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轨 GDP无罪

董登新 原创 | 2005-04-11 08:03 | 收藏 | 投票
 
人心不轨  GDP无罪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教授)
原始出处:登新投资论坛国际俱乐部
个人网页:http://invest.91tom.com
 
  GDP全译“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它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叫GNP,全译“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在当代,这一对指标在全球范围内的每一个角落被广泛采用,它是世界各国最通用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共同“词汇”。
 
  一、GDP与GNP的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相互封闭、相互封锁、相互独立,各成一派。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上,也不例外。两种核算模式互不干涉:一个叫SNA;一个叫MPS。
  GDP与GNP进入官方统计制度,最早源于1953年由联合国统计局主导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账户体系,俗称SNA。20世纪80年代以前,SNA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则普遍采用苏联首创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俗称MPS。
  SNA的核算范围包括国民经济活动的所有行业,其核心指标是GNP和GDP;MPS的核算范围则仅包括马克思所讲的五大“物资生产部门”(即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业),其核心指标主要是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尽管后来MPS也得到了联合国统计局的认可,但由于MPS事实上存在的“核算范围狭隘”以及“产值重复计算严重”等原因,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纷纷转向SNA,进而放弃MPS。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采用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1952——1984年,中国模仿和学习苏联做法,一直采用MPS。
  第二阶段:1985——1992年,中国开始引入和试制SNA,这一时期SNA与MPS两套体系在中国并行使用。
  第三阶段:1993——现在,中国废止MPS,推行单一的SNA。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世界各国基本上都统一采用了SNA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
 
  二、GDP与GNP的关系
  GDP与GNP互为补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两个指标的产生与采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GDP与GNP,在作用与价值构成上,二者基本相同:
  (1)GDP与GNP作用相同。两者均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当期创造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它们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规模的最重要总量指标。通过计算GDP增长率或GNP增长率,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通过计算人均GDP或人均GNP,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或反映国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的高低。
  (2)GDP与GNP价值构成相同。二者在价值构成上均表现为“增加值”。也就是马克思讲过的“C1+V+M”。
  GDP与GNP唯一不同的是: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而GNP计算则采用的是“国民原则”。
  所谓“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本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GDP。
  所谓“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本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本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GNP。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经济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全球化,许多国家的GDP与GNP两个指标差值越来越大。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一般表现为GNP大于GDP;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一般表现为GDP大于GNP。两者的差异,则最终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不均衡下的财富转移。
  相对来讲,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一国财富总量的统计,GDP越来越优于GNP。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主要侧重采用GNP和人均GNP,来测算经济增长率,并开展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可比性研究。但进入90年代后,人们纷纷放弃GNP和人均GNP,而开始重点采用GDP和人均GDP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快慢以及经济实力的强弱。
 
  三、GDP的功过是非
  无庸质疑: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最重要经济指标。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检验,人们已经证明:GDP是最优秀的经济总量指标,至今尚无任何指标可以替代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
  首先,GDP无歧视地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均纳入“生产总值”的核算范围,平等无误地、充分公平地体现了人类劳动的无差异性。只要是劳动,无论你是生产汽车,还是歌唱演出,都应计算劳动价值量。
  其次,GDP采用“增加值”计算,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它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人类劳动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人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总量。
  最后,GDP是人气的象征,它能科学有效地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及其经济实力。比方,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江浙及广东的各省人均GDP接近2万元人民币;而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的人均GDP却仅有0.6——0.8万元,大约相当于前面省份的1/3;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则更低。因此,有人认为,沿海各省的GDP不真实、不能反映问题,因为它包含有大批中西部廉价劳动力流入沿海地区在当地打工而创造的价值。这话虽然不假,但它正好验证了GDP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GDP的优秀就在于: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不问来源的经济总量大小,而且正是它采用的“国土原则”计算方法,从纯总量以外的角度,它更准确地反映的是该地区的“人气”强弱。“人气”就是经济能量;“人气”就是经济活力。也就是说,在沿海地区高水平的人均GDP背后,它反映的是本地区经济活力的强大,体现的是社会资源在本地区的优先配置,吸引到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廉价的劳动力和充盈的资本,因此,在沿海发达地区的这种旺盛的“人气”,是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迄今为止,人们对GDP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下的经济总量扩张”问题上。其实,早在30多年前,正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迈向后工业化时代时,“罗马俱乐部”就曾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快速工业化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指责GNP是罪魁祸首,并戏称GNP就是Gross National Pollution(国民污染总值)。因此,当现在改用GDP后,又有人将国民污染总值对应地改为“国内污染总值”了,甚至有人高喊GDP“杀人”。无论是数量扩张型粗放式经济增长,抑或是质量效益型集约式经济增长,只要是造成资源浪费或是环境污染,有人就会指责:正是GDP的总量绩效衡量功能导致了人类这一恶果。
  我认为,这种指责是毫无根据的。我们承认:在中国,有的地区为了追求行政首长政绩,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单纯追逐经济高速增长或是总量快速扩张,最终就是为了做大GDP。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是事实,但本末且可倒置?“因为GDP单纯反映经济总量,所以导致人们犯错”。这样的逻辑与推理,岂不是荒唐之极。可笑,可笑!
  其实,人心不轨,必然会有贪官、贪权、贪钱、贪欲,岂止污染环境,更有罄竹难书,后人不齿之事。难道这也要算上GDP一份。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法之徒、不轨之事,还是要诉之于法,治之于法,再加上必要的行政监督和行政管制。我认为,法律的空缺以及行政的无能,大可不必归究于GDP。
 
  (文后附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的文章“中国如何统计GDP?”,供大家参阅。)
 
许宪春:中国如何统计GDP?
 
