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中国视角

张明 原创 | 2013-09-02 14:11 | 投票
  

  研判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中国视角

  ——评《国际油价波动的市场特征与中国需求冲击》

  石油是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资源之一。油价变动则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例如,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被认为是终结了战后二十年全球经济黄金增长时期的罪魁祸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分崩离析。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看,油价上涨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这会导致产出下降、物价上升,甚至形成“滞胀”。油价变动意味着石油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财富转移。有趣的是,尽管高油价将会提高石油出口国的出口收入,但油价过高却会刺激石油进口国加大寻找替代能源的力度,因此,即使是由石油输出国组成的OPEC,一方面虽然会通过限产来提价,另一方面却也会通过增产来抑制油价过快上涨。更有趣的是,如果应对不当,高油价会导致特定石油输出国染上“荷兰病”,即该国的产业结构趋于单一、过分依赖于石油出口收入,一旦油价大幅下跌或者石油资源枯竭,该国就会陷入困境,正所谓“资源的诅咒”。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考虑到目前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头号石油进口国。毫无疑问,石油价格上涨,将会首先增加中国的进口成本,进而通过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最终传递至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其实,油价上涨造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还不止于此。例如,一旦油价大幅上涨,全球范围内的“生物能源”运动就会此起彼伏,这又会推动制造乙醇的主要原料玉米价格的上涨。由于中国近年来进口了大量玉米,因此全球油价上涨会推动中国玉米价格上涨。中国进口玉米主要是用于喂猪,因此玉米价格上涨又会推动猪肉价格上涨。考虑到猪肉占中国CPI篮子的权重较高,因此猪肉价格上涨将会推动CPI上涨。另一方面,全球油价上涨也会造成国内化肥、农药与农膜价格上涨。换句话说,过去我们通常认为是内因的食品价格上涨,其实背后也常常有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子。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把全球油价上涨单纯归结于“外部冲击”。中国已经是全球原油第二大进口国,因此全球原油价格变动本身也可能受到中国需求因素的驱动。

  综上所述,从中国视角出发研判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趋势,具有格外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政策含义。陈宇峰、俞剑博士的新著《国际油价波动的市场特征与中国需求冲击》,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开展研究的佳作。目前国内关于石油的书籍林林总总如过江之鲫,但在统一的逻辑框架下,运用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方法,系统对国际油价波动以及国际油价与中国需求的互动展开研究的著作并不多,这恰好凸显了陈宇峰、俞剑博士新著的价值。

  在笔者看来,《国际油价波动的市场特征与中国需求冲击》一书主要有三方面的学术贡献:第一,建立了一个分析国际油价波动的理论框架;第二,以上述框架为基础,对未来的国际油价波动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第三,讨论了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需求,以及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国内油价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构建分析国际油价波动的理论框架之前,本书首先考察了过去150多年国际油价的变动趋势,将其分为六个不同发展阶段,并认为石油资源的属性在这些阶段内经历了由市场属性主导到政治属性主导,再到金融属性主导的演变。在对国际油价变动的特征事实进行梳理之后,作者认为,影响国际油价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供求状况、地缘政治、突发事件、资本投机、美元走势与替代能源等因素。其中,供求状况是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决定因素,地缘政治与突发事件是国际油价短期剧烈震荡的重要原因,资本投机与美元疲软会进一步推高油价,而替代能源的快速发展本身会抑制油价过快上涨。

  作者选择的上述因素基本上能够用来构建分析国际油价波动的较完备框架,但笔者对上述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在笔者看来,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四个最重要因素分别是供给、需求、美元汇率与油价变动的预期。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强弱自然会影响油价。由于全球油价的90%以上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汇率强弱会在供求因素之外直接影响油价。考虑到全球范围内具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高的原油现货与期货市场,因此对油价变动的预期能够通过期货价格影响现货价格的倒逼机制来影响当前油价变动。这四个因素是影响油价变动的最重要因素,而其他因素则是通过影响上述四个因素而间接影响油价变动。例如,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影响石油供给,比如一旦美国与伊朗开战,全球原油价格将因为供给负面冲击而显著走高。又如,新能源的出现会分流对石油的需求,因此主要是从需求渠道影响油价。再如,一些突发事件会从供给渠道影响油价(例如美国与伊朗开战),而另一些突发事件会从需求渠道影响油价(例如美联储出乎市场预料突然大幅加息)。最后,资本投机主要通过石油期货市场进行,因此主要是通过影响油价变动预期(期货价格)来间接影响现货价格。

