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将退出历史舞台

迟竹强 原创 | 2007-01-20 12:35 | 收藏 | 投票
日前,市建设部门出台相关意见,决定从1月1日起实施一系列新举措,推动发展规范的劳务企业,限制“包工头”现象。据悉,我市劳务企业现已达到140多家,吸纳农民工2万余人。一度在建筑劳务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包工头”,今后将逐步被管理规范的劳务企业取代。


  建筑用工混乱

  埋下欠薪隐患

  长期以来,工地所需农民工主要由“包工头”牵头组织,而这种散乱的用工模式带来的弊端也变得日益突出。虽然用工企业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但一些“包工头”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由此也使得建设领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难以消除。据不完全统计,“包工头”式用工在我市建筑劳务用工所占的比例大约在50%左右。市建设局清欠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包工头”大多与民工以口头方式达成雇佣约定,农民工权利很难得到有效保障。这也成为清欠机构为农民工维权的一大难点。

  我市出台新规

  助推劳务企业

  从2005年7月起,建设部开始整顿我国建筑业市场,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根据这一部署,我市积极发展劳务企业,要求凡在我市境内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务企业,必须与农民工依法签订规范的劳务合同,明确劳动关系。日前,我市又出台相关意见,从1月1日起,加速多渠道建立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建设单位必须使用有资质的劳务企业,逐步取消“包工头”和临时用工现象。正规劳务公司有法人代表、注册资金、固定资产和经营场所,便于监管,农民工的工资发放也更有保障。

  对劳务企业的资质申请,有关部门将简化审理程序,做到随报、随审、随批,方便申请人。此外,还将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包工头等进行专题培训和分类指导,引导他们合资入股成立劳务分包企业,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民工。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渠道畅通、信息公开、服务全面的劳务分包交易平台,并对劳务分包合同进行备案,从源头上防止农民工工资拖欠行为发生。

  “包工头”退市

  还需各方施力

  然而,劳务企业的发展还是面临许多难题,尤其是附加于劳务企业的各类负担,已成为制约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建立并运营一个规范的建筑劳务企业,除了按规定缴纳税款,还要承担培训费、农民三金等各种各样的税费,运行成本十分昂贵,因此许多企业步履维艰。这一现状也导致了劳务企业在投标价格方面屡屡败于“包工头”的尴尬局面。

  对此,相关专业人士指出,要让规范的劳务企业上台、“包工头”下马,还需要各个部门和方面的助推和支持,如加大对劳务企业建立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建筑业规范的劳务市场,同时重视对务工人员的培训,尽量降低培训费用,加强对持证上岗的监管力度等。这样,劳务企业才能成为市场主角,才能真正让“包工头”退出历史舞台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