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家成为震区经济重建的主要力量

刘长杰 原创 | 2008-07-09 18:18 | 收藏 | 投票

  《建设者》杂志经济时评专栏2008年6—7月号合刊

  让企业家成为震区经济重建的主要力量

  刘长杰/文

  废墟重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6月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决定,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已经成立。随即,规划组宣布将于近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讨论《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明确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

  这意味着,尽管余震不断,但灾后重建工作已经箭在弦上。

  来自中科院的预测数据显示,汶川地震给四川当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给四川及周边地区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5000亿元,这相当于中国GDP的3%。这些损失除个人财产外,还包括灾区的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带。

  国家宣布灾区重建的消息后,学术界开始热议重建所需的规划、投入、实施以及监督等各个环节的问题,讨论越来越热烈。

  灾区重建到底需要多少资金,目前仍然无法统计,仅在今年,中央财政就安排了700亿元的震区重建基金……

  然而,此时此刻,我们特别关注灾后重建的主导力量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政府,还是发轫于市场?

  一种声音认为,震区建筑现在几乎被夷为平地,加之震区多山,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在企业化行为很难获取相应利润的前提下,应由政府主导灾区重建工作。

  这让我们想起1976年地震后,唐山的重建经历。资料显示,唐山重建时,基础设施基本上是靠各地政府支援的,比如每个省政府都包一部分,这其中,解放军工程兵发挥了很大作用,包括规划了整个新唐山。

  这种“一省包一县”的对口援建模式,在汶川地震后的系列救援行动中,再次发挥了它的巨大威力。

  另一种声音认为,必须是政府行政力量和市场化手段两者兼备:政府在灾害来临的时候,抵抗天灾,在灾后重建时,继续发挥其巨大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发动民间组织和民众的积极性。

  持有上述“两条腿走路”观点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认为:震区重建中的公共服务系统,像公路、桥梁等等这些不能够产生任何企业回报的基础设施工程,应该由政府来做,这是政府的责任,纳税人的钱本来就应该包括这些事情;而其他的一些方面,像楼房的重建,就应该交给民间和企业来做。

  2006年,适逢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蓦然回首,抚今追昔,总结过往,舆论最终一言以蔽之曰:唐山大地震三十年,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今天,面对震区一片瓦砾,基于政府主导下的“唐山经验”可否复制?

  我们认为,在当时的计划经济背景下,让民间来参与震后重建,不但体制上不允许,而且民间也根本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事实上,按着今天的商业眼光看,唐山这座城市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便捷,人口众多。在这样的综合条件下,市场化的震后重建工作,充满着令人痴迷的商业气息和让人醉心的暴利诱惑。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并非在拿时空转换的概念来调侃,而是在做这样一个假设:当年的唐山重建,我们无法发挥民间的力量,那么基于今天的社会整体环境和民间经济实力,汶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力量中能否包含市场化的多元主体因素?而让我们的企业家来参与灾后的重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转折性的跨越?

  显然,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大课题。

  企业家参与灾后重建,至少可以解决震区当前面临的如下难题:一,建设者的数量不足;二,大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三,巨大的资金投入缺口;四,如何推进节约、高效的重建工作。

  而政府在企业家发挥力量的重建领域里,只须做好如下工作:一,提供包括土地、税费、融资等在内的“软”政策支持;二,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招投标;三,严格监督一切工作、工程的程序和质量。

  有人担心,公共投资的项目,有民营企业参与建设,是否让人放心、满意?历史早已证明,即便是在政府投入的项目上,如果有企业家们的竞争性参与竞标,同样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担心,看起来缺乏经济活力的灾区,能否吸引企业家们关注的目光。历史也已证明,高山峡谷,艰难困苦,阻挡不了企业家们的创业脚步;能阻挡企业家们前行的,只有投资地域里那些匮乏的生机和亏损的泥潭。

  而政府恰恰拥有这样一双“看不见的手”——既可以给企业创造生机,又可以为企业招财进宝。这样一双手,从1978年到现在,不知让多少海滩的渔村,变成了超级城市,又让多少斑驳的工厂,重现了往日的金光。

  30多年来,这一双“看不见的手”,点拨的,恰好是企业家们的头脑;激活的,恰好是全社会的力量。

  企业家,在日韩,被看作民族英雄;在欧美,被视作发展脊梁。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这一次的地震灾害,中国的企业家们群体发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我们在感受到他们大爱无疆、回报社会的精神之外,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30多年来累积下来的拳拳之心和蓬勃动力。

  在企业家的目光中,所谓历史,就是用来打破的。

  没有莱特兄弟,人类就不会飞上天空;没有比尔·盖茨,计算机就不会摆上你我的书桌;没有李书福,没有他向国家官员“那就给我们一次犯错误(指让民营企业制造轿车)的机会吧”的请求,就不会有今天的吉利汽车。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今天,又一次历史性的重建机遇,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把恰当的工作委托给恰当的企业家群体,让他们勇于承担企业责任,获取正当经营利润,回报社会抚育之恩;让我们的企业家和着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百折不挠的国家一起成长,这既是政府的智慧,又是政府的胸怀。

  请别犹豫,让企业家成为震区经济重建的主要力量吧。

       ***注:此为原文,发表时略有删改。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