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危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

翟智高 原创 | 2008-11-14 21:51 | 收藏 | 投票

太阳能光伏产业潜藏的危机

     在全球资源争夺激烈的今天,新能源无疑是各路资本所追逐的宠儿。而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光伏产业更是备受青睐。
     德国大力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鼓励企业与个人用太阳能发电,并且列入该国国策。但太阳能发的电,每度电大约合人民币4-5.5元左右,与煤电、核电不可同日而语。但德国为了摆脱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依赖,国家不惜血本支持太阳能发电,不论企业还是个人,国家补贴或贷款(贴息)扶持,等于国家出钱,不安装才是傻瓜。安装太阳能发电,自己用不完的电还可以进电网获利。于是太阳能发电在德国大肆风行,但德国禁止高能耗高污染的多晶硅、单晶硅产业发展,于是带来的是硅太阳能电池价格一涨再涨,致使原料比较紧张,高纯多晶硅市场呈现严重供不应求,原料的供应量远远跟不上需求量,大量的多晶硅原料都需要输入。不成想却拉动了中国此行业的迅速膨胀,一窝蜂上太阳能。
     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3400万亿瓦,中国产量将近三分之一,为1100万亿瓦,但主要是以出口为主,出口市场集中在欧洲。在西班牙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全球需求将达到5000万亿瓦,同比增速为48%。因此,很多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因为多晶硅不能到位而推迟交货。
    由于出口看好,大家一窝蜂挤上光伏太阳能产业这条船,造成多晶硅严重短缺。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自2005年从55美元每公斤开始节节攀升,在2006年到达200美元以上,至2007年12月市场现货价格甚至达到每公斤400美元。

      这与美国的次贷有异曲同工的结果。如今的金融海啸,把美国打得晕头转向,德国经济危机也日益严峻,政府也认识到贴息发展“绿色能源”掏空了国家财政,再也无力支撑贴息贷款发展太阳能发电,虽然没有像美国那样回收还不起贷款者的房子,但也不会再贴息贷款搞太阳能发电,自然,对有关这方面的原材料也就不再进口。苦的是中国一窝蜂上的太阳能光伏企业,断了出口财路,就有谋求国内发展,而目前发一度电5元的光伏设施,指望它来拉动内需,投资不起,也消费不起,前途不妙。
     如今,全球经济的整体下滑以及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光伏产业能否独善其身?在成为全球光伏生产大国的中国,光伏产业能否依旧风光?金融风暴下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潜藏的危机在哪里?。
政府推动民营资本扎堆光伏
    上海电气选择渐次退出光伏产业,但更多的资本扎堆涌向这个火一样发烫的新能源产业。也许是无锡尚德在2005年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登陆纽交所所造就的巨大效应,很多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开始热衷于光伏产业,期望能造就一个又一个的尚德神话。
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也不少,有
交大南洋600661)、南玻A(000012)、江苏阳光600220)、航天机电600151)等,还有无锡尚德、浙江昱辉、赛维LDK等十来家海外上市企业。
 
