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年度论坛随记:宏观经济建言

林永青 原创 | 2008-12-16 14:0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年底会多,昨天应邀参加了FT(Financial Times,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年度论坛。价值中国网是本次论坛的网络媒体合作伙伴。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挑战和机遇”,FT中文网和价值中国网稍后都将发布正式的媒体新闻。以下仅是我个人的一些观感和评论----

相比较上两周价值中国网也参与合作的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CEO年度论坛,FT中文网的年度论坛较侧重宏观经济的讨论,也比较侧重中国经济现实的讨论。邀请了不少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包括《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一书的作者)、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美林中国区主席刘二飞、中国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汤敏、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武克刚等。

 图为价值中国网CEO林永青与《金融时报》副主编、世界著名经济学家Martin Wolf合影

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马丁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演讲人。他也愉快地接受了价值中国网稍后的专访,并将他的《全球化为什么可行?》签名赠送给我,表达了真诚祝愿。谢谢“老马”!)

***他认为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整个西方金融系统的“消失”!(这个词用得触目惊心!)

*** 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帐户的过度盈余不是一件好事。而这些盈余恰恰是西方“赤字国家”大手大脚造成的。

***同时,他认为中国的出口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需要进行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

***马丁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贫穷的中国要去“拯救”富裕的美国?

***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可能导致美国等国家新一轮保护主义。

***中国需要刺激国内消费的增长,(这也是一柄双刃剑,林永青引注),中国的消费增长应当比GDP增长多2%~3%才是健康的。

***真正能够解决自身危机的政府,只有美国政府。马丁认为,美国将是第一个危机后复苏的国家。

 

斯蒂芬-罗奇:(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

斯蒂芬-罗奇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2004年担任摩根斯坦利(中国)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时,就曾经以《世界为什么要感谢中国?》一文,声名鹊起。正确地评价了中国给世界的贡献。

***罗奇认为,经济复苏的速度将很缓慢。

***中国经济的调整,不能只能外贸出口。他呼吁中国政府要加大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投资,增强国民信心,以推动内需。

***全球经济将面临更大的风险。美国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与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相同;;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于前一次危机之后的"罗斯福新政"。这一次的问题更大。

***中美之间时有摩擦,新的保护主义或国家主义可能抬头。

***罗奇个人表示,希望奥巴马上任后,能够摆脱竞选时的某些论调,更好地推进自由贸易和全球化。

 茅于轼: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长)

茅于轼先生(点击参阅价值中国网专访)是中国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常常表达出与媒体的主流论调相左的意见。

***茅于轼认为,中国的高储蓄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将民间的高储蓄转换成有效的投资,这才是大问题。

***现在的国有企业的储蓄也在大幅度上升;很大程度是由行政垄断利润带来的。

***不应当由政府来配置资金。比如这一次的4万亿政府投资。这只会导致新一轮的行政腐败,和导致新一轮的对民营企业的剥夺。

***中国的农民问题是个大问题,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最近,再一次以牺牲农民的土地利益为代价的廉价房政策是完全错误的。既不公平,也不没有效率。茅于轼认为,应当马上停止。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要发展廉租房,而不是廉价房。

龙永图:(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认为,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中国改革开放30年,由于我们的底子太慢,民众完全没有购买力。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基本情况。所以,我们这30年,是“以市场换就业,以市场换税收”。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错了,而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中国经济的“第一桶金”,只能是由中国以前的地位和现状决定的。政府以前太注重财政税收,以后要多关注民生、关注全社会的就业。就业是基础,有了就业,才有社会稳定,才有购买力。

***我们的城市化战略才刚刚开始。搞城市化,让农民进城,是下一阶段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

武克钢:(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通恒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中55%~60%以上的税收、75%~78%以上的社会就业,来自于“非公”中小企业的贡献。而中小企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

***“非公”中小企业中,只有不到20%的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而且,准确地说不是“信贷服务”,而是要高比例的资产抵押,准确地说是“当铺服务”。政府应当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刘二飞:(美林(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区主席)

***信心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我的收入,就是你的消费。”政府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光光降息是不够的,因为信心不一定能够带起来。

***这一场危机“早”来了20年。中国企业还没有准备好。即使走出去收购低价的资产,也是“买的了,管不了。”但是,刘二飞认为,可以购买一些低价的资源。

***要重提“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有了发展,才有“科学发展观”,才能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先保2009年8%的增长,再谈别的。就象人生病了,即使吃药有副作用,也得先吃药。

***向企业倾斜一些政策,让企业先发展、先创造出更多就业。甚至象新《劳动法》这些“重新分配”的政策,也都可以暂缓实施。

***大乱之后,往往是大治。是危机也是挑战,中国要更积极地参与制定世界的游戏规则;有的甚至可能是未来50年的游戏规则。

 

李稻葵:(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 要多考虑政治和政策。中国的现实是,政治比经济模型更有效。

*** 今年是金融业的冬天,但却是中国改革的春天。象争论了很久的燃烟税问题、“大小非”问题、对外经济汇率的调整问题等,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李稻葵相信,再过3-4年以后来看,2008年将是中国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 李稻葵不太同意马丁的观点:中国还没有足够的人才,所以要慎重地管理资金。参与世界金融的步子,还不能太快。

麦健陆:(James McGregor,《十亿消费者》 一书的作者;现为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的董事长;曾任道琼斯公司中国业务CEO、《华尔街日报》驻中国首席代表、美国GIV风险投资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在中国生活了超过20年的他,自称“老麦”。他表达的个人观点是:中国人是一个很乐观的民族。(中性的评介,引注。)

***中国现在和未来的角色都将越来越重要,但是,要非常谨慎地决策。

 

 

个人简介
价值中国网发起人、未来主义哲学家。兼职: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教授、英中商会(BCCC)企业家论坛执行委员、美国金融学会(AFA)会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纽约大学商学院、巴黎商学院全球联合EMBA,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获得者;另获…
每日关注 更多
林永青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