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给娃哈哈找一位本土的老师?

刘长杰 原创 | 2008-02-19 23:37 | 收藏 | 投票

《建设者》杂志  企业家的意识与财富专栏  20076月号

刘长杰/文

 

67,宗庆后宣布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职务,大股东达能集团随即发表声明称接受,并迅速派人接任。

从今年1月纷争开始,到如今宗老挥泪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合资企业,背负着“民族品牌”重担的娃哈哈,越来越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建设者》杂志在上一期中为此专门开设了一个专题;而网络和新闻媒体上的口水战仍然如火如荼。

作为娃哈哈的控股股东,来自法国的达能试图用一个较低的价格购买中方的股权,从而实现对娃哈哈资产和商标的全部控制;而该企业的创始人宗庆后不同意,并翻开合资企业历史,指责达能背信弃义。

这样的场景,有如“凯雷并购徐工案”的历史在重演。而与徐工案入股双方的眉来眼去不同,娃哈哈这档子事情,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祸起萧墙后的撕破脸皮。

事实上,我并不关心娃哈哈最终由谁控股,既然是资本的流转,就是数字游戏,你卖我买,你情我愿的事情。倒是宗庆后担心失去“娃哈哈”这个品牌后的诸多回忆,让我感触颇多。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就此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此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当时并未被宗庆后重视的合同条款,留下了今日达能强行收购的隐患。

客观地说,即使到了今天这一步,达能也并未显示出其商业战略上的过人之处;反而是我们宗老先生在商场上的粗枝大叶,直接导致了娃哈哈的今日之困。

让我们看一看大连冰山集团是如何处理合资企业的。

1992年,已经在国内冷冻行业实现技术领先的冰山集团,看到了冷藏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决定进入,但因为企业自身没有先进的冷藏技术储备,因此冰山决定引进日本三洋技术,借此进入冷藏和空调压缩机产业。同年,冰山与三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诞生,产品品牌定为“大连三洋”。

此后,由于双方合作顺利,中国的市场巨大,大连三洋陆续进入了包括空调、冰箱、电饭煲、冷藏柜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领域,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但与娃哈哈不同,由于技术领先,冰山自始至终在冷冻机的产业领域不与外资合资,并牢牢地控制着“冰山”商标的专有权和使用权。

2000年之后,大连三洋的技术中心建立。这个隶属于合资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其诞生的每一项新技术,都属于合资公司,即使输出给日本三洋,日方也需拿出正常的技术使用费。此后,由于冰山集团的竞争优势,日本三洋全球技术中心移至大连。

截至2005年末,冰山集团共有企业超过60家,其中合资企业40多家。作为投资集团存在的冰山集团,属于百分百的国企,其100%控股的十多家冷冻设备企业,使用“冰山”商标,产品竞争力极强;其投资参股的40多家合资企业,控股比例从5%到75%都有,但这些企业均未得到“冰山”商标的使用授权,而是使用包括“大连三洋”在内的多个其它商标来参与市场竞争。

显然,冰山集团在技术和管理的引进,品牌的分配和保护,技术的吸取与创新等诸多核心环节,都做了精心安排,可谓有备而来。

200767,宗庆后在给法国达能集团董事长里布先生及各位董事的公开信中,列举了娃哈哈合资十年来的相关数据:1996年,合资公司仅有5家企业,发展至今已有29家合资企业及10家二级企业,合计39家合资公司;1996年,合资公司的销售收入为8.65亿元人民币,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140.52亿元人民币,增长16.25倍……

而冰山集团的数据是:1992年,冰山集团的第一家合资公司成立,当年,整个集团的销售收入为1亿元;2005年,冰山集团拥有60家公司,当年,整个集团的销售收入为100亿元,与13年前相比,这一数据增长了100倍。

不知冰山集团的巨大果实,能否让宗老反思一下娃哈哈到底输在了哪里?

**注:此为原稿,发表时略有删节。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