献了占全国10%的GDP。

  因为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四个行业,假定单一从事林、牧、渔三个行业劳动,而不从事农业劳动的累计人口为2594万(实际或许没有那么多),那么,从事农业劳动的就业人口仍达24000万,占中国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为31.4%,接近于三分之一,是所有各行各业中就业人口占比遥遥领先的行业。

  那么,农业所创造的GDP规模有多大呢?同样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但统计局并没有公布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子项目的GDP。不过,倒是公布了第一产业中各子项目的总产值,其中2011年农业总产值为41988.6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81303.9亿元的51.6%。再往前看,则2010年农业总产值在第一产业的占比为53.3%,2009年为51%。

  再追溯查找更早数据,看是否存在农业增加值(GDP)数据。发现只能找到最近的,是07年投入产出表中,列出的农业增加值为16000亿,第一产业为28627亿,农业GDP占第一产业比重为55.9%。

  通过上述这些数据的分析,则大致可以得出结论,即农业增加值在第一产业GDP中的占比也就一半多一点,不会超过60%。假设以07年的农业GDP占比数据和2011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10%为准,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6%。也就是说,占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农业就业人口,所创造的农业GDP只占全国总量的5.6%。

  这样的数据是令人怀疑的,即那么多的劳动人口只创造了如此少的财富。假定2.4亿劳动力从事农业是确凿的,那么,这些农业劳动力除了贡献如此低的农业GDP,还在哪些领域贡献GDP呢?我们不妨从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去分析。因为农民纯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分,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是指农业劳动的主业收入,工资性收入则是副业收入,财政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均不贡献GDP,不予考虑。

  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常住人口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三个部分。这块是创造GDP的,但对这块的贡献不仅包括农业劳动人口,还包括在农村从事非农劳动的常住人口,据统计局数据,2010年农村从事非农劳动的就业人口(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个体)就超过2亿。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的工资性收入为2963元,而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5940元,占比为49.9%。而从农村居民的平均纯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到40%。

  因为实在难以从这些数据中计算出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在农业以外的领域创造了多少GDP,那就假定创造与农业劳动等值的GDP吧,也就是说,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农民,只创造了全国10%的GDP,另外90%的GDP由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创造,这这种劳动力的价值创造的偏态分布可能性大吗?

  因此,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即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被多计算了1个亿左右,实际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大约为1.6亿左右。试想一下,如今农村那么多荒田存在,如果真有那么多农民,那就不应该荒着。而荒田的原因是农业的回报率太低,不如进城打工。

  农业现代化改变不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

  美国的耕地面积要比中国多出50%,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是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十分之一,而是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只有214万。只有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如1995-2004年间,日本农村30-59岁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全部男性劳动力的比重从27.73%下降到21.47%;60岁以上农村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全部男性劳动力的比重从60.59%上升到70.58%;60岁以上农村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全部女性劳动力的比重从55.65%上升至 65.37%(李应春、翁鸣,2006)。此外,如美国、南非等国家的农民平均年龄也接近或超过60岁。 因此,不要以为农业现代化是吸引留住农民年轻人或吸引年轻人大农村的一个手段。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为何农业劳动力还是老年化了呢?

  不知有怎样的逻辑能相信中国的农村的农业劳动力还有那么多。请看今年春节时人民网转载的一篇报道:初三去看二大爷,嘘寒问暖后,也来了句时尚话:“您现在最缺什么?” “最缺青年人!”他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农村剩下老的老、小的小,有个红白喜事,找个帮忙的都不好找。前段时间你三爷爷过世,要找几个办丧事的,转了三圈才找到4个年轻人,不够用的。又到别的村去找,好歹找够了人,把丧事办了。咱在村里是大姓,人多,还能找够人。其他小姓办红白喜事,要几个姓联合起来,才能找够。”

  城镇化只是结果VS农业工业化也非有效手段

  如今,官方已经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手段归纳到靠产业推动,即所谓的“三化一体”: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但笔者认为,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比如中国过去30多年的城镇化,就是全球产业转移、中国工业化的结果,而非手段。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无论叫产业化还是现代化,如前所述,都是只适合老龄人口就业的行业。那么农村工业化是否能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手段呢?我的观点是,同样不可能。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当初是鉴于农村人口因过剩而大量涌入城市所提出的对策,但并没有实质性推动。农村工业化真正兴起时是上世纪80年代,即以乡镇企业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各地,成为当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也是政府所希望的,即鼓励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一方面减轻城市压力,另一方面则可以藉此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但由于乡镇企业事实上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同时产生低激励和负激励效应,最终导致乡镇企业的模式逐步演变。

  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是中国工业化在粗放经营年代的产物,是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极其廉价阶段的优势所决定的。乡镇企业由盛转衰,除了模式有问题,还与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升级要求和集聚化特征有关。那么,农村工业化今后能否二次崛起呢?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

  首先,农村面临生产要素中的主要一大要素──劳动力的缺乏。我们看到,农村人口的不断迁移,以至出现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短缺的现象。其次,通过建立乡镇工业园区来推进农村工业化,说白了还是政府行为,从过去30多年来中国大大小小工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情况看,大部分是失败的,普遍存在区域间产业同构化竞争、缺乏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等现象。而作为乡镇级别的工业园区,能否吸引具有一定规模或先进的制造业来投资,除了一些区位优势好的地方外,本身就存疑。从现实情况看,不少企业为享受园区的减税和退税政策,只设一张办公台,异地经营现象十分普遍。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高污染行业的企业给当地环境造成的损害,远远高过对当地就业和税收的贡献。第三,农村工业化存在如何与产业升级的大趋势相适应的问题。中国毕竟已经步入了重化工业化的后期,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当初中国处于工业化早中期有关,故那时乡镇企业具有比较优势。这些年来,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环保成本等都大幅上升,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开始明显下降,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性较好,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异性也不大。因此,在投资意愿下降的情况下,农村工业化的需求又来自哪里呢?

  简单总结上述观点:农业劳动力被大大高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所谓三大手段之一的农村城镇化,是为城镇化而人为投资,结果替代手段,将导致极大浪费;手段之二的农业现代化,本身就是趋势,不能解决农村荒芜难题;手段之三的农村工业化,没有用。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