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一位57岁大学讲师

董登新 原创 | 2005-04-05 19:49 | 收藏 | 投票
 
哀悼一位57岁大学讲师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
原始出处:登新投资论坛国际俱乐部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上海交通大学一位57岁的讲师于今年3月12日死于肺癌。在先生去逝后的三日之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竟发表学生悼念先生的文章,约有1000余篇,更有学生自发筹资为先生出版纪念文集。
  到此,我们不禁要问:先生究竟是何方高人,有如此众多的弟子为之悲呼?答曰“一名普通的老讲师也”。既然如此受学生尊重仰慕,何以57岁只是一名讲师?
  先生姓晏,名才宏。生前位居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据说,先生讲课别拘一格,一杯茶、一支粉笔、一手俊秀无比的板书、洪亮的嗓音;先生讲课从不带课本和参考书,备课内容早已烂熟于胸、自成体系;先生能将逻辑严谨、结构复杂的电路课讲得条理清晰、出神入化,被学生誉为“魔电”。先生讲课,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然而,先生却总也上不了职称,直至辞世仍只是一个讲师。原因何在?答曰:大学职称评审主要看论文数量。为此,曾有人不解地问过先生:为何不整几篇文章出来将职称解决?先生答曰:发表学术论文要十分慎重,必须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的创见才拿得出手,为评职称而拼凑论文的做法,先生不忍为。
  看罢此文,笔者为先生的言行与气节深深震憾。想当今,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多少“仁人志士”,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做梦也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做事只问目的,不问良心,不择手段。在大学里,究竟怎样的老师,才算好老师?在大学里,真的只要“会”写文章,就能当教授?大学考核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大学发表的论文多,就一定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吗?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对先生的评价值得我们解读,更值得我们反思。(特附于此,供大家参阅)
 
 
新华视点:学生网上悼念晏才宏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4月04日 17:12: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4月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刘丹)上海交通大学讲师晏才宏病故后,学生在交大BBS上发表悼念文章千余篇,并出版纪念文集。以下是网文摘录:
    [李焱]他很随和,没有半点架子,也很健谈,记得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尽管问,或者在我来之前写在黑板上也行,咱们一起做。”先生对学生一向是来者不拒的,在讲解时,经常是一手持笔,一手持烟。如果你在课间去教室里找先生,他肯定不会在讲台上高高坐着。你只要站门口扫一眼,看哪个角落里众学生围成一团,中间一缕青烟扶摇直上,肯定就在那里了。我只是他千万个学生中很不起眼的一个,他给我上过的课还不到十次,他和我讲的话加在一起绝不超过30分钟,甚至他根本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但他那一丝不苟的学者态度,那强烈的责任感,让我感动至今。
    [spdf]晏老师是我遇到的上课最有底气的老师,从不用书,但是比拿着书的人更清楚书上讲的是什么。
    [Raymondwu]曾经因模拟电路被他关过,但是我该!最后,还是好好复习,补考过的。不过真的在模电方面学到了东西,也喜欢上电路方面的知识了,现在还读了电路的研究生。
    [彭桢]希望像这样的好老师能多一点,相信所有晏才宏老师的学生都会做一个像他那样热爱事业、认真负责、不求名利的人。也许这就是给晏老师最好的报答吧。
    [胡传馨]您是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电路分析也是我大学四年来学得最好的一门课。直到现在,当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当电路课的助教时,我还一直把您所教的那些知识,传达给我的学生。我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做一个像您那样的好老师。
    [李静]在我眼中,晏老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更像一个老朋友。那个学期,是我大学四年最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学期,一个让我告别自卑,勇敢地站立起来的学期。而所有这些功劳,都是因为您——敬爱的晏老师。
    [王青]一天晚上,我和其他同学去请教晏老师。当时,晏老师住在由学生宿舍改建的招待所。因为我们问题特别多,让老师很晚才休息,但晏老师总是很有耐心地给我们解释。其实,晏老师当时身体也不是很好。听他提起过,他患有糖尿病。大学里还有这样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同学答疑的老师,真的很难得。
    [林煜]晏老师很少接项目,他把他的心思、心血全都花在了教学上。这样的老师,现如今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吧。个人觉得,作为教师,还是应该以教学为主,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不管是讲师还是大教授,教学带来的成效要远比单单的科研大得多。
    [杨春雷]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舍追求的梦想,不幸的是,大部分人追逐的都是金钱,或者名利。而这也就更加映衬出另一少部分人精神的崇高,对事业的追求,尤其是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完)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董登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