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上网与小平南巡——评网络民主为中国政治改革带来新契机

赵晓 原创自 网易博客 | 2008-06-25 01:40 | 收藏 | 投票
 

总书记上网与小平南巡

——评网络民主为中国政治改革带来新契机

  

1992年春天,小平南巡讲话,中国改革设计师的改革理念与基层群众的改革潮流想汇合,引发了一轮新的思想大解放和改革开放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8年夏天,胡锦涛总书记做客网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最高层官方话语与最底层平民话语的互动,标志着中国进入“网络民主”时代,并预示着改革开放的新潮流。

请允许我将小平南巡与锦涛上网相提并论,在我看来,这都不是寻常之举,而是改革即将掀开新的高潮的征兆。当年,小平南巡是要打破保守派对改革的阻挠,因此采取了直接诉诸基层的办法。今日,总书记作客网络,直接与网民亲密接触,是否也是在警告阻挠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发出新的改革的信号呢?

2004年,国企改革争论之后,许多人认为中国改革已经死亡,有人宣布叫停改革,还有人提出要将改革搁置。一时间,中国改革向何处去,让国内外都感到迷惑。然而,200710月份召开的17大在扛什么旗、走什么路上作出了坚定、清晰的回答。17大报告不仅充分肯定了解放思想的精神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提出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更将改革从相对单一的经济改革引领入包括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以及政治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在许多方面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思想、新概念,例如第一次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一次提出“党内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的概念等等,让人看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改革开放走势不可阻挡,必将在第四代领导人手中再开启新的伟大局面。

17大过后不久,人们注意到政坛气象变新,例如汪洋在广东首启对网络民意的关注,仇和在云南作为个性官员破天荒让官员电话公布于世,所有这些都让人看到新的改革的春风正在徐徐吹来。而胡锦涛总书记这次做客网络,明确表示非常关注网络意见,则无疑将17大以来的新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量充分彰显——那就是,中国改革将越来越朝全面改革以及改革的纵深方向拓展!

汶川大地震引发中国捐赠潮,并呼唤出许多志愿者(机构)兴起。鉴于日本和台湾都在地震后出现了民间社会组织的兴盛,人们期待着中国的社会改革也出现突破,就像过去30年通过发展民间工商组织实现了经济繁荣一样,政府也能不断开明的扩大平台,大力发展民间的社会组织,进而实现中国的社会繁荣与和谐。

除了社会改革外,人们同样期待着中国的政治改革、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也能够有突破。而网络民主无疑是突破的一大关口。网络民主为何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与我国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有关。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达1.11亿,占世界网民总量的11%,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庞大网络群体。在当前我国政治体制还不太完善、民意表达不畅,既得利益集团有时候对改革阻挠严重的情况下,以即时、互动为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可谓提供了一个最为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也正因此,互联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执政高层的重视和肯定。

其次,网络民主的重要性与网络技术的特点有关。专家们普遍认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参与民主制固有的局限性,使大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表达成为可能。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Mark Slouka)在1995年最先提出“网络民主”的概念,他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而网络民主的技术好处,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民主地理上的局限,信息沟通的局限,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从而使得民主在较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和在较大的范围内得以实现。归结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网络技术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而相互交流,大大节约人们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其二,网络可以使人们克服传统会议形式的限制,充分地发表观点并且倾听他人的意见,而这在传统的会议中是无法想象的。最后,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充分地收集、整理和掌握信息,拓宽信息渠道,在充分了解公共事务的基础上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再次,网络有利于实现对权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制衡。众所周知,现代政治的核心就是对权力形成制衡,对不平衡的利益形成制衡。而在信息社会,信息的对称和流动为人民民主创造了生存的土壤和条件,为决策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上下互动,平等交流奠定了条件,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民主终于有了实现路径,对每个人的个体尊重终于有了可能。想当年,毛主席在晚年要靠为自己站岗的小战士回家乡来了解民情,难免对一些事情的了解会出现偏颇。而今日,互联网让信息垄断成为历史,透明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博客、论坛等信息技术产品让每一个人有了表达的权利和自由的平台,对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爱好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尊重;在文化领域,人们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看的节目;在经济领域,信息流动让物流更加自由的流动,及时反馈的信息可以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在管理领域,企业文化精神更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及时性、开放性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人们希望网络可以打破政府的权力和知识垄断,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对网络的控制,从而把人们带入一个拥有广泛政治参与的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社会之中。

非常有幸的是,在中国,这一希望至少部分得到了实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中国政治改革和民主发展进程带来一个新的机遇,就是大大改善社会监督和民意通达,这从孙志刚事件、黑砖窑事件中已经得到印证。

由于政府重视网络,在当前中国社会,民主终于开始不再是一个政治词汇,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触可感的生活方式了。

网络民主具有诸多优点,然而也应当引起警惕的是,网络只是一种实现民主的技术手段,它本身是中性的,可以为不同的目的服务,并不提供价值判断和导向作用。遗憾的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对等,已经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网络上经常可见的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破口大骂和毫无根据的血口喷人,这表明一些人并不能很好地去使用网络民主。从长远看,人们很难想象没有完善发达的公民精神为基础,网络民主的发展会尽善尽美。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前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体改基金会学术委员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