  本书在内容选择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试图构建预测油价的模型之前,作者花了较大篇幅用来研究石油价格是否是可预测的。通过针对国际三大原油现货价格指数,构建一个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模型,作者发现国际原油市场满足“半有效市场假设”,即该市场在短期内并非有效市场,但在长期内是有效市场。换句话说,国际原油价格在短期内是可预测的,但在长期内可预测性将逐渐下降。基于这一结论,本书采用多重均衡模型预测了未来的国际油价走势。研究发现,国际油价走势主要受到两股力量的影响,其一是石油产量逼近历史峰值造成的价格上涨压力,其二是新能源革命造成的价格下跌压力。由于短期内前者强于后者,因此短期内全球原油价格上涨不可避免。而长期内随着新能源革命的爆发,石油在工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将被边缘化,因此国际油价将会显著下跌。

  笔者基本上认同作者预测的逻辑与结论。然而,何为短期?何为长期?短期从何时开始?这是作者需要指出的问题。由于本书的出版过程滞后于写作过程,因此,本书出版之时,全球油价已经在每桶80至100美元的区间内盘整了近3年时间。而本书预测未来五至十年,全球油价将由每桶20美元的低均衡状态上升至每桶80至100美元的高均衡状态。作者的预测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以及如何协调预测结果与当前油价波动现实的关系,值得作者进一步说明。此外,作者预测长期内国际油价将会跌破每桶80美元,这似乎与本书之前提出的国际原油市场在长期内是有效市场,因此不具备可预测性观点,似乎有些矛盾。而且,长期内国际油价是否会跌破每桶80美元,其实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全球通胀水平与美元汇率强弱。因此,每桶80美元的价格是真实价格还是不变价格,需要作者进一步指明。

  本书的精华之处,在于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全球油价变动与中国需求,以及全球油价变动与中国油价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全球油价变动与中国需求的关系方面,本书的研究发现,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国际资本在原油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是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最重要因素,中国需求的作用有限;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需求与OPEC的供给转为成为国际油价短期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简单地将国际油价上涨归因于中国需求旺盛的做法缺乏说服力。在全球油价变动与中国油价变动的关系方面,本书的研究发现,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油价的影响显著强于中国油价波动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而且前者持续时间长、后者持续时间短。有趣的是,当石油价格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尽管国际油价与中国油价的调整时间不同,但都体现出非对称的特征,即所谓的“涨快跌慢”现象。最后,本书分析还指出,中国政府的油价管制对中国经济而言弊大于利。

  上述结论虽然是实证研究的结果,但看起来也与我们的直接判断大体一致。对这些结论以及推导过程,笔者有如下几点评论:第一,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国际资本在原油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对中国概念的炒作。换句话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进口石油需求的增强,无论在增量意义上还是存量意义上都构成了一种真实的需求冲击,这是该时期内国际油价上涨的基本面因素。总体而言,期货市场的炒作只能放大趋势,而非制造趋势。鉴于投机行为与中国需求之间的相关性,要想完全厘清两者各自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其实并不容易;第二,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油价波动之间的非对称性影响,很大程度上的确源自中国政府对油价的管制。早先的油价管制主要是行政管制,国内油价的刚性更强;后来的油价管制基于中国政府设定的油价变动公式,这的确增加了国内油价的弹性。然而,中国油价在价格调整方面体现出相比于国际油价更为明显的“涨快跌慢”或者“涨幅大跌幅小”特征,这就不仅仅是市场因素使然,而是源自中国国内石油市场的寡头垄断格局、以及石油寡头们在国内油价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等制度性因素了。为了使得国内油价能够与国际油价进一步接轨,打破国内原油市场上的国有垄断格局、加速国内原油价格市场化均势在必行。

  总之,本书在统一的逻辑框架下,综合运用严密的理论分析与恰当的计量研究来分析国际油价走势,以及国际油价与中国因素的互动,得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含义。这是一部从中国视角来研究石油问题的富有诚意的作品,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笔者衷心地希望,陈宇峰、俞剑博士能够以本书为基础,继续深化对石油问题的研究,在未来发表更多更具影响力的作品。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