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是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前提

时寒冰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09-01-24 05:08 | 收藏 | 投票

    减税是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前提
          时寒冰

   
    次贷危机在以惊人的速度恶化,从浑然不觉到如梦初醒,这个过程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已完成。
    全球各国都在拯救经济,而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拯救经济的措施当中,清一色地都包括减税。从英国到美国,从澳大利亚到韩国,从法国到德国,莫不如此。
    奥巴马在当选之初就承诺,针对中产阶级和中型企业采取减税政策。1月15日,美国众议院民主党将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细则对外公布,825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中包含2750亿美元的减税金额。该计划规定,每一位儿童的父母都能获得政府返还的1000美元的儿童抵税额。同时,通过个人抵税500美元来降低大多数工人的纳税金额。在企业减税方面,该计划将允许今年出现亏损的公司获得早至2003年的退税。
    减税为什么被作为拯救经济的必选项?减税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居民与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既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刺激民众消费,扩大内需,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居民和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在个人、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当中,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财富分配向个人和企业倾斜,是效率最高的配置形态,在每一次成功抵御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减税都功不可没,其效果受到经济学界的公认。
    但是,由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局限,我们的有关官员对减税的认识比较片面和肤浅。日前,财政部有官员表示:今年财政部将陷入严重的两难局面,在财政减收、支出增加的前提下,再给企业减税已经非常困难了。媒体引述的原话是:“2009年不能再提减税了,减税是个馊主意。”理由是,减税只能减轻企业的负担,扩大企业的生产,但是如果在经济危机、居民最终消费能力不能提高的背景下,企业扩大的生产能力只能转化成库存,而不是变成刺激经济增长的力量。此时减税并不能扩大内需,而如果不减税而是把这部分税收用于财政支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作用会更好。
    这种认识不仅片面而且极其愚蠢。
    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将证明,不减税才是个馊主意!
    对企业减税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而企业投资可以扩大就业,有了就业就会产生出内需。要知道,在经济危机中,任何国家最头痛的问题都是失业率上升。在对企业减税的同时,也应对居民减税,对居民减税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消费意愿,使居民的消费与企业的生产形成对接,当这种对接完成,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居民的消费消化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而,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积极性。否则,在经济危机中,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率本来就在下降,如果不实行减税,企业不愿意投资,不愿意生产,失业率上升,老百姓更没有钱消费,这将导致企业的产品大量积压,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如此,就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
    不减税正是为形成恶性循环创造条件。
    更可怕、更危险的是,不仅不减税,反而反其道而行。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税收收入是GDP增速的三倍!另外,在中央推出4万亿的救市计划以后,地方政府很快就推出了18万亿的救市计划,如此庞大的救市计划怎么完成?自1980年以来,中国财政除1985年有25亿元的账面结余外,其余年份全部都是赤字。各级政府为了完成项目投资计划,就有可能增加企业和居民的税费负担。
    笔者的担忧正在变成现实。
    比如,在中国开始实行燃油税以后,各地纷纷出台了“变通”措施,增加新的收费项目:有的地方推出了“贷款道路建设费”,有的地方则征收“道路通行费”,使得居民的出行成本和企业的运输成本大大提高。类似的这种做法比较普遍。笔者接触的几位企业家,有的因此收缩了规模,有的干脆关掉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冬眠”,可想而知的是,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积极性正因为税费负担的加重而大幅度降低。
    近代,发达国家的财政普遍是“以支定收”,而中国则是“以收定支”,“收”的越多,“支”的越多,因此,各级政府都积极在“收”上做文章。我们国家的税制在设计时,考虑到税收实际征收率不高的因素,实行“宽打窄收”即名义税负高和实际税负低的征税机制,在不提高税率、不增加税种的同时,只要提高征收水平,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就会大幅增加。这正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轻易在增税方面做文章的根源。但是,经济发展规律是不可违逆的,在减税被公认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有效选择的情况下,决策者应该顺势而为,拿出决心和勇气,通过减税鼓励企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刺激居民消费,否则,后患无穷,经济复苏的微弱希望将被一点点葬送。

链接:更新的7首音乐介绍

链接:随笔:上海的冬天(附新书签售说明)

个人简介
MBA硕士,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特邀观察员,《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曾兼任新华社所属现代金报和现代快报评论主编),曾主编网刊《中国》,并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嘉宾发表时事评论。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