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绿色专制

杨鹏 原创 | 2008-12-25 09:50 | 收藏 | 投票

专制的力量无处不在,而且很狡滑,它会利用一切借口来强化自己,我们应当保有警惕。我自己积极从事环保,尤其是民间环保,但我知道环保可能带来的危险。环保是好事,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强化政府权力,最终落入专制的陷阱。

  价值中国网:价值中国网是中国第一家全站实名制网站,我们一直在为建设理性、责任的网络世界而努力。我们注意到您也高度关注互联网的发展。您能不能就相关的话题给我们作一个介绍呢?

  杨鹏:互联网展现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个新文明的色彩。但研究思想史,我似乎感到一个规律,可以称为“道成肉身”的规律,就是说思想观念逐渐转化为现实的规律。人类今天遇到的几乎所有现实的变化,似乎早就被先哲们提到过。例如,互联网的哲学原则,首先就是非中心非等级的关系的原则。一般来说,只要一想到组织,我们就会想到有一个协调组织中心,有一个等级结构,似乎没有中心和等级,就没有组织,就没有秩序。但互联网正好是一个非中心非等级的网状结构,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秩序,一个开放的秩序。

  中国思想史上,这样的非中心非等级秩序,老子揭示过。从道家太极图,你看不到中心,看不到等级,这是一个相反力量平衡的秩序。现代宇宙学也证明,宇宙是非中心非等级的。宇宙不是一个中央政府控制下的等级结构。网络实名制,面对中国今天的特殊情况,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我们需要一个无恐惧的表达的自由。等到了我们拥有了言论自由的时候,等我们有了无恐惧的表达自由的法治环境的时候,那时再来讨论是不是要实用制是可以的。言论自由是思想解放的前提,是人格自由的前提,是民族精神活跃的前提,今天某些想要实名制的人,其实都只是为专制控制服务的。

  价值中国网:众所周知,您是一位《老子》——也称《道德经》——研究专家,著有大部头的《老子详解》,恐怕是目前最详尽的文献研究经典,被称为“新道家代表人物”。我们非常想知道的是:《老子》给您的最大启发是什么?对当今时代,《老子》的最大价值又何在?

  杨鹏:老子对我最大的启发有两点:一是不迷信一切权威。因为在最高的“道”的面前,所有人都是无知的,伟大领袖也一样是无知的。我们每个人都只有有限的能力,我们对“道”的认识都是有缺陷的。不崇拜他人,也不迷信自己,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垄断真理。“道可道,非恒道”,“知不知,上矣”。面对天道宇宙的奥秘,我们永远是无知者,所以谁也不能自以为是,我们应有一种知道自己“无知”的谦逊心态。

  第二,是不怕不同意见。宇宙秩序建立在阴阳互动搏弈、相反相成的基础上,因此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对我们都是促进。不要以为被人反对,就是坏事,从长期看是好事。“反者道之动也”,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相反的声音,这就是一个“无道”的世界,是逆天而行,是要完蛋的。所以,我们的制度原则,应该是太极图原则,是允许不同声音出现,是保护互相反对的力量之间互动平衡的制度。

  对当今时代,老子的最大价值,第一是用太极图原则来改造我们的基本社会制度,形成一个阴阳互动、相反相成的格局,这是顺乎天道的制度,不是逆天而行的制度。第二是要建立一个保障政府无为而治的制度,即宪政制度。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要限制住政府的滥权,将自主空间交还百姓。约束住政治权力,百姓自立自主,中国才能繁荣和谐。

  价值中国网:您的经历也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无论是政界、学界、商界,您都曾经涉足。这种比较复杂的阅历,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最大的心得又是什么?

  杨鹏:我是一位专家,是一位学者,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还谈不上是社会活动家。我的经历复杂,这是个人性格和境遇造成的,这对别人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好讲的。要说心得,就是我是从实际需要来思考理论问题的,是跟着问题走的,我不喜欢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当然,“现实问题”也是分层次的,有信仰和哲学这样的抽象问题,也是经济这样的实际问题。对我来说,理论思考是为了解惑,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不是为了谋生和谋职,所以我可能更自由些,纯粹些。

  价值中国网:就环保而言,您先后担任过云南绿色经济研究院院长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在2004年还实际策划运作过阿拉善SEE生态项目。毫无疑问,您对环保情深意厚。但我们又注意到您提出过所谓“警惕绿色专制”。您能不能帮我们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当下世界的“绿色”已经过度了呢?

