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刘万军 原创 | 2006-12-17 19:37 | 收藏 | 投票

这些年来,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引人注目,一直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但是虽然我们时时谈机构改革,但机构改革却陷入"膨胀-压缩-再膨胀"的怪圈,这些年来机构改革非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使一些职权的范围被任意扩大,可以说目前许多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方面出现了问题.当改革进入到深处时,也即当今企业改革已初显成效时,社会的发展动力更多的将依靠政府自身的改革,当然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肯定还会在局部发生反反复复的情况,但我想即使难度再大,我们也应该努力推进,清代诗人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使行政工作有高效率,必须依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人员团结,能顺应形势的公务员队伍,而前些年,行政单位在进人时把握得不够严格,使得各色人等都大量涌入,当然其中有素质和水平极高的人员,当然也有一部分对政府事务一事不通的人员,更为甚之,还有大量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虽然从编制上看在行政单位工作的人员已经远远超员,已经不能再进新人了,但是真正干活的占多大的比例却鲜有人调查,同时即使去上班了,无非是看看报纸,聊聊天,等签到结束后,就各奔东西,很难再见到他们的人影,现在许多单位只能靠签到这一手段来使得单位人员都来单位上班,但这依然是一种形式,大家为签到而签到,即签过到以后并不是在单位里,而是离开忙自己的事去了,这使得一些单位的工作绩效很低,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我认为改革的原则应着重于两方面:

    一方面在于新人的进入,即现在行政单位进人一定要严格起来,而目前推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以及"凡进必考"的原则可以说正顺应这一要求,这是一个好的征兆,我们可以感受到风气越来越好,制度执行得越来越严格,监督的力量也在加强,这发生的一切使得这几年行政单位进了一批业务和能力强的人员,也是行政效率得以提高的基础,但是在地方一级用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这需要公务员制度向纵身,底层深入发展,我想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另一方面即现有的公务员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面对大量大学生不能就业的现况,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显然不能与这些新一代大学生相比,但其中的一部分对政府工作一直很热心,我们应妥善安置他们,棘手的不是这一问题,而是行政单位存在的一些无所事事的人,你若让他们下岗,他们肯定不愿意,同时象他们这样的人很难对付,谁也没有精力应付他们的,所以在多次机构改革中都没能把这类人送出单位,而仍是留在原单位,寄希望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慢慢得到消化,但这是一个天真的想法,既然仍然让他们留在行政单位,那么他们的行为和作风肯定对新来者施加影响,同时他们依靠工作时间长,资格老等,使得在许多问题上年青人不得不尊重他们,不得不按照他们的想法行事,这样长期下来他们的行为就被软化.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如果一个池塘中的水本身已经很浑浊了,要想使其清澈,有两种方法.一个就是向池塘中不断地注入清水,希望不断的稀释把池塘中的水变得清澈起来,但是要知道即使不断的注入清水,但池塘中起初还是有浑水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治理的话最终肯定不能使水完全清澈,反而浑水掀起一些波浪,使得水更加浑浊,目前的发展现状就是这样.另一种方法就是把浑水全部抽出,但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但能使水彻底清澈,但同时依然要注入清水,也就是说两方面都要加强力度即一方面要加大注入清水的量,另一方面要抽出浑水,目前的工作重在后一个方面.我想这应是我们机构,人事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此时我又想起了清代著名诗人朱熹一句名言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个人简介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有拼命硬干的,有为民请命的,有舍身求法的……而往往不为各种利诱所动,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采民意,抒民情,代民声;声音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学术交流:happyprince-2004@sohu.com
每日关注 更多
刘万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