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时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人提出要搞一个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中国当时的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笔储备都用来买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只有零点几的回报,我们也应该拿这笔钱借给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没有现实的购买力,但是有矿产资源、地理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把我们的资金跟他们的资源整合起来,让他们来输入我们的产能,也能够解决中国新的外需。我们把钱借给他们,然后帮助他们开矿、修马路,还可以创造新的财富,因此我们给它取名“和谐世界计划”。但是这个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因为这些国家可能会发生政变,或者出其他问题,把钱借出去风险很大,还是国内投资4万亿的风险最小。 另外的方案是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内需,这意味着降低政府和企业收入比重,但太难。最后还是靠投资撑住经济,结果加剧产能过剩。 当时我国消费也有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是比较快,但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在下降,所以当时有人提出扩大居民的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但这涉及了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居民收入的比重要增加。我们有一个文件写到,要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但比重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有提高就要有降低,至于是降低政府的,还是降低企业的,还是政府、企业都降低,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过。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如果说降低企业的比重,所有的企业家会感觉以后的投资收益会大幅降低。如果说降低政府的比重,那是不是就得减税? 文件只说要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不说降低谁的比重,这就说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这个战略是比较软的。这么多年以来,这个目标是在前进之中,但提高的速度很慢。因为它就指望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不像那4万亿投资能够马上带动需求。所以从投资、消费和外需这三个需求的主要领域来看,当时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宏观决策就是先抓住投资,撑住整个经济,其他的再慢慢解决。 实践证明,这个4万亿投资确实避免了当时的经济危机,但这4万亿投资里也出现了问题:我们投资了一些当时产能已经过剩的领域,比如说钢铁、煤炭。这些投资快要完成的时候,我们产能过剩的情况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剧。虽然到2012年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但是已经在建设中的项目不能半途而废。所以2012年以后,我们改变了投资方向,只投资比较短缺的领域,但是以前已经建设的项目还得继续,否则损失也很大。但是要完全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因此,2012年以后,我们又提出了对外经济的新战略: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财务亏损很多,但为了缓解产能过剩必须坚决实施这种对外战略 至于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个战略,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劳动密集型的普通加工贸易已经不能维持,这一批厂子纷纷开始外迁。我国曾经提出努力让湖南、江西、广西去承接广东已经无法经营的加工贸易企业,希望不要迁往越南等地,因为这些地方的土地和劳动力便宜,还可以有很多优惠。但这个战略收效甚微,因为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我们原材料从海外运到广东,再运到湖南加工,然后再运回去,中间增加的物流成本,不是节约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其他成本就能够抵消的,所以以东莞为代表的加工贸易大部分都迁走了。我们再想依赖加工贸易解决出口问题,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把“一带一路”战略仅仅理解为是个定义概念的话,我认为并不准确,因为我们在非洲、拉丁美洲也做这样的项目。就今天而言,这些项目的核心,就是我们借他们钱,让他们来接受我们的项目,跟他们合作。但这和美国当时的“马歇尔计划”情况不同。当时那些国家除了找美国以外,根本借不到钱,而现在中国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国家也可以干,中日竞争印尼铁路项目就是一个例子。前几年,我国在能源上对外投资非常大。现在看,这些投资对于保证能源供应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财务亏损了很多。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我们的外需就会萎缩,这会让国内产生极大的压力,产能过剩情况会更加严峻。所以尽管有困难,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这种对外经济的新战略。 如果继续从投资、消费和外需三个领域做文章,很难遏制经济下行,所以要做“供给侧” 但是这个战略实施起来速度并不快,而且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分歧。比如中国要不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现在是什么状态?有专家说,要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来增加投资的收益。劳动力成本过高有三个因素:工资、冗员、社保缴费。首先是冗员,企业应该裁减的工人裁减不了,社保体系承接不住,所以只能由企业维持。这解决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小时,让八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所以冗员的工资占了很大一部分。然后是社保,我国社保缴费率按照法定标准是45%,在全世界比例都是偏高的,与美国相比,我国企业要承担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就高出了一倍。但这个不合理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我们从计划经济延续到市场经济以后,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前,所有职工不交社保,企业也不交社保。结果这些人退休以后领钱时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制定社保的时候,就定了两个原则:第一,社会保障分省统筹,中央不统筹,因为中央财政没钱。第二,增加缴费率,不但要把自己以后领的钱交上,你还得承担以前没有交社保,现在要领钱的人的费用。我们的劳动力成本高,社保缴费率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缴费率是按照标准工资来计算的,而经济下行导致很多企业劳动小时减少,工资也相应减少,但是社保缴费率的比例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