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镇居民消费变动趋势与引导对策

李建花 原创 | 2005-05-24 21:56 | 收藏 | 投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之后,浙江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总体而言,全省城镇已由温饱型的农产品消费过渡到了小康型的工业品消费,并正在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演进。动态地分析近年浙江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准确地把握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激活和引导消费的举措,对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变化
    1995-2001年,浙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提高了68.22%,由6221元增加到了10465元;同期,人均消费性支出由5263元增加到7952元,恩格尔系数由47%下降到36.3%,人均居住面积也由10.89平方米增加到了15.22平方米。但在城镇居民的不同群体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城镇不同群体近年的收支变动状况(当年价)如表1-表3。
表1   浙江城镇不同群体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 单位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收入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1995  元    2886        3698        4415          5339         6539        8049       10811              %    26.70        34.21       40.84          49.38        60.48        74.45      100.00
1998  元    3722        4777        5873          7353         9136       11383       15463        %    24.07        30.89        37.98         47.55        59.08       73.61       100.00
2001  元    4019        5753        7438          9693         12588       15993      22086        %    18.20        26.05       33.68          43.89        57.00        72.41      100.00
表2    浙江城镇不同群体的年人均消费性支出
年份  单位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收入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1995    元    3270        3721        4399           5022           5861         6796      8865        %    36.89        42.09       49.62           56.65          66.12         76.66     100.00
1998    元    3656        4417        5096           5956          7203         8151     10434        %    35.04        42.33       48.84           57.08          69.03         78.12    100.00
2001    元    4088        5028        6504           7956           9286         10481    13852        %    29.51        36.30       46.95           57.44          67.04         75.66    100.00
表3    浙江城镇不同群体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年份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收入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1995    113.31        100.89       99.64           94.06          89.63         84.43       82.00
1998    98.23         92.46        86.77           81.00          78.84         71.61       67.48
2001    101.72        87.40        87.44           82.08          73.77         65.53       62.72
    以上资料来源:《新浙江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2年浙江省统计年鉴》。
    可以作出以下判断:1、近年浙江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消费支出的增幅普遍滞后于收入的增长;2、城镇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最低收入户年人均收入相当于最高收入户年人均收入的比例,由1995年的26.70%下降至2001年的18.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由7925元扩大到18067元;3、消费支出的金额随收入等级的提高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则随收入等级的提高而减少;4、城镇不同群体间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最低收入户年人均消费支出相当于最高收入户年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由1995年的36.89%下降至2001年的29.51%,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绝对差距由5595元扩大到9764元;5、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总体上逐步下降,但就最低收入群体而言,仍然“入不敷出”(1995年为113.31%,2001年为101.72%),表明近年这部分群体的生活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
    为进一步分析近年浙江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其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C.LIuch在R.Stone的LES基础上建立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
     ………(1)
对于截面资料,模型(2)中的  和  是常数。令
 ……….(2)
则(2)式可改写为:
 …………(3)
对(3)式两边求和,得
  ……….(4)
将(4)代入(3),得
  ……….(5)
式中 是对第 商品上的消费支出, 是总消费支出, 是对商品 的基本需求量, 是第 种商品的价格, 表示收入, 表示第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
若以绝对收入为理论假设,以1995-2001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将浙江城镇居民按收入分为7组,取组平均数为样本观测值,同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算出(3)式中的 的值,并利用(5)式计算出基本商品需求消费支出额 ,则求得 、 值如表4。
表4  浙江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年人均基本消费的变化
参数项  基本消费支出  食品     衣着   设备用品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  居住   杂项
 (95) 0.710     0.144     0.089     0.201     0.016      0.072      0.075      0.056    0.057      4055.950  2219.316  444.386   317.357   166.415    184.621    286.660    288.373  148.822
 (98) 0.572     0.128     0.066     0.144     0.037      0.038      0.082      0.033    0.044      3985.612  2126.436  313.013   155.679   194.861    237.444    454.737    409.363  94.079