海宁:皮革之乡转攻光伏
“皮革之乡”浙江海宁,正从皮革纺织跨行到光伏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从事服装产业的丁桥佳力制衣,注册了好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上马年产500万片太阳能单晶硅片的项目。
据海宁市经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在年中就已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12年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生产总值达200亿元以上。“我们这里本来的产业重点是皮革、纺织,但是近几年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率不断下滑,又要受出口政策左右,地方经济迫切需要转型。去年制订了产业发展战略,把太阳能光伏产业列入本市5大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扬州: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江苏省扬州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报告称:“近几年,扬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计划到2010年高纯硅材料的年产量达到6000吨以上。”此前,该市还出台了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魏启东告诉记者,作为国内光伏第一大省,目前江苏约有六七十家光伏企业,而一年前只有40家左右。2007年江苏20家主要光伏企业的产值是130亿元,而2006年这个数字仅为59亿元
江西,广丰县近日又对外发布了新的战略规划,准备依托“江西省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计划用4年时间,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实现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湖南:重点突破光伏产业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亲自撰文提出,湖南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就必须适应这些要求,放眼世界,立足省情,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当前,尤其要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其他诸如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广西等省也都纷纷表示要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在产业布局上,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危机
开发与消费遭遇双面夹击
      目前国际上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依靠立法和政府支持来得到发展,因此政府的补贴政策将直接影响这个产业。从直接影响上来说,金融风暴对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影响可能不会太直接,但是通过传导将最终作用在产业上,继而影响到相关的企业。
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但是之后美国股市的重挫,全球经济前景依然不乐观。经济不景气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消费。消费者难借到钱,自然就无法安装使用。
    对消费者而言,最需要考虑的限制就在政府没有补助的部分。目前政府不论在安装还是费率的补助上,都是部分补助。没有政府补助的差额,以往多数是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甚至是基金来补助,以分期贷款的方式来运作。许多地区的消费者通过政府补助、银行贷款或基金统包运作,不花一毛钱就可享受太阳能。
     但是,今年的金融风暴导致了基金等机构接连倒闭,银行开始收缩银根、紧缩贷款,这就不得不使得消费者需要先自行掏腰包来负担政府没有补助的部分。“金融风暴一来,失业率自然会增加,消费能力也将随之下降。如果连拥有自己的房子都出现了问题,那使用太阳能系统发电自然是不可能了
      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往往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所以金融风暴所带来的资金流动性差会影响到这块的投资以及再融资。这次金融风暴肯定会把那些比较差的企业洗掉,剩下一些拥有高科技、有自主研发能力、有实力的企业留在这个市场上。金融风暴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新能源毕竟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它的未来发展前景是美好而且有希望的,但是那些披着新能源外衣的项目,想必难逃此次经济危机。

产能过剩 小企业或先出局
面对诱惑巨大的光伏产业,企业趋之若骛。但已经有人看到了光环背后的各种隐忧。投资人首先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技术、市场以及资金来源。现在,很多公司还回答不清楚这些问题,就盲目介入这个产业。

 “多晶硅热”高烧不退
    截至2008年5月,我国共有34家厂商开工建设高纯多晶硅提纯项目,其中新光硅业、洛阳中硅、东汽峨嵋、江苏中能等4家企业已经拥有批量生产能力,在建生产项目共37个,完全投产后产能总和为6.8万吨,项目大多数在今明两年进入试生产。另据有关资料,国内企业建成、在建和计划的多晶硅项目不仅34家,而是超过60家,2009年多晶硅产量超过1000吨的就有徐州中能、洛阳中硅和新光硅业。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厂商已经公布的远期生产规划之和超过了17万吨,规划中大多数产能将在2012年前实现。这还不算另外16家已经备案或正在筹备开工的企业,以及一批年生产能力几十吨的企业。
投资热情导致产能过剩。按照规划,中国光伏需求量到2020年也只有1800兆瓦,而2006年中国光伏电池产能已达到1600兆瓦,这意味着仅这一年的产能就可满足未来十余年后的规划目标。而去年全球光伏电池实际装机容量只有1420兆瓦。换句话说,中国的光伏产能已可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成本增加毛利率降幅大
    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依靠原来采购上的成本优势可以获得继续良好的发展,也能保持不错的毛利率,但对那些小型企业来说,原料成本等各种压力叠加在一起,资金紧张,生存比较艰难。
现在光伏产业的毛利润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高了,下降的趋势很明显。好一点的企业,毛利率大概在20%多,差一点的只有10%左右,这跟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差不多。在新能源市场,出现这样大的差别是不正常的。

风险投资需更谨慎 有些开始寻找退路
现在的金融风暴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未来两三年内不会消退。很多新能源项目,是需要依赖政府的补贴和减税才能生存的,所以自身的生存能力并不强。而且这些项目,往往投入的资金比较大,周期又相对较长,风险自然会增大。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退出,全球的资本市场都是那么差,退出渠道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就算能退出,现在的价格也是不划算的。新能源项目,未来的盈利能力还不太确定,不适合进行投资。
在目前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即便是投资新能源项目,也要寻找那些能依靠自我力量实现盈利的企业,而不是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和减税来获得利润的企业。
在经济形势变差的环境下,风投的谨慎也变得顺理成章。上海电气所选择从光伏产业中渐次退出的行为也许会变得更好理解。
与此同时,信贷市场对新能源也变得若即若离起来。信贷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加紧。对绿色能源的融资是否会是另外一个风险呢?信贷危机会对可再生能源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会是有史以来最坏的一次。
金融危机带来的太阳能电池需求下滑将给国内光伏产业带来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的新建太阳能发电系统可能因经济下滑而推迟或取消,而美国的个人太阳能使用产品市场也将萎缩;政府对再生能源的财政补贴,常常带来非常大的浪费。比如阴天不断的德国,却是个太阳能大国。为什么在一个难得见得到太阳的地方大兴太阳能呢?因为大家图的是国家的补贴。这种能源政策,实际上非常没有效率,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很难长期维持。另外,太阳能需求方面目前仍很受政策影响,西方国家对太阳能政策的补贴力度是否会松动仍是未知数。