  杨鹏:专制的力量无处不在,而且很狡滑,它会利用一切借口来强化自己,我们应当保有警惕。我自己积极从事环保,尤其是民间环保,但我知道环保可能带来的危险。环保是好事,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强化政府权力,最终落入专制的陷阱。

  在国外,环保是民间发动并由民间支撑的。在民主制度上,环保力量是推进民主的力量。但在我国,环保是政府发动的,这里面很微妙。一些聪明的政府智囊,认为环保的特点是强调公益和集体,因此与传统的社会主义强调公益和集体是逻辑相通的,在红色力量退潮的时候,可以用绿色力量来填补,为集权寻找新的合法性来源。在西方,环保发展初期,是与左翼结合在一起,因此有从红色走向绿色的说法,许多资本主义制度的红色批判者,变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绿色批判者。

  直到最近一些年,绿色与自由的结合点才开始被找到。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开发出大量的绿色技术,大家才明白只有市场的自我变革能解决环保的问题。我提出要担心绿色专制,是因为我担心那些反市场的力量,会从环保中找到借口,最后搞成绿色计划经济,以环保之名行控制之实。我认为唯有自由、市场和法治,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绝不相信一个借环保之名而行动的大政府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绿色世界中,也有左右之争,也有保障自由与政府干预之争,我是自觉地成为自由环保人士,许多人对此并不自觉,我们理论界对此缺少了解。

  价值中国网: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变暖与文明转型”,您与国内国际的环保人士与机构都有过比较广泛的接触,对全球变暖的问题,目前究竟有没有大致共识呢?完全共识恐怕也不太现实,如果没有大致共识,那分歧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

  杨鹏:分岐主要在全球变暖的原因,有的认为是自然演化,有的认为是人为制造。如果是自然演化,就要顺其自然、趋利避害。如果是人为原因,就是消除人为制造的因素,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需要全球化的排放控制。

  其实,不管原因如何,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得有办法来对付。今天的问题是,环境问题无国界,但国家治理是有国界的。我国政府环保代表团参加国际环境会议,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争取多排放多消耗的权利。围绕全球环境容量资源,大家争得厉害。全球变暖一定会形成压力,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会按各自的理解来回应。

  我要提醒的是,不要以为政府的回应方式就一定是正确的或者效率高的。环境变化问题涉及每个人,人人都有参与和争取环境权益的权利,应该给各种各样的环保民间社团结社的权利,给企业的环保捐献以鼓励,以动员更多的人参加进来。垄断就一定低效腐败,环保上也一样。

  价值中国网:一方面,全球变暖是个技术问题,所以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技术进行缓解,如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碳封存技术。但我们更相信:全球变暖是个文化问题,追根究底,它是由人类现行的价值观和文化导致的。所以,真正要化解全球变暖,可能要从价值观入手,要进行文化重建。不知这方面您是怎么思考的?

  杨鹏:环境危机,是一系列原因造成的,里面当然有价值观问题。但我并不认为只是价值观问题,技术工艺问题是更基础的。西方早就兴起了绿色文化的革命,而且产生出了许多积极的成果。我认为,只提出价值观问题,中学生都知道,这没有什么用,关键是解决问题。关于绿色价值观的创造,看看西方的努力和成果!我们的努力和成果微乎其微,基本是进口货。

  全球变暖这个问题,我就看到好几个西方拍的优秀的片子,其中一个是获奥斯卡奖的,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的,那种水平,我们达不到。更不用说西方大量的关于环保的文章和书籍,我们差远了。所以,如果要说围绕绿色的文化和价值重建,如果要说民众的环境意识,西方远远走在前面,我们还处于学习模仿的初级阶段。先学习再创造,我们还远远没有学够。人类共同的环境危机,刺激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将引发人类新的文明变化,将影响人类的技术、制度和价值取向。

  在这方面,西方的探索真的比我们深入,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坐井观天。更不能从中国古籍中找出干巴巴的几句“天人合一”,就以为我们比别人强了,这是自欺欺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愈到世界上看看,愈感到我们自己的缺陷,这样才能可能有一点进步。

  价值中国网:本次论坛将特别关注欧阳君山先生提出的“注目礼”的新思想,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评论说,这一新思想完成了自由主义(市场机制)的证明。您在这一点上也感应极大,并强烈共鸣于君山先生所论的“沙王天下”。希望您能够稍微阐述一下您的相关思考,以及您对中西自由主义的理解。

  杨鹏:“沙王天下”的提法,我认为很不错。这涉及到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和优势的分析。过去说中华民族散沙一盘,认为这是劣势。其实,任何事物,都杂于利害,不能简单定性。例如,华人在世界上,就是散沙一盘,没有严密的组织中心。华人跑到世界上,也是散沙一样地跑出去的。正因为如此,华人对其他民族的威胁不大,如沙粒一样进入到其他国家的社会之中,生存下去。日本人就不是散沙一盘,集中起来力量不小,但就是缺少扩散的力量。中国人是依靠家庭亲缘关系进行小整合,搞以政府为中心或宗教为中心的大整合就不行。沙王天下,很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的竞争优势所在,也许只有开放竞争和亲人抱团的散打,才是中国人的优势所在。所以,千万不要动不动试图去把中国联合成大整体,而是放任不管,中国的力量才会出来。

      「记者:覃怡敏」
   2007-9-26

个人简介
出生时间:1963年10月22日。 出生地:云南昆明 教育:北京大学西语系文学硕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 出版书籍: 《成为上帝》(哲理散文) 《东亚新文化的兴起——东亚经济发展论》(经济类专著) 《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