 (01) 0.529     0.111     0.056     0.123     0.031      0.058      0.068      0.023    0.058      4895.241  2229.120  346.638   234.527   342.734    347.709    671.881    588.932  133.702
    分析表明,近年浙江城镇居民的人均基本消费支出和食品、衣着、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文教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等八类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全省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由1995的71.0%下降到了2001的52.9%,减少了18.1个百分点,意味着城镇居民将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在明显缩小;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重心已开始从工业品移向各类服务,2001年与1995年相比,设备用品的边际消费大幅下降,减少了7.8个百分点;而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上升最快,增加了1.5个百分点。
表5   浙江城镇居民基本消费结构的变化
年份   基本消费    食品    衣着   设备用品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  居住   杂项
1995    100.00      54.72    10.96    7.82      4.10        4.55        7.07       7.11    3.67
1998    100.00      53.35    7.85     3.91      4.89        5.96        11.41      10.27   2.36
2001    100.00      45.54    7.08     4.79      7.00        7.10        13.73      12.03   2.73
    分析表明,浙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各项商品(服务)所占比重,近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见表5)。1995-2001年,尽管食品始终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最大份额,但其后的排序已由衣着和设备用品转变成了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同期,食品、衣着和设备用品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9.18、3.88和3.03个百分点;而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比重,则分别上升了6.66、4.92、2.90和2.55个百分点。
表6    浙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
年份       食品    衣着   设备用品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   居住   杂项
1995      0.335    0.859    1.765     0.453       1.353        1.042        0.838   1.338
1998      0.340    0.860    1.616     0.556       0.878        0.614        0.276   1.496
2001      0.436    0.932    1.379     0.897       0.820        0.873        0.559   1.210
    分析还表明,从1995-2001年的情况看(见表6),在全省城镇居民各项生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中,食品的收入弹性始终最低,并且变化很小(仅增加了0.101),这是由食品的消费特点所决定的;而收入弹性增强最多的是医疗保健消费(+0.444),减弱最甚的是交通通讯消费(-0.533),但两者目前均小于1,意味着城镇居民对这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率仍然低于收入的增长率。收入弹性始终大于1,即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的有设备用品和杂项两类;其中设备用品的收入弹性主要受耐用消费品的拉动,这些支出多属于一次性集中支出,往往在短期内大幅超过收入的增长;而杂项商品和服务则包括个人用品、美容美发和旅游等项支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城镇居民在这些项目上的开支往往会增长得更快。

    三、进一步激活和引导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政策性建议
根据浙江省“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速为5%,这显然是比较保守的。在新世纪初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之中,浙江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全可能随新一轮经济景气而有一个更大幅度的提高。但若以1995-200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的年均实际增长率,来预测未来5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则2002-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417元、12456元、13590元、14826元和16176元。
    按照1992-2001年全省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建立需求函数模型,并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外生变量,可预测2002-2006年的各项消费支出(如食品支出=0.231Y+756.52,依此类推)及其年均增长率如表7。
表7  2002-2006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预测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均增幅(%)
食品 3394 3634 3896 4181 4493 7.64
衣着 738 783 832 885 943 5.89
设备用品及服务 963 1049 1143 1246 1358 6.57
医疗保健 616 690 770 858 954 10.19
交通通讯 726 807 896 992 1097 8.06
娱乐文教 1130 1250 1382 1525 1682 7.91
居住 786 865 951 1045 1147 7.97
杂项商品及服务 448 490 535 584 638 5.72
总计 8801 9568 10405 11316 12312 7.56
    不难发现,未来五年浙江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将随收入的增加而继续增长,但年均增幅低于收入的年均增幅,表明进一步激活消费需求仍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为此,应选择以下积极对策,来进一步扩大和引导消费:
    1、改善社会预期,优化消费环境。前提当然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充分就业,努力保持全省GDP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从而总体上提高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因为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前提,收入增长缓慢必然制约消费的增长及其结构的转换。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消除人们“有钱不敢花”的忧虑,以使城镇居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预期与乐观的消费心理,从而降低过高的储蓄率,刺激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环境对鼓励、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注重环保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培育有利于消费的生态与自然环境;进一步改善消费的社会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乐于消费;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消费者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针对不同群体,分层促进消费。前述分析表明,浙江城镇居民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消费差异,其消费支出的金额随收入等级的提高而增加,而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则随收入等级的提高而减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两方面后果:一是低收入群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但购买力不足;二是高收入群体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实现,购买力大量以储蓄和金融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1)引导高收入群体进一步提升消费层次。