国家统计局信息办 2002-05-23 13:38:41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引世人瞩目,GDP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一直参与中国GDP核算工作的高级统计师、现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的许宪春先生。
 
    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什么方法?资料来自何处?数据是如何形成和发布的?
 
    答: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统计资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基本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价和不变价计算方法。
 
    人们会发现,不同时期发布的同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往往不一样,这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有个不断向客观性、准确性调整的过程。首先是初步估计过程。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先是在次年的年初,依据统计快报进行初步估计。统计快报比较及时,但范围不全,准确性不很强。初步估计数一般于次年2月28日发表在《中国统计公报》上。其次是在次年第二季度,利用统计年报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重新进行核实。年报比快报统计范围全,准确度也高,采用这类资料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初步核实数,一般在第二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至此,工作还未结束,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除了大量统计资料外,还要用诸如财政决算资料、会计决算资料等大量其他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来得比较晚,大约在第二年10月左右得到,所以在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根据这些资料再做一次核实,叫最终核实。最终核实数在隔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三次数据发布后,如果发现新的更准确的资料来源,或者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我国在1995年利用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过一次重大调整。
 
    问:我国GDP核算方法哪些方面已与国际标准接轨?目前需要完善之处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从我国1985年开始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谈起。1985年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国民收入,它只能反映物质生产活动成果。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我国非物质服务业发展加快,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样就提出了如何反映非物质服务业发展的问题。既能够反映物质生产活动成果,又能够反映非物质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产生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1985年,我国统计部门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1993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取消传统的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9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逐步向最新国际标准———联合国1993年SNA转换;与此相适应,统计调查范围由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统计调查方法也从全面行政报表的方式正在逐渐向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过渡。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历史比较短,又经历了从传统体系向新的国际标准过渡的历史,所以,与发达国家和一般国际规则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缺陷:资料来源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比如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服务业,如律师服务、会计师服务、广告咨询、证券交易等,缺乏健全的资料来源;分类方面比较粗,还未达到国际标准,比如由于小型和个体工业企业统计缺少细分类资料,全部工业增加值尽管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40%以上,但却没像国际标准那样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细行业;在计算方法上仍保留着部分传统方法;在数据发布上还不够及时完整,透明度不够。目前我们正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问:为达到统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国家统计局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要达到统计结果的客观公正,首先要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性。为此,国家统计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以全面报表为主,基层单位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报表,然后层层汇总到国家统计局。这种调查方法涉及单位多,需要大量统计人员,有限的资源无法保障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统计技能的培训,因而无法保证基层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抽样调查涉及的单位少,需要的统计调查人员相对较少,统计部门有能力进行统计技能培训,从而能够提高基层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目前,粮食产量、棉花产量、城乡住户调查、价格调查、1%人口调查、规模以下工业等统计领域采用了抽样调查方法。第二,采用超级汇总法。为了避免统计调查数据在层层汇总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国家统计局对一些重要的基层统计报表采取了直接汇总的方法,比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等抽样调查数据已经采用的了这种汇总方法。第三,加大执法力度。对虚报、瞒报、拒报或干扰统计数据等统计违法现象进行查处。这些措施对于维护统计数据的客观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问:作为统计专家,您如何看待中国GDP核算结果?您认为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将如何变化?
 
    答: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要做到国内生产总值数据100%准确都是不可能的。尤其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又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之中,统计体系正在从适应传统体制向适应新体制的转换过程之中,完全搞准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实属不易,中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基本反映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核算工作,提高数据质量,使之更好地逼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有观点认为中国GDP增长率远高于美国,所以中国的经济总量不久就会超过美国。对此我持不同意见。世界银行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六,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9,美国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我们增长9个百分点。所以,即使中美两国各自保持近些年的经济增长率,在短时期内,两国GDP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如果我国能够长期保持经济增长率的优势,才能逐步缩小与美国经济总量的差距。但即使如此,中国经济总量赶上美国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认为,在本世纪内,赶上美国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肯定会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体上还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问:国际上对中国官方的GDP统计如何看待?
 
    答:国际机构,比如世界银行,对中国国家的统计水平还是比较肯定的。世界银行对中国统计数据的认可有个过程:20世纪80年代,世行在计算按美元表示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时都直接采用中国官方统计数据,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们对中国官方统计数据产生了怀疑。世行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官方统计虽然进行了很多方面改革,但基本概念依然深深扎根于传统体系,基本调查范围仍主要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基本调查方法仍然采用的是全面行政报表的方法。随后,世行开始对中国官方GDP数据进行调整。90年代末,随着中国统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向世行正式提出了取消对中国官方GDP数据进行调整的要求,经过双方深入磋商和对中国统计体系进行考察后,世行认为,中国的统计体系是比较健全的,中国统计人员和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世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进行调整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今后世行在其出版物上公布中国人均GNP时直接利用中国官方数据进行计算。近些年,世行一直履行它的上述承诺,并且每发表数据前,都征求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意见。前些天刚征求完国家统计局对中国2001年GNP数据的意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5月23日第二版)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董登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