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也要从小处着眼

王思彤 原创 | 2005-12-17 08:57 | 收藏 | 投票
  2005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第五版“新农村”周刊,用半版的醒目篇幅,发表了清华大学一位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报告,题目是《二姨家的年收支明细帐》。

  文章的结构十分简单,就是分别罗列了这位大学生二姨家一年的收入与支出的明细帐,并用同样十分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得出了全年支出大于收入的结论。文章同时还指出,他二姨家的收入情况在村子里还算是比较好的。

  为什么这样一篇出自统计业外人士之手的简单的统计分析材料却引起了《人民日报》的高度重视,给了如此大的版面?而我们各级统计部门掌握着比这位大学生多得多的数据资料,也写出了许许多多的家计调查分析,却难得登上《人民日报》这样的大雅之堂?这个问题值得统计界的同仁深思。

  统计分析是统计部门的拳头产品,也是全国各级统计部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全国统计界在开展统计分析方面慢慢地形成了求大(篇幅长)、求广(覆盖面广)、求深(有深度)、求精(出精品)、求快(反映及时)、求高(崇尚现代分析理论与方法)的趋势。这些内容的确是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到县以上地方各级统计部门,在更多地强调宏观,强调大手笔,强调以大见大地进行分析的同时,却忽略了从小处着眼,从个体解剖入手,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之作越来越少,导致了我们的官方统计分析进入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另一种极端。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有什么不好吗?有。一是远离实际。我们的分析站得高了,看得也远了,但离现实生活也远了。我们似乎能够看到森林的绿,却已经不大能够分得清此时的绿与彼时的绿、此地的绿与彼地的绿的区别何在,容易被汇总数据和表面现象所迷惑。许多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也多半是从文章到文章,或从数据到文章,缺少到被比较地区的实际考察和直观感受。二是脱离个体。统计总体是由个体组成的,而这些个体又是鲜活的、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正所谓“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我们的许多分析文章却只注重相似的“幸福”,却不大注重不相似的“不幸”,结果越来越概念化、雷同化,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建议写了一大堆,却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官样文章多了之后,领导自然不大愿意看,群众更是感觉没有跟自己的生活对上号,统计人员为此所付出的辛苦也付诸东流了。

  统计分析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写给机器读的;统计分析是研究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的,不是单纯的理论探讨。因此,统计分析应该努力追求生动,大力提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想当年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所以既耐读、又好懂、更实用,与他亲自到五个县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调研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各级统计部门要大力倡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风气,把坐在办公室里搜集到的面上的数据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所摸到的实情紧密结合起来,把战略性的思考与微观的分析结合起来,既要把握大局,也要从小处着眼,善于解剖麻雀,走进企业,走进住户,学会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个体的深入分析来反映总体。只有如此,我们的统计分析才会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写出灵气,逐步摆脱官样文章的感觉,摆脱现状问题加建议的三段论模式,让领导和群众喜闻乐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