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后 中国央行或结构性加息

任泽平 原创 | 2017-03-16 15:31 | 投票
标签: 央行 美国加息 
  

 

  美联储3月加息如约而至,传递出六大重要信息:

  1  3月议息会议传递出的最新信息

  3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约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

  关于未来加息路径,此次议息会议维持2017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在1.375%不变,即全年将再有2次加息。维持2018年年底在2.125%不变,即2018年同样预期三次加息。上调2019年年底预期至3%(之前料为2.875%),2019年预期加息次数由之前的三次上调为四次。维持更长周期预期在3%不变。此外,关于调整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议题(即市场热议的“缩表”),这次议息会议进行了讨论,但暂未做出决定,只是声明“将按可预见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缩减资产负债表”。

  关于美国经济展望,美联储维持2017年GDP预期在增长2.1%不变,失业率预期维持在4.5%不变,上调核心通胀率预期至1.9%(之前料为1.8%)。上调2018年GDP预期至增长2.1%(之前料增2.0%),维持失业率预期在4.5%不变,核心通胀率预期维持在2.0%不变。维持2019年GDP预期在增长1.9%不变,维持失业率预期在4.5%不变,核心通胀率预期维持在2.0%不变。另外,美联储对美国就业市场信心进一步增强,略微下调了对长周期失业率的预估至4.7%(之前为4.8%)。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决议声明9-1投票通过,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Kashkari持异议,不希望加息。

  议息会议之后,美股强势走高,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1%,道指涨0.65%,纳指涨0.9%。美元指数下跌0.94%。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刷新一周低点至2.507%。石油和黄金价格大涨。
图1-图1-2
图3图3

  2、站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高度理解3月份加息

  我们认为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理解本次加息:

  首先当然是美国经济走强、就业和物价数据向好,支持加息。2月份美国非农新增就业23.5万,再次超预期(预期20万,前值从22.7万修正为23.8万);失业率比前值降低0.1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比前值提高0.1个百分点;平均小时工资同比增速2.8%,平均周工时维持在34.4。

  通胀数据同样积极:美国2月CPI同比上升2.7%,创2012年3月来最大升幅。核心CPI同比2.2%。PCE余核心PCE数据也均保持回暖态势。2月PPI同比2.2%,预期1.9%,前值1.6%,创2012年3月来最大升幅。PMI数据也是强势走高。靓丽的经济数据确认美国经济复苏趋稳,甚至存在由复苏走向过热的可能。

  第二,对本次加息的理解应当提高到美联储意图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高度。2008年危机之后,美联储先是大幅降息,当触碰零利率下限之后又采取了量化宽松(QE)政策。对于这些非常规货币政策,美联储内部一直存在担忧。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渐渐趋稳,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担忧越来越强烈。

  担忧的一大原因在于:应对危机的一系列货币政策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空间已经高度非对称,如果不尽快恢复正常化,那么未来美国经济一旦遭受较强的负面冲击,将会面临无息可降的状态。早在2014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已将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纳入了远期前瞻性指引。

  第三,本次加息的原动力之一是美联储力保前瞻性指引政策工具的可信性。前瞻性指引已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所依赖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在几大主要央行中,美联储是运用前瞻性指引最娴熟的。而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前期承诺可信的基础上的。如果承诺不兑现的情况发生多次,那么前瞻性指引的效果就会很差,甚至起到相反效果。

  根据2014年12月议息会议上的前瞻性指引,预期2015年加息四次;结果2015仅加息一次。根据2015年12月议息会议上的前瞻性指引,预期2016年加息四次;而2016年最终又以仅加息一次而告终。换句话说,美联储的前瞻性指引工作在过去两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承诺失信(尽管“拖延症”是出于美联储对风险的关注、相继决策,并非不合理)。

  挽回前瞻性指引政策工具的可信性是美联储将力图在2017年加快加息节奏的一个原因。正因如此,耶伦3月3日在芝加哥高管俱乐部(The Executives‘ Club of Chicago)的演讲中曾特别两次强调:2017年的加息进程不会再像过去两年那样缓慢于预期。
图4-5图4-5
图6-7图6-7

  3、美国经济表现究竟如何?

  在展望未来加息路径之前,首先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经济当前到底怎么样?对此,我们提出如下观点:

  (1)2009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领跑全球。危机爆发八年来,美国经济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一轮脉冲式复苏”(2009年初-2010年底);2.“第二轮脉冲式复苏”(2011Q2-2012Q1);3.“复苏观察期”(2012Q4-2014Q3);4.“救助政策退出期”(2014年10月-2016年底)。另外两大经济体中,中国尽管在“四万亿”刺激之下最先强劲复苏,但随后在2012年之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欧元区2010年才走出衰退,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2012年和2013年又重回衰退。美国经济复苏领先于欧元区的三大原因:一是美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较快,量化宽松政策在购买规模和政策决策机制上均超过欧元区,从而使得美国能够顺利实现从私人和银行部门向政府部门转移杠杆;二是将调整成本向全球分担,受益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美元通过量化宽松多次大幅贬值,改善了国际收支并减轻了外债负担;三是美国人口结构健康和科技创新活力,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1] [2]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