   需求下滑将首先影响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之后再传导到中上游。光伏电站为保证发电效率常有20年的质保期,一些小型的光伏生产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失去订单。
  近两个月以来,多晶硅的市场价从400美元/公斤下跌到300美元/公斤左右,下跌幅度约为25%,而多晶硅合同价也已经出现了大幅下跌,平均价格不超过100美元/公斤。由于买方过于冷清, 有人预计将有可能下降到25美元/公斤,对过热的多晶硅产业可能将是一场灾难。

==================

    近几年来,太阳能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多晶硅价格冲高到500美元/公斤的原因。太平洋证券1110的报告显示,近10年来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增长率是30%40%

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3400兆瓦,中国产量将近1/3,为1100兆瓦,但主要是以出口为主,出口市场集中在欧洲。今年,在西班牙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全球需求将达到5000兆瓦,同比增速为48%

2007年多晶硅企业的利润率约是63%,占整个产业链利润的19%。在高额利润的吸引下,世界主流多晶硅制造商的扩产相当惊人。HemlockMEMC2009年的扩产计划分别是12800吨、7700吨,WACKER则是12000吨,REC的扩产计划是9200吨。

我国近几年来多晶硅规模生产计划相当庞大。目前,国内企业建成、在建和计划的多晶硅项目超过60个,2009年多晶硅产量超过1000吨的就有徐州中能、洛阳中硅和新光硅业。

多晶硅的大量扩产以及海外市场风险加大,终端太阳能市场的不景气,最终导致了近期多晶硅价格的暴跌。价格暴跌,让国内光伏企业喜忧参半:一方面生产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但市场需求的减弱又拖累了企业业绩。

CSI阿特斯公司CEO瞿晓铧表示,多晶硅价格的合理下降,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洗牌以及发展,之前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多晶硅将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

 2007年国内从事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共计200多家,但至2008年这个数字剧增至近400家。

  近400家只是一个预估的数值,事实上可能会更多,谁也说不清有多少家光伏组件企业倒下。光伏组件企业并没有一个行业主管协会,且各地政府主管单位不同,有的归属当地的科技厅主管,有的属于信息产业厅主管,较为混乱。

  混乱的原因源于组件制造在于整个太阳能投资领域的低门槛。光伏产业链主要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及并网六个领域。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组件制造由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接近市场等特点,故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

  最快的时候是2007与2008两年,光伏组件行业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该高管称,由于该两年为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黄金期,行业上下游产品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以光伏组件生产为例,只要生产出来,就立马被拉走,毛利可达到20%-30%,结果江浙一带连生产鞋子与手套的企业都进来了,有的甚至一个镇就有2-3家企业,因为相对于纺织品3%左右的毛利,这已可使企业疯狂。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光伏产能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在此中,2007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即已达到世界第一,当年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717MWp,比上年增长138%。

  金融危机致使欧美国家能源需求下降,美国研究机构ISuppli(全球领先的针对电子制造领域的市场研究公司)报告则显示,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安装数量达到3.8GW(10亿瓦),但2009年因大环境景气下滑,安装数量只会增长9.6%,达到4.2GW,而市场供给量却由去年的7.7GW增加62%至11.1GW。

 约占据全球光伏产品市场一半之数的德国需求量急剧减少,而在去年表现抢眼的西班牙方面需求也相对萎靡。

 国内光伏企业98%市场在于国外,以欧美国家为甚,所以在海外需求的下降对光伏产业的影响最大,尤其是一些中小光伏组件厂商已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订单流失、资金紧张等。