这一群体有很强的购买力和消费潜力,目前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丰富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特别应鼓励开发适合这一群体高层次消费需求项目,并促进他们将消费重心更多地转向文化、教育和旅游等方面。(2)引导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对这一群体,关键是要增加其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并引导一部分中上收入者购房买车,引导一部分中等收入者扩大文化娱乐消费,引导一部分中下收入者加快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及更新换代。(3)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这部分群体的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边际消费倾向较强,收入的增长将迅速转化为消费的增加,效用可观。应尽快强化收入调控机制,规范城镇居民收入渠道,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征收和管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并通过转移支付来改善最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3、改善消费结构,实现供求平衡。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消费结构通过它所构建出来的需求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换言之,消费结构的合理化,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消费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因此,应引导人们自觉提高精神文化的消费比重,加大消费中的文化科技含量,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合理引导消费需求,把消费需求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消费热点和领域,引向能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领域;注重提高消费主体的素质,促进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文化的提升。
    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看,目前主要的问题不在于总量而在于结构,即供求结构不平衡。因此,实现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一要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发展消费信贷,变潜在需求为即期需求。二要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供给,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需求结构变化不断提高高档消费品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同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需求结构变化不同步的特点,丰富各种档次的商品和服务,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三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除了一般消费品市场之外,还应不断拓展新的消费领域与新的消费市场。
    4、引导消费方向,培育消费亮点。前述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表明,全省城镇居民在文化、教育、保健、旅游等方面的支出增长是较快的。因此,应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特别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满足人们不断演进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目前特别应加大对以下消费亮点的培育力度:一是假日旅游消费;二是住房消费及其带动的住房装饰、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三是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四是城镇居民的汽车消费。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导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而进一步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培育、引导消费热点。要发展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使消费热点的形成与支柱产业的发展相衔接,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查。及时掌握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供给与消费需求的适应性。
    5、发展消费信贷,增强消费信用。消费信用与生产信用不对称,既影响了消费结构升级,也影响到生产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升级。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消费信贷制度,逐步增加消费贷款总量,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调整消费信贷结构,简化消费信贷手续,延长分期付款的期限,对刺激全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条件下,消费者持币观望将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而信用消费则可以激活相关产业,进而拉动经济上升。发展信用消费,可使购买高价值商品有提前实现的可能,有助于解决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使有稳定收入、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居民可通过分期付款而提前实现消费。因此,要积极宣传消费信贷的优越性,使居民了解融资不仅是生产经营的工具,也是改善消费水平、提前拥有住房、汽车等消费品的有力工具。
    6、探索流通业态,创新经营组织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新的流通业态,正在迅速崛起并成为抢占竞争制高点和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国际分销商的纷至沓来,也给浙江商界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目前,全省推进流通业现代化已有良好开端,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对竞争的格局保持清醒认识,务必把推进流通业现代化作为当务之急,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对专业市场要进行电子信息、现代企业制度等现代化改造,整合资源,提升档次;对已有的外资商业连锁企业,要为它们提供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对中国轻纺城的“全球纺织网”和中国化工网、中国塑料网、百家电子商务网等,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扶持它们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作者工作单位: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浙江工程学院经贸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子奈编著:《计量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浙江省统计局:《2001浙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3]管哲晖:《未来5年浙江城镇居民收入递增5%》,浙江日报,2001年3月14日。
[4]浙江省统计局:《新浙江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5]马庆国著:《管理统计、获取数据、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

个人简介
2001.9—至今 浙江工程学院经贸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硕士
每日关注 更多
李建花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