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新起点上推进新农村建设

蔡律 原创 | 2008-11-27 15:5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重庆在新起点上推进农村建设

  在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薄熙来提出重庆建设发展的五大目标:“宜居重庆”、“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 在11月25—26日,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蓝图,摘要如下:

  重庆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着眼于“加快”,致力于“率先”。到201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达到2800亿元,在2007年基础上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6000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构建起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农业农村建设投入、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等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得到优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集约经营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解决1343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等。

  农村改革发展三件大事:重庆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直辖市,农村面积占99%,农村人口超过70%。“三农”问题直接关系重庆市发展的根本战略,特别是城乡统筹、“两翼”振兴、库区的安稳致富这三件大事,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关键所在。如果5—10年后,“两翼”改变不大,重庆市经济的大格局将进一步失衡;如果不能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库区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就难以实现。这三件大事的解决,都要依仗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深化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土地和林权改革上重点突破:加快建立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发展现代农业。要严格执行中央的“三个不得”,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行全市范围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等试验,用市场化的办法来科学发现土地的价格,使农民权益在土地流转中得到保障。

  林权制度改革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由耕地向林地,由农业向林业的延伸和拓展:重庆3/4是山地,1000多万人住在山区,山区林业关系1/3人口的生存致富,发展空间很大。深化林权改革,就是要增强对乡下人、城里人、外来人的吸引力,让千家万户上山种树,建立和培育林业要素市场,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森林重庆”建设。2009年底前,要对所有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通过林业领域的改革和开放,释放出林业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巨大潜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在规划和硬件上抓好六项基础性建设:道路、水源、燃气、住房和小城镇

  一是县乡村道路;

  二是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民饮水;

  三是农电和沼气;

  四是便捷可靠的流通网络;

  五是节能、省地、方便的新农房;

  六是小城镇。实现非农转移,只将眼睛瞄着大城市,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农民进城的主要出路在小城镇。

  几年以后,重庆的面貌就会大不一样,“森林重庆”郁郁葱葱,“巴渝新居”赏心悦目,田园风光别有味道,那就是造福子孙,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做好重庆“两翼”七篇大文章:一是建设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二是要靠山吃山,发展林业,在大山中发掘脱贫致富的潜力;

  三是“两翼”有近200个旅游景点,有些具有世界水平,要宣传好、修好路、建好酒店,让人家知道你、进得去、还能住下来,最终形成一批国家级旅游品牌;

  四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有效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五是推进整村扶贫。

  六是开发造地。今后10年,将是重庆主城扩展的重要时期,对土地的需求量大,而“两翼”耕地后备资源丰富。要用好跨区县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既保护耕地,实现土地不减反增,又增加“两翼”收入,让农民得到更多好处。

  七是主城各区要与“两翼”区县对口帮扶,捆绑考核,要将给钱、设厂、支援人才三件事做实。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