  倒闭、暂停业或是半停产状态的企业多是去年年初、中才进来的,销售人员、规模、组件的转换率都比不上大企业,所以在这场风暴中率先倒下。

加速洗牌

  金融危机或许会加速行业洗牌的过程,目前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30%,对于投资极具吸引力。在目前的形势下,光伏企业要么倒闭死掉,要么就必须开发新市场。也就是开发国内市场。
   2007年,国内市场所消化的产品只占国内光伏企业总产量的1%-2%。其后果是,98%的产品均销往国外,仅有2%左右产品留予国内,造成产业与市场的脱节。
   

 

     由于海外的市场需求放缓目前多个国内生产企业也传出停产消息。这波下跌的行情可能会在两个季度内结束。预计2009年和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业产能将继续增加,增速在28%

尽管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也面临与其他行业类似的问题,即以低端产品为主。我国的多晶硅出口以低纯度为主,而进口主要以高纯度为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席执行副会长指出,目前国内产能基本为14万吨,而需求仅为8万吨,加上新建项目,预计未来产业过剩现象更加明显。

在目前国内积极上马发展多晶硅的同时,国外正开始采用先进的薄膜太阳能建设,而我国目前只有正泰计划投资太阳膜生产。鉴于目前的出现的产能过剩和产品价格下跌趋势,建议目前部分企业不要扎堆投入多晶硅,而应开发薄膜太阳能技术。

====

2009年多晶硅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大大缓解,多晶硅价格预期大幅下跌。

  全球产能扩张迅速

  传统七大厂公布的扩产计划合计2008-2010年的产能分别约为55000吨、73000吨、84000吨。这些传统大厂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对于废物回收等环保要求较高,预计其2008-2010年产量可分别达到42000吨、60000吨、80000吨。

  国际上的新进入者当中,以日本的M. Setek产能最大。这些新进入者合计2008年底产能为10000吨,2009年底产能为20000吨,2010年底产能为21000吨,预计他们2008-2010年的产量分别可达到5000吨、10000吨、15000吨。

  我国目前涌现出大量的多晶硅在建及拟建产能,其中新光硅业1260吨产能于2007年2月投产,目前产能已能够发挥出80%左右,属于相对成熟的;峨嵋半导体500吨产能也相对成熟,但规模目前较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结果,目前国内规划的产能高达8.8万吨,目前在建产能约4.4万吨。考虑到多晶硅项目2年的建设期以及第三年能达产50%、第四年能达产80%的建设进度,预计我国2008年至2010年的多晶硅产量分别约为4000吨、10000吨、30000吨。

  综合预计2008年-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可分别达到5.1万吨、8.0万吨、12.5万吨,其中太阳能级多晶硅分别约为2.7万吨、5.4万吨、9.7万吨。预计2008-2010年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分别约为4.2万吨、6.0万吨、8.3万吨。2009年初多晶硅价格将开始下降,而2010年底多晶硅将出现供大于求。

  国内项目建设提速

  国内多晶硅项目的建设速度和技术进步超出了预期,当有了项目建设经验后,后续新建项目速度显著提升。之前多晶硅之所以成为光伏行业的瓶颈,很大原因是因为多晶硅项目的技术壁垒特别高,为国际七大厂所垄断,另外新建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达2年,而完全达产需要3-4年。

  审视重庆大全的多晶硅项目,其1500吨产能于2007年6月开工,历时13个月,于2008年7月底正式投入生产,成本方面,大全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多晶硅生产能耗为170度电/公斤,公司目标是将成本降低到40美元/公斤以下。另外,江苏中能1500吨项目也是2006年中旬开始建设,于2007年9月底投产,到2008年3月达到设计产能;其第二个1500吨项目也于2008年7月投产,并计划于2008年12月达到设计产能。

  总体来看,国内新建多晶硅项目从开工到完全达产,时间已经缩短到2年以内,项目的多晶硅设计成本约40美元/公斤。这样即使未来发生多晶硅的紧缺,供给扩产的速度也大大加快;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下四氯化硅配套设施的跟上、技术的改进,多晶硅行业正在向成熟的化工生产行业转化。

