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可能成为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发源地

蔡律 原创 | 2007-06-18 15:29 | 收藏 | 投票
  重庆有可能成为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发源地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思想解放运动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和动力!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己经有过四次思想解放

  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帷幕的揭开,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没有新时期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

  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1992年春天,年届高龄的小平同志在深圳、珠海等地考察时,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认识,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可以说,没有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就不会有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世纪之交,在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有两次影响较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三次发生在1997年,围绕所有制结构问题,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对我国传统的公有制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第四次发生在2001年,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突破了“无产有产”的理论界限,科学地回答了党内外同志十分关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新世纪,面对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那么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发源地及高潮将出现在那里呢?笔者认为有可能是重庆。理由如下:

  一、重庆市的综合改革二十多年的实践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

  1983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重庆这样的大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决策。

  在重庆进行改革试点,目的是要达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发挥城市的作用,特别要着重发挥大中城市在组织经济方面的作用”,“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在重庆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基本方向是:改革城乡分割、条块分割、领导多头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结合、条块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是:计划体制、企业管理体制、流通体制、财政税收金融体制、劳动工资体制等,重庆市的综合改革几十的实践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

  二、重庆创办的《改革》杂志成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论阵地。

  1998年1月,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主编的《改革》杂志创刊,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1992年1月吴敬琏接任主编,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在当时学术界比较沉闷、媒体未有动作之时,《改革》1992年第2期发表了四篇介绍广东改革开放经验的文章,3月份举办召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讨论会,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这是理论界多年未有的盛会,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为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鼓与呼。《改革》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20家学术期刊之一,9年来,为中央、国务院提供改革总体构想、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并在宏观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城市改革、农村改革、财政金融改革等领域发表一系列有重要价值的文章。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任何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常引来震耳发聩的回声,观念往往成为体制变革的内驱力,而这思想要靠长期积累,新观念更新会在特定时空下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这个角度看,《改革》杂志值得国人期待!

  三、重庆、成都成为“新改革共识”的实验区。2005和2006年,国务院分别同意在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国家批准重庆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集合和叠加了我国东部现象与西部现象,具有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同时,重庆作为直辖市,又具有中等省的构架和欠发达省的特征,择其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仅有利于完善新兴直辖市的体制,也有利于探索省级构架下的城乡统筹之路。在重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对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城乡行政体制改革等六大改革,重庆拟进行“五个方面的统筹”,即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实现这5个统筹,并在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人、地、财三大问题。重庆市确立了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思路,如何创造新的改革模式,中央要求重庆大胆创新、率先突破,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开创性的事业首先要求改变观念,“加快”和“率先”需要思想观念的激荡!深圳特区的发展不也是经历象“蛇口风波”几次思想交锋和震荡吗?

  四、重庆要建“思想特区”。党中央的支持是中国的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发生的条件,重庆成“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试验场,重庆市委书记汪洋站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最前沿。

  我在大学工作时,读过一篇很抢眼的新闻报道《醒来,铜陵!》,铜陵与沿江地市县相比,同处一江景不同。这是为什么?!

  透视铜陵这个既健康又染疾的肌体,不同识见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诊断”。但是,一个最准确的诊断,已经由历史老人作出了,这就是: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未及时更新,精神还不够振奋,商品经济意识淡薄。这些“病源”互相渗透,彼此诱发,产生了阻碍我们前进的一个又一个“病灶”——

  思想的解放常常是正确行动的先导。1978年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赢得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赢得了全国10多年的大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经济要开放,首先思想要解放。开展“理思路、抓落实、奔小康”的大讨论,意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此,每一个铜陵人都应积极参与。当然,思想的解放往往需要进行痛苦的反省。鲁迅说过:“我常常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铜陵人,在大讨论中,都不应讳疾忌医,而应当勇敢地拿起时代的解剖刀,割除自己灵魂深处的一切毒瘤和病根。如果我们继续抱着僵化的思想、陈腐的观念、封闭的意识、萎靡的士气,那么,不是危言耸听,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十年接力赛中,我们铜陵将被别人抛得更远!

  改革大潮澎湃。历史不允许我们再躺在产品经济上酣睡了。环顾神州,时不待人:沿海经济上去了,山东经济上去了,省内各城市也在你追我赶。每个有志的铜陵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怎样才能无愧于脚下这块浸满烈士鲜血的土地?!

  醒来,铜陵!

  这篇文章1991年11月14日发表在《铜陵报》,《经济日报》1992年1月4日刊发,我查阅一下资料,支持、发动铜陵几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正是1988年11月至1992年8月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市长的汪洋!

