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泡沫必须挤干净

余丰慧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08-10-19 13:45 | 收藏 | 投票
楼市泡沫必须挤干净 首先,笔者肯定《南风窗》独家策划的“阵痛中的民生突围”非常有意义。全球金融危机受影响最大的最终是普通老百姓,最终对民生问题将造成冲击。美国已经出现失业、百姓不敢消费、养老保障缩水、生活不确定性增大等民众焦虑问题。金融危机如果继续恶化,民生焦虑最终会传染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那么,如何避免或者降低对中国民生问题的影响,必须提早思考、未雨绸缪。 很高兴“阵痛中的民生突围”策划把楼市也纳入到了民生范畴。看到本刊记者邢少文的“地产泡沫中的民生问责”一文,笔者感到有话要说。首先,要弄清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笔者看,次贷危机是导火索,高房价是炸药包。导火索点爆了炸药包,最后引发金融危机。由于楼市只涨不跌的心理预期,导致金融机构降低门槛甚至不要任何条件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自认为,只要房价一直在涨,最坏处就是把购房者扫地出门,拍卖掉住房也能偿还贷款本息。没有想到的是,美国高房价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又使得是房价一落千丈,直至发展到今天的不可收拾局面。 与美国楼市状况相比较,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集中表现在房地产泡沫,高房价上。一次,笔者与“地产泡沫中的民生问责”一文中提到的曹建海先生共同被邀出席一个座谈会,他告诉我,2007年房地产产值竟然超过了整个农业的产值。可见中国楼市之火热,泡沫之严重。而中国与美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没有被包装成债券再次出售,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上的衍生品不多。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一个纯信贷产品,与其他市场基本上是隔离的。二是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条件比较严格,门槛较高,监管较严。这得益于中国央行和中国银监会这几年来不断提高个人住房贷款监管力度,严格其政策,限制投资者,制裁投机者。三是中国没有类似美国“两房”的专门次级贷款债券包装金融机构,没有导致住房贷款或者衍生品过于集中在一两个金融部门。中国的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分散在众多商业性金融机构里,并且占这些金融机构整个资产比例不高,即使有一定风险,承担的金融机构多,风险相对分散。美国金融危机的总祸根是高房价,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必须汲取美国沉痛教训,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中。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是“纸里包火”、“打止痛针”的观点。即:拿中国经济、银行、百姓甚至农民工做“人质”,抛出房价下跌经济滑坡论、银行先死论、百姓负资产论、农民工失业论等论调,要挟政府救助房地产,目的在于维护高房价,维护自己的暴利,根本不考虑造成金融风险的后患。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结成强势利益集团,使得这股力量还相当强大。二是釜底抽薪的观点。即:吸取美国教训,既然祸起高房价,凶手是房地产泡沫,就要彻底消除离谱高房价,使住房价格回归理性,向真实价值靠拢。没有了泡沫,就没有了金融风险。后一种观点是长远和负责人的观点。这就要求,必须回到基本面来,首先保证住房是用来居住的消费品属性,而不是用来炒的、投机的。中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决定了只能先保证其居住消费属性,然后再考虑其他附属作用;决定了各级政府决不能把经济发展过分寄托在楼市上。因此,决策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绝不是死保住当前的高房价,金融就安全了;而是把高房价彻底降下来,金融才能长治久安。这就决定了,在我国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转向以保增长为主时,应该适度放松经济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应包括在内,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以及利率政策绝不能有丝毫松动。否则,就是鼓励投机,助长泡沫,最终不但继续危机民生问题,而且将养虎为患,危机金融安全。
个人简介
一个在金融战线奋斗20余年的资深金融工作者。在从事商业银行管理的同时,酷爱进行金融研究,各经济、金融报刊文章也一直不断。在做好这些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曾经尝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闻时评写作,这一尝试可不得了了,竟然苦…
每日关注 更多
余丰慧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