  价格将大幅下降

  多晶硅价格方面,取样江苏中能与多家下企业签订的销售长单,其下客户包括晶澳(JA solar)、AIDE solar、 Solarcell,天合光能(Trina solar)、江苏林洋(Solarfun),这些长单的范围在2008至2015年,要求客户预付款,合同期越长价格相对越低,但时间越往后,对应的合同量越大。合同主要包括,442亿元人币VS 6GW硅片给JAsolar,73亿元人币 VS 0.9GW硅片给AIDE,63亿元人币VS 0.7GW硅片给Solarcell;103亿元人币VS 16350吨多晶硅给Trina solar,76亿元人币VS 9990吨多晶硅给Solarfun。硅片的长单价格为7.4-9元/瓦。多晶硅价格长单价格为61.8万元/吨(91美元/公斤)和76.1万元/吨(112美元/公斤)。公司计划将85%的产量置于长单下,15%用于现货市场销售。

  在多晶硅供给紧缺度下降后,市价将迅速向长单价格靠拢,据此我们判断2009年多晶硅市价将有50%左右的下降,而到2010年底,现货价将基本和长单价格一致。我们判断多晶硅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化工制造业,合理的毛利率在25%左右,按照40美元成本,25%毛利率,17%增值税,对应现货价格约为60美元/公斤。

  另外,根据新能源财经公司 (New Energy Finance)不久前发布的硅料和硅片价格指数显示,目前已签订合同的2009年多晶硅协议价格平均跌幅达43%。该公司根据国内外10家硅料硅片买家和卖家的机密数据制作了一份硅料和硅片价格指数报告。该指数显示,已签订的将于2009年供货的多晶硅中间价格较2008年的供货中间价格跌了43%;从2008年到2015年间,每年的多晶硅远期合同价格都在下跌,在2013年将低于每公斤67美元,较当前的中间价跌了整整67%。不过,这一价格仍高于2002年到2004年多晶硅现货市场的历史低价。

==============

我国国土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年辐照总量大于502万千焦/平方米,约相当于1400千瓦时/平方米或120万千卡/平方米,即理论上每平方米面积全年接收到的太阳能量相当于1400度电能,或可以将12吨水升温100摄氏度。我国又人口众多,总数达到13亿,经济上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到75%。根据最近的调查,城市家庭热水器的普及率已达到70%以上。但是若在包括农村的全国范围使用电或天然气提供热水,其对能源和经济的压力将会很大。

  我国目前有12.9亿人口,3.5亿个家庭,按较低标准每户每天使用60摄氏度热水100升,从冷水至热水升温45摄氏度计算,共需热量Q=GCPΔT=4500千卡。折合电量5.2度,折合天然气0.5立方米。按每度电0.50元,每立方米天然气1.40元计算,每天分别需要2.6元(电)或0.70元(天然气)。每月30天,就分别需要72元和21元,每年分别需要864元和252元。以上均为仅根据电和天然气的热值进行的计算,尚未考虑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的热转换效率及由于结垢其值肯定会不断下降的影响。根据实际调查,一个家庭用电热水器,全年的电费消耗约1000元,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其投资在20003000元之间,两至三年节约 的电费即可收回。

  如果全部用电来解决家庭热水,每户需要2千瓦,全国需要7亿千瓦,是1999年全国装机容量的22.5倍。若用十年时间解决25%的家庭热水供应,每年需要新增2000万千瓦装机,相当长江三峡电站工程一期装机容量的10倍以上。全部用天然气解决家庭热水,每年需要天然气630亿立方米,其对资源的压力和为建设输气管道所需要的投资均是难以承受的。

  正因为此,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与销售近年来一直以两位数增长。2000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销售量为6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60亿元,总保有量2600万平方米,但80%以上分布在城镇。2002年太阳能热水器的总产值已达100亿元,占到全国GDP的千分之零点一。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与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相比,其在市场的占有率较小,但也已从2002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11.3%,翻了一倍。预计太阳能热水器将在广大农村获得迅速增长,2005年、2010年、2015年其在全国家庭的普及率将分别达到8%15%25%。在三大热水器市场比例中,将很快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也面临着非常现实的困难。归纳如下:

  一、国家对推动太阳能热利用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当前尤其表现在行业归口问题迟迟不能确定,建筑业推广应用太阳能标准制定工作滞后,各地一些以收费为目标的“质量检测”加剧了市场的混乱等方面。

  二、房地产开发商对太阳能热水器态度冷淡,与其对室内面积的布置,室外环境的美等问题的关心程度相比,严重缺乏热情。

  三、设计和规划部门对推广应用太阳能缺乏责任感和长远考虑,城市管理部门未将其纳入管理范畴,也缺少管理办法。物业管理部门与业主虽然已出台有“物业管理条例”来规范,但要让“条例”正常运转,还会有相当一段时间。

  四、一套太阳能热水器的正常使用,涉及主机制作质量、配套管件质量、电热元件质量、水位水温仪表质量、安装质量,及售后服务承诺能否保证兑现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现行的市场机制对这方面的管理处于缺位状态,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往往给用户带来的不是方便,而是很大的麻烦。

  五、越来越多的城市高层建筑压缩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千呼万唤而不能问市的“阳台式”太阳能热水器,势必对其与建筑的结合及本身的热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太阳能热水器的价格,尽管在不同品牌之间有着巨大差异(往往是一倍以上),但近年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且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这里固然有存在较大利润空间的原因,但迅速缩小的利润尽管可能会促使技术进步,也往往会使生产者放弃部分质量目标,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也带来对市场的负面影响。

 七、由于广大农村的分散性,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免维护”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由于广大农民的整体经济水平仍然偏低,又对太阳能热水器如何降低成本提出了新的要求。

=========

 

    国内光伏市场迟迟没有启动,与中国尚未通过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政策、电价厘定法规相关。由于太阳能发电成本为10元/度,鉴于国家财力有限,无法似欧美国家通过政府补贴推动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2008年12月6日透露,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研究光伏发电政策扶持与补贴措施,通过招标办法,按照大约4元左右电价来收购。之前预计3至5年能够做到1.0元/千瓦时的光伏发电成本。”“1元/度光伏发电”方案,将择机上交相关部门。
============
太阳能发电成本由每度10元降到1元,何时能做到呢?“择机”二字有玄机

洛阳世纪新源集团年产一万吨多晶硅项目开工
2008-12-16 16:13:57  [来源:洛阳新闻网-洛阳晚报] 评论0
本报讯(记者 李松战 通讯员 周中强)16日,位于伊川县水寨镇左寨村的空心村空地上,高亢的锣鼓声驱走了冬日里的严寒:由洛阳世纪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1万吨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这项总投资50亿元的多晶硅项目,将为洛阳打造国内最大硅产业基地发挥积极作用。

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梁静,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宋克耀,市领导宋中贵、吴喜照、杨萍、陈卫平出席开工典礼。

2008年6月,我市知名民营企业洛阳天源集团,发起组建了洛阳世纪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作为发展新能源的主线。经论证,该公司决定在利用3年时间,在伊川建设年产1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年产3000吨物理提纯法多晶硅项目、1000吨三氯氢硅流化床法多晶硅项目、6000吨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项目及配套7250吨硅烷生产项目。

其中,一期投资15亿元建设规模为2300吨,今年开工后到明年10月竣工,预计年产值35亿元、利税15亿元,可提供500人至800人就业;二期投资35亿元,预计2010年开工,2012年投产,产值115亿元,可解决1300人就业问题。 世纪新源集团负责人表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该公司顺应国家“投资拉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要求,将原投资计划提前实施。项目实施后,伊川县煤——电——铝“一枝独秀”的工业格局,有望得到快速调整、优化升级,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

据悉,该项目整合国际、国内先进生产技术,利用自主研究成果,对传统改良西门子法实施流化床还原法改造,解决我国在多晶硅生产方面普遍存在的高耗能等问题,有效整合连接多晶硅生产的“物理法”、“流化床法”、“冷氢化法”、“硅烷法”等独立生产工艺,形成一个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点的闭环型产业生态系统。

市发改委工业局负责人介绍,2005年12月,我市正式启动了硅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在多晶硅生产上,我市已有中硅高科、洛阳中岳等企业,在国内占居重要地位。世纪新源万吨多晶硅的建设,将为我市打造国内最大的硅产业基地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成果记在史册里。哲人有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
每日关注 更多
翟智高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