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增持只是画饼充饥

皮海洲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08-08-21 09:17 | 收藏 | 投票

        控股股东增持不具备普遍意义
                 
    上周末,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市场热点问题答记者问时曾表示,控股股东增持流通股票,有利于向市场传递公司内在价值信号,也是市场内在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起到稳定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为此,证监会将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有关股份增持的规定进行程序性调整,以增加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灵活性。

    话音未落,两天后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对于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加其在该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俗称自由增持)”规定提出豁免申请的,由事前申请调整为事后申请。根据该条第一款其他规定情形提出豁免申请的,程序不变。

    将事前申请调整为事后申请,此举确实为控股股东的增持提供了方便,使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控股股东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做出增持的操作。但尽管如此,控股股东增持在现阶段并不具备普遍性,寄希望于通过控股股东的增持来达到稳定市场、恢复投资信心的目的,其效果将是有限的。

    一直以来,股市都是为上市公司融资服务的,企业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控股股东将企业想方设法地挤上市,为的也就是从企业上市中得到好处。有的控股股东因此把上市公司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更有的控股股东甚至因此而掏空上市公司。因此,股市对于控股股东来说,更多的是索取,而不是给予。特别是从现阶段来说,如何早日套现自己所持有的大非股份,才是最重要的。而在大非减持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又有几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愿意增持股份呢?更何况,一旦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这就意味着控股股东六个月内不能减持股份,换一句话来说,其大非在六个月内也不能减持了,这种妨碍大非减持的事情,有几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愿意做呢?

    进一步讲,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动力来自何方,也是值得探究的。从控股的角度来看,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都是高比例持股,也正是由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太高,一股独大,因而这才有了股改,以便改变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因此,从控股的角度而言,本来就是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是没有必要增持股份的。而且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控股股东的增持只能进一步加剧一股独大。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目前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很难认为是真正低估了,只能认为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也正因如此,增持股份的唯一目的就是维护股价的稳定,但这对于控股股东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而且,从稳定股市的角度来看,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不超过2%的比例也似乎太低了,特别是这个不超过2%的增持比例是在12个月内增持的股份数,这样的增持很难起到稳定股市的效果。特别是与大小非将要减持的数量相比,不超过2%的增持比例跟“做秀”没什么两样,想以此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恐怕不那么容易。

    此外,控股股东是否有资金来增持股份恐怕也是一个问题。在目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资金紧张是一个普遍问题。控股股东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便是有的控股股东还可以拿出资金出来,但从控股股东的利益出发,这资金也应该是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把资金陷进股市里。也正因如此,到底有多少家控股股东还能拿出闲钱来增持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呢?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20565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