  2005年12月汪洋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两年来,汪洋在重庆发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有四次:

  “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观念大讨论

  2006年9月12日,在重庆市委、市府“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动员部署大会上,针对政风不作为、不负责任、办事效率低、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汪洋说:目前市级机关的一些思想观念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制约发展、阻碍发展、危害发展的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各种各样的“办事难”问题已经到了痛下决心、非抓不可、非抓出成效不可的时候。不仅企业办事难,区县找部门办事也难,老百姓办事就更难了,部门之间办事照样难。“办事难”已成为影响重庆发展环境的一大“顽症”,已成为市内外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大“毒瘤”,严重制约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步伐。

  从根子上讲,“办事难”的问题,发展环境不够好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思想观念上存在问题。我们强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并不是要搞什么标新立异,再造出什么新思想、新观念,而是要以“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为核心,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但在工作中并没有得到落实的那些反映时代特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来、不断强化起来,同时解决与之相对应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权力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不能只当作口号喊。每一名机关干部,都必须把为纳税人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来强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来遵循,作为一种基本能力来提高,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

  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

  汪洋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无论是一个民族的强大,还是一个地区的振兴,最根本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备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负重自强、敢为人先、兼容开放、同舟共济、重信好义”,具体来说就是“负重自强、拼搏奋进的意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兼容开放、恢宏大度的胸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意识,重信好义、勇于担当的品德。”今天重庆的城市精神氛围,重庆的市民整体形象,重庆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重庆人对自身价值取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认识等,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开拓、开放精神将是重庆人文精神需要倡导的重要内容。“重庆人文精神不能仅仅是重庆人的自我表扬,它不仅要成为凝聚重庆人的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同时也应该成为照亮重庆现在还缺乏人文精神的一些角落。也就是说,不光是有亮点,还应当照亮我们过去的盲点,这不仅包括重庆市民作为公民素质的培养,社会公德的建设,重庆市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的建设,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高水平大学的培育,也应当包括关于重庆市的生态意识、环境伦理的教育和宣传。普通市民也不能作渔翁状,要有点“匹夫有责”的思想,要遵纪守法,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做合格市民,做文明市民,能出力则出力,至少管好自己,身体力行,不仅做重庆文化的享受者,更要做重庆文化的创造者。“我期盼着,不是讨论出一个纸上的海市蜃楼的重庆,而是干出一个实在的靓丽的重庆!”

  三峡库区观念大讨论

  2006年6月18日,在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库区的有关工作,汪洋发表讲话说:三峡库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峡江人具有吃苦耐劳、豪爽刚毅、勇于奉献的文化性格。在三峡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库区又孕育了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推动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三峡地区千百年的封建割据,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保守观念根深蒂固的政治经济基础。库区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地理环境,也容易形成封闭的“峡谷意识”。加之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藩篱的束缚更为突出,阻隔了库区人开放的视野,导致“自强不息、开拓开放”还不能成为库区的主流精神。一些同志跳不出行政区划的羁绊,囿于本土,画地为牢,没有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意识;一些同志虽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又缺乏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竞争、寻求发展的勇气;部分移民满足于有低保、移民补偿和后期扶持,甚至希望“无限补偿”、子子孙孙依赖国家,衣食无忧则可,温饱度日即安。这样的观念和心态,无论什么样的政策、多大力度的支持,也绝不会使库区走上致富的道路,更不会形成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能力。因此,库区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培育优秀的人文精神。

  重庆要建“思想特区”

  一言之善,贵于千金,众人拾柴,火焰更高。8.2万平方公里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建设?2007年6月15日,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问计寻策活动”,当日,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联名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开信,真诚期望关心重庆发展的海内外人士就此献计献策,广集智慧,为重庆未来绘制蓝图。有报道说:15日下午3点,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致信海内外网友,请他们给“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言献策。据统计,仅到16日上午11点,海内外网友对此回复已达1.38万条,其中不乏“专业论文”。

  新京报评论说:改革首先是一场关于思想或思路的试验,任何改革都会面临某种不确定性。有鉴于此,任何深谋远虑、集思广益都是必要的。思想无国界,人类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知识共同体。在“全球治理”观念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重庆以开放的胸怀问计全球,恳请大家为建设重庆新特区奉献金点子,本质上把全世界智囊当作自己的思想库。在这个渐次开放的时代,省级行政高官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问计寻策,在中国政界首开先河,具有标杆意义。

  在中国,中央掌控资源配置权限、自上而下配置资源的体制,集中表现在对金融、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资源的控制上,而“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各种改革。这无疑是给予了地方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正因为此,寻求资源配置的优势与自主权,成为各“申新”城市的首先目标。

  同时,人们注意到,在如火如荼的竞争中,有一种资源配置与自主权曾被轻视,那就是以更开阔的胸襟寻求社会资源与思想资源。重庆要建“思想特区”,要有“具有颠覆性的思路”,要激发每个人的思想创造,既要有开放的眼光走向世界,又有宽阔的胸怀接纳世界。

  “思想特区”的建设正在孕育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关文论参见:cailv.bokee.com

联系邮箱:cailu1966@126.com

 蔡律    2007618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