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要老百姓负担?

靳海光 原创 | 2006-04-23 00:1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jqyy88@msn.com

2007年将现天价水,老百姓能负担?

  最近看到《中国经营报》的有关报道,根据发改委制定的资源价格“闯关”大计,水价上涨的步伐还远未停止,真正的“天价水”将出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完成后的2007年,“届时水价每吨将达7元。”

4月以来,河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相继传出水价上涨信号,本轮上涨的主要动力将主要来自污水处理费与水资源费的提高。发改委已经连续三年对36个大中城市进行水价跟踪调查,根据地方发改委每半年上报一次的数据,发改委价格司得出的结论是“水价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

水资源越来越紧张是一个现实问题,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水不仅限制了工农业的发展,并且在部分地区影响到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用水。怎么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水资源的确是重要的问题。但单纯的靠价格能起作用么?老百姓能承受高水价么?

在由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联合主办的2006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表示,为了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水务公司真正实现企业化,水价将进一步提高,而水价提高的重点则应该放在提高污水处理费上。许昆林表示,城市水价已经逐步实现福利向商品的转型,现有水价使水务公司基本能够实现保本赢利,但目前水价尚不能反映水的全部成本,而下一步水价提高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提高污水处理费上。

对许昆林副司长的上述表示,有些疑惑,并深感担心。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公民,人微言轻,但我还是就自己的疑惑与大家讨论。

首先要搞清楚,水价上涨是由谁决定,价格的制定是否要相关的依据。从许副司长的表述中,似乎是从水务企业的角度考虑涨价的因素。我们暂不考虑价格听证等相关程序(因为价格听证会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单就许司长说的:“城市水价已经逐步实现福利向商品的转型,现有水价使水务公司基本能够实现保本赢利,但目前水价尚不能反映水的全部成本,而下一步水价提高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提高污水处理费上。”这种表述就令人费解,水价已经使水务企业实现了保本赢利,怎么还谈得上水价不能反映水的全部成本?

水务企业赢利是人所共知的,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企业争相介入该行业,水务的巨大吸引力来自于其巨大的预期利润。资料显示,国内水务主业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在同期的上市公司之中名列前茅,其优良的业绩也成为良好的支撑,此类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集中投资的对象。而外资在中国经营的自来水厂,其利润和成本的比率为24.48%,名列外商在华投资项目之首。威立雅、苏伊士、柏林水务和RWE四大集团先后投资我国水务市场,其中由法国苏伊士集团投资的中法水务,在中国拥有17家合作企业,投入的资金总额超过2.3亿美元,日供水能力达310万立方米,供水人口逾千万。柏林水务董事长迪特·恩斯特说:“中国有13亿人口,城市化进程正在急速进行中,供水市场需求旺盛。中国已成为柏林水务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市场,占到我们全球市场份额的40%。”如果水务行业不赢利,会使外资企业趋之若骛,这些世界水务巨头们应当不是白痴吧?

显然,从水的成本上看,涨价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从“为了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出发,促使人们节约用水,涨价似乎有些道理。关键是,涨价是全面还是结构性的,全面上涨水价有道理么?

根据水利部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可以看出由我国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比重逐渐减小,农业用水比重逐渐增大。按东、中、西部地区统计,年用水量分别为2145亿立方米、1595亿立方米、1808亿立方米,相应占全国总用水量的38.7%、28.7%、32.6%。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5%。按生活(单指居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划分,生活用水占8.0%,生产用水占90.5%,生态用水占1.5%。这一报告中还显示,与2003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22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增加15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52亿立方米,其中火电用水增加48亿立方米;生态用水略有增加。

以上的数据表明,工、农业用水占据了绝大部分,真正的居民生活用水比例很低,除去单位、商业用水外,居民用水的比例远低于8%。从水资源的使用结构上就不难发现,要解决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矛盾,重点在工农业用水上。这一点不仅可以从上述具体的数字上体现出来,即便稍加留心的人们也会发现。

