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入市应“反周期”进出

董登新 原创 | 2008-04-05 09:22 | 收藏 | 投票

 

社保基金应“反周期”进出股市

武汉科技大学 董登新(教授)

原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7

  近年来,“社保基金”一词在我国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媒体和大众对“社保基金”概念的理解却是模糊不清的。在我国,大众往往将社保基金与企业年金混为一谈,并认为企业年金也属于社保基金。其实,这是一个不小的误解。

  一般地,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或社会保险基金的简称,我国的社保基金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央政府掌管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二是地方政府掌管的“地方社保统筹基金”。而企业年金则不属于社保基金的范畴,它是由各个企业自主、自愿为其雇员建立的一种“福利性”补充养老计划。

  在社保基金的投资与管理上,全国社保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全面负责管理,其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购买国债或是委托专业中介直接入市投资各类证券;然而,地方社保基金在管理上却十分严格,地方社保基金的节余只能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不得挪作他用。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年金不属于社保基金,政府无权调用。企业年金完全由企业自主管理或由企业聘请专业中介机构代为管理。企业年金不具备社会统筹性质,它只是企业自收自支的一种补充养老机制,政府虽无权调用企业年金,但可以从税收政策上给予扶持和鼓励。在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限制类似于全国社保基金的规定,比较宽松。

  事实上,同属现收现付制的美国,其社保基金70年来一直不允许入市,这与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证券市场如此发达的美国,处处标榜自由与民主的美国,为什么偏偏不许社保基金入市呢?这也正是国人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其实,美国社保基金70年不入市,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美国政府认为社保基金安全性最重要,入市有风险,因此,社保基金不能入市,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二是美国大众认为庞大的联邦社保基金入市,有悖于市场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甚至会带来政府对私人经济的操纵与控制,因此,社保基金“入市”是美国民众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在我国,虽然地方社保基金不允许入市,但全国社保基金从设立开始就可以入市进行全方位投资,除了投资比例的限制,几乎没有其他硬性规定。也就是说,全国社保基金既可以申购新股,也可以直接买卖上市股票、债券和基金,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以及参股未上市公司的股权,继去年底投资海外证券市场后,最近又高调声明全国社保基金将拿出20%的资金来直接参股私募股权基金。

  此前,全国社保基金约有一半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是银行存款及购买国债;另有近50%则投资于各类股权、基金、金融债与企业债。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认为,50%的社保基金投放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整体收益偏低,因此,必须扩大投资范围和投资品种。

  应该说,社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实现社保基金的最大化增值,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国外,一般将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并优先于盈利性的考虑。我认为,全国社保基金入市的唯一理由大体是“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成长较快的新兴市场”(言外之意:它有许多获利的机会),但由于证券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大多存在风险大、收益不稳定的特征,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社保基金的投资问题上都是十分谨慎而保守的,尤其是全国性的社保基金。

  全国社保基金不断放宽投资范围与投资品种的限制,这也许是一种创新,或是一种中国特色式的理财方式,笔者并不反对,但笔者认为,社保基金不同于普通资金,作为一笔政府掌管的庞大资金,它应学会“反周期”投资证券市场,这样可以兼容调节市场的宏观功能,并同时达到保值增值的重要目的。所谓“反周期”投资证券市场,即在股市走熊步入谷底、人气涣散时,社保基金可以低成本入市建仓,提升市场人气;反之,当股市发烫、泡沫过大时,社保基金则应该及时减持股票、直至空仓。这种“反周期”进出证券市场,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它应该具有极其敏感的示范效应或威慑力。

  因此,笔者认为,社保基金入市或投资,应以风险防范至上、安全第一,切不可沦为一个欺行霸市的大“庄”,不可与民营资本斗狠争利,更不应随大流“追涨杀跌”,为此,只有“反周期”进出市场,才能真正褪除“与民争利”的嫌疑,从而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与调节证券市场的双重功能与双赢目标。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董登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