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息意味着经济大衰退

皮海洲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08-11-28 08:14 | 收藏 | 投票

      客观看待降息对股市的利好作用
           
    11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自今年9月份以来的连续第4次降息,也是11年来的最大降幅,与常规的0.27个百分点的下调幅度相比,本次降息相当于常规的4次降息。

    继我国政府4万亿救市计划出台之后,央行再次使出大降息重拳,这足见我国政府保经济增长的决心。因此,央行大降息消息的出台,被视为是股市的重大利好,11月27日的股市对此予以积极回应,早市大幅高开114点,涨幅高达6.05%。

    如何看待央行大降息对股市的利好作用?对此,笔者以为还是应该保持理性,需要客观地来看待大降息对股市的利好作用。

    此次降息对股市的利好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股市的拯救。此次大幅降息,实际上也就是要促使几十万亿的银行储蓄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投资资金与消费资金,它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本身上也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投资价值。此外,作为上市公司来说,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降,也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的成本支出。

    但尽管如此,降息对于股市的利好作用,我们不应该扩大化。首先是此次降息对银行资金的挤出效应有多大,恐怕还不能过于乐观。一方面从银行的放贷来看,银行的放贷行为不可能不考虑风险因素,不排除银行方面仍然“惜贷”。另一方面,从居民的储蓄来看,居民的储蓄行为更多的只是一种防御型的存钱行为,“储蓄防变”。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有效地给居民提供各种保障的情况下,居民很难放心消费、放心投资。所以即便是银行存款的利率再低,这部分存款也是很难挤出来。

    其次,此次大幅度降息也表明了我国经济形势的严峻超出预期。如果经济形势还相对较好的话,我国政府完全没有必要采取如此大幅度的降息之举,而是仍然采取0.27个百分点的调整方式。毕竟这种大幅度的降息之举,对国民经济来说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的。特别是这次的大降息,实际上也使得国民的财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缩水。既然央行义务反顾地采取了大降息的行动,这表明我国经济形势情况并不乐观。事实也正是如此。就以股市为例,宝钢、武钢、首钢这样的钢铁蓝筹企业,也纷纷减产、降价。其中,宝钢股份甚至还传来四季度亏损的消息。

    此外,此次大降息并不能解决股市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困扰股市的大小非(含大小限)问题。今年以来,股市的萎靡不振,大小非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因。这个问题已成为当今股市的“堰塞湖”。虽然资料显示,今年7月到10月,大小非减持的数量逐月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小非减持压力的减轻。实际上,随着11月以来股市行情的转暖,大小非的抛售又活跃起来。统计显示,11月1日到11月24日,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数量就达到6.84亿股,成交额达50.17亿元,而今年10月份大宗交易市场只成交了2.24亿股,成交额为13.7亿元。而这次大降息又将为大小非的抛售提供良机。如11月27日,大小限上市流通的海通证券股票换手率超过20%,成交量达到3.06亿股。央行大降息日也成了海通证券大小限的狂欢日。


   
   
http://epaper.secutimes.com/paper/zqsb/html/2008-11/28/content_46701.htm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