这种结构,不仅仅表现用水上,在水污染上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我国水体污染是自工业化以来才越来越严重的。生活用水对水体的污染是极其有限的。为什么这样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的地表水状况基本良好,大江大河和主要湖泊水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需求,这就说明日常生活用水污染是微小的,环境有能力自我恢复,这不是说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就不需要治理。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水体质量急剧下降,全国主要的河流、湖泊基本处于重度污染之中,据2001年全国重点水质监测断面资料显示,七大水系污染均比较严重,一类至三类,也就是较好的水质,所占比例不到三成,四类水质不到二成,五类和劣五类水质占一半以上。即使按干流统计,一类至三类所占比例不到一半。尤其是淮河、海河、太湖、巢湖水质连农业灌溉也不能满足。我国江河、湖泊污染原因,一是农业的面状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等污染;二是城镇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点状污染。最大的污染还是来源于工业,淮河水就是典型例证,由于上游河南省有大量的小造纸、小皮革企业,再加上污染大户莲花味精、漯河银鸽导致水体过度污染,就连淮河流域附近地下水源也被严重污染,该地区居民癌症发病率异常增高。水污染是水体的“内伤”。据报道,全国因污染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78%失去饮用水源价值。即使在南方城市,因污染导致的缺水量也占这些城市总缺水量的60%以上。水污染最大的原凶就是工业企业,如最近吉化对松花江的水污染事件。

由此可见,水价上涨,要增加治污费,首先必须涨工业用水的价格。但这又遇到个难题,即多数的工业企业都是自行采水,污水也是自行处理,谁来监督核定工业企业水的使用和污水的处理,如何使这些企业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节约用水。当然,我国是有相关的部门负责此类工作,但关键效果不大,君不见淮河水多年依旧,零点行动成为形式。这一切源于某些地方政府为局部的利益限制了相关部门的执法,使政府在此项管理上严重的缺位。这一切本是简单的,只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难就难在利益驱使政府丧失执法能力,谁来监督政府,这个难题只好留给政治改革了。

没有办法限制工业用水,难道问题再次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涨生活用水的价?这样做更不合理,效果有限,你就是把8%的生活用水都节约掉,也不够工业部门浪费的。

再来看看,老百姓能承受的了高水价么?如果再涨水价,就意味着老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也许有人说这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了。其实不然,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目前,我国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比例很大,他们的全部收入,除应付日益上涨的生活费开支已所剩无几。而水是人离不开的,水的消费支出是无法削减的。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生活用水作为商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其价格的变动,很难影响其消费量的,只能增加负担。这一特点决定了,水价的上涨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是炯然而异的。举例说明,甲是月收入50000元的较高收入阶层,乙是月收入5000元中等收入家庭,丙是月收入500元的低手入家庭,他们的月耗水都是10吨,现在水价是2元/吨,下表是不同水价的支出占其收入比例关系:

水价

2元

4元

8元

16元

32元

50元

甲水价支出占收入比例

0.04%

0.08%

0.16%

0.32%

0.64%

1%

乙水价支出占收入比例

0.4%

0.8%

1.6%

3.2%

6.4%

10%

丙水价支出占收入比例

4%

8%

16%

32%

64%

100%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收入阶层对水价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水价上涨对高收入者没有多大影响,而低收入者就不堪其重了,过高的水价等于要了他们的命。管理部门在制定水价时不能一刀切,应当考虑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即便要涨价的话,也要先制定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保护制度,可以根据不同收入实行差别水价或减免中低收入者的水费负担。每个人都有用水的权利,无论他是否具有购买能力,不能剥夺他们的基本使用权,使水成为富人的专用品。

说到根本,从经济学上说,生活用水是缺乏弹性的,水价的上涨不能抑制水的消费,只能是增加人民的负担。而非居民用水具有很大的弹性,但他们又不能用价格约束,因为没有集中的采水供水,就没有人能控制他们的用水。节约用水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通过上面分析,如何合理地配置水资源,重点要考虑的是工业部门如何合理分配使用水资源。我国各地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存在盲目上项目,而从不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考虑水资源状况,过多过滥上马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的现象成为普遍,地方政府只是贪图短期利益,官员只考虑自己任上的GDP数字。怎么限制此类企业的发展,才是发改委应重点关注的。比如说现在各地纷纷上马的火电厂,我们知道现在我国的煤炭采掘增长速度很快,煤炭储量是有限的,许多老矿区资源已经枯竭,有的开采期限已不足40年,这样还投资大型坑口火电厂其意义还有多大,即浪费了资金又耗费当地宝贵的水资源。不如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从这种意义上说,水价要涨,只能涨此类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在其使用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水资源完全市场化和单纯的行政干预都是不可行的,既要靠市场的价格合理引导水资源的消费;又离不开行政干预,防止水务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过度提高水价,以保护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用水的基本权利。

2006-4-23

 

靳海光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财经评论员.搜狐个人博客请点击http://jqyy88.blog.sohu.com/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