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荐者感言:
近年以来,有关航空公司经营深陷泥沼不能自拔的现状,引发全行业普遍议论。论者多认为行业环境持续低迷与无序竞争是造成此类公司持续低迷的原因。但以下这则消息则促使人们回过头来从上市公司自身经营角度审视问题:美国西南航空只为空乘人员配备牛仔服,相对于南航花费上亿元为空姐置备行头的做法也许少了气派,只是对于作为消费者的乘客们而言,穿牛仔装还是上亿行头的空姐们所带来的服务之间的差异并不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两个经营者之间的业绩表现,相信却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而且,就长远来看,一个稳定经营持业绩持续稳长的公司,与一个持续亏损经营最终可能难以为继的公司相比,其给投资者、经营者与员工自身三者所带来的利益差异,相信也一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从上述角度来说,笔者认为牛仔服的价值是高过上亿元空姐行头的。]
民营春秋航空盈利能否"刺痛"国有大航空公司
民营春秋航空公司8个月盈利1000万 只有3架飞机
【来源:北京晨报】
高翔
一周前,只有三架飞机、几条冷僻航线的春秋航空公布了开航以来的首份财报。在油价一冲飞天的2006年,王正华的民营航空公司竟然在八个月内实现了1000万元的盈利。1000万元也许不算多,在几大国有航空商的眼里,这点儿钱还不够给漂亮的空姐们统一换身新套装……
一个月前,有着百余架飞机、数百条热门国内、国际航线的中国国航,发行新股时却遭到投资者的冷眼相对。
这家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据说是全行业盈利水平的110%,被投资者抵制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业内人士说,不买国航的理由有三:一是它发行数额不厚道;二是行业前景暗淡;三是不满具有垄断优势的航空公司却经营水平低下。
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眼光果然独到,今年上半年几家上市航空公司业绩不堪回首:东方航空亏损14.6亿元,南方航空亏损8.35亿元,上海航空也有1.63亿元亏损。行业龙头国航上半年也只盈利1.47亿元。
如果春秋航空可以上市,抵制国航的投资者会不会张开双臂欢迎呢?
这个问题也曾经摆在投资大师彼德·林奇面前:20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业也是不景气至极,东部航空、泛美航空、布兰尼夫航空、大陆航空、中部航空等大公司相继破产。但在这灾难性的五年里,西南航空的股价却从2.4美元涨了10倍。彼德的结论是,西南航空能够成功,是因为“没有做过一件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它们的空姐制服都是蓝色牛仔裤配T恤衫和运动鞋,董事长以下高管还要每周当一天搬运工。这点倒和春秋航空王正华提倡的“开源节流”很相像。
“春秋”能否成为“西南”尚是疑问,但南航上亿元的空姐套装倒很像大手笔花钱的“泛美”的做派。但愿几大航空公司看见春秋航空的财报能知耻而后勇,靠高票价和燃油税维持好日子的时间终究不会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