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我国农民发展报告

张德伟 转载自 中国社会学网 | 2009-01-30 21:16 | 收藏 | 投票

 

2008我国农民发展报告

2008年,中国农村发生了大变化。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统筹城乡有了实质性进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速放慢;三月的冰冻灾害和五月的地震灾害对南方农村和四川灾区农村的农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秋季的三鹿牛奶事件和四川柑桔事件形成相关生产农户产品滞销,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事件举国关注。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农民工权益、农民的土地权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焦点事件。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还需要将农民的解读和对农村发展的期望结合起来。 
         
        
 农民的规模和从业特征 
         
        2007
年,全国乡村人口72750万人,全国城镇化率为44.9%。城镇化率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78%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11.25%,第二产业占48.64%,第三产业占40.1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村人口的非农化需要持续的长期努力。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为4.03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6为平方米。 
         
        
农民物质上是否富裕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农民的收入状况。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比为3.33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中国的农民收入不仅包括农业收入,还包括非农业收入。19782007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4元,比1978年增长30.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1%。特别是现金纯收入的大幅提高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2007年农村居民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41.9%提高到2007年的85.2%。现金纯收入的大幅提高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虽然最近几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同时,农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2005年的0.37512007年中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差距的扩大速度已经明显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反映了农民之间生产结构和社区公共服务的差距。 
         
        
家庭经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不仅在2007年是增收的最主要来源,2007年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加额占全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增量的46.7%,在农民人均纯收入4项构成中增量最高。随着支农惠农政策连连出台,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切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2007年,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222元,比上年增加41元,增长23%。增加最多的是政府提供的农业生产补贴、离退休金及养老金、扶贫款等。 
         
        2008
年农村发展反映出了新情况。一是农民的收入增长放缓。二是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开始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3971元,同比增加65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3.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数据主要是农产品生产种类和总量、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总数以及农民的收入结构数据,关于农民的社会特征指标相对粗略。用20082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可以详细刻划现阶段三农的基本结构特征。 
         
        
(一)职业农民的规模和从业的社会特征。 
         
        1.
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2006
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增长3.7%。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58.4%,比10年前减少7.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 
         
        2.
农业从业人员 
         
        2006
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134874万人,其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 
         
        3.
农业技术人员 
         
        2006
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2万人、46万人和149万人。 
         
        4.
农村劳动力资源 
         
        2006
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26989万人,占50.8%;女劳动力26111万人,占49.2%。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6947万人,占13.1%21-309184万人,占17.3%31-4012679万人,占23.9%41-5011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13269万人,占25%。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 
         
        5.
农村就业水平 
         
        
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3.6% 
         
        6.
农村劳动力流动 
         
        2006
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2%,在县外市(地区)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3.8%,在市(地区)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7.7%,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49.3%。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2.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7%;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40.5% 
         
        
需要强调的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38.6%,比上
         
        1 
注意区别农业从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中的农村从业人员。按国家统计局定义,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2006年末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即在本户居住6个月以上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在2006年从业人员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从业人员。包括中国境内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技术人员:指2006年末,农业从业人员中受过各种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或掌握某项农业专门技能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且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业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以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上登记的为准。 
         
        
世纪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转移,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1997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中国农村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的有1.3亿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超过四分之一。外出从业劳动力中,近半数去省外从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表明,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它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项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与双向就业的新局面。根据20089月的数据推算,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总数约为800万人,他们创造了3000万个就业机会。回乡创业已经成为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二)农业生产条件 
         
        1.
中国的耕地分布及分类 
         
        
截止200610月,全国耕地面积121775.9千公顷,即18.266385亿亩。从地区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分布的耕地较多,占36.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1.7%23.8%17.6%。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18.9%。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3.3% 
         
        2.
农业机械及使用情况 
         
        2006
年末,全国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40万台,小型拖拉机255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47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509万台,联合收割机55万台。2006年,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59.9%,比1996年提高了17.8个百分点;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6.6%,与1996年持平;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8%0.8%。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2.6%,比1996年提高了16.4个百分点;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4.9%,比1996年提高了12.9个百分点。 
         
        3.
设施农业 
         
        2006
年末,全国温室面积81千公顷,大棚面积465千公顷,中小棚面积231千公顷。 
         
        
(三)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1.
住宅 
         
        2006
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平方米。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其中,拥有1处住宅的20450万户,占92.5%;拥有2处住宅的1421万户,占6.4%;拥有3处以上住宅的77万户,占0.4%。住宅类型主要为平房。其中,居住平房的14774万户,占66.8%;居住楼房的6750万户,占30.5%;居住其他类型住房的584万户,占2.7%。住宅结构主要为砖木和砖混结构。住宅为砖木结构的9799万户,占44.3%;砖混结构的8706万户,占39.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335万户,占6%;竹草土坯结构的2124万户,占9.6%;其他结构的144万户,占0.7% 
         
        2.
饮用水 
         
        
2265万个住户反映获取饮用水存在困难,占10.3%。使用管道水的住户10754万户,占48.6%5101万户的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占23.1%9231万户的饮用水为深井水,占41.8%6151万户的饮用水为浅井水,占27.8%619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江河湖水,占2.8%303万户的饮用水为池塘水,占1.4%316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雨水,占1.4%387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其他水源,占1.7% 
         
        3.
炊事能源 
         
        
农村居民炊事使用的能源中,主要使用柴草的13318万户,占60.2%;主要使用煤的5762万户,占26.1%;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2642万户,占11.9%;主要使用沼气的145万户,占0.7%;主要使用电的182万户,占0.8%;使用其他能源的59万户,占0.3% 
         
        4.
卫生设施 
         
        
农民中使用水冲式厕所的2838万户,占12.8%;使用旱厕的9796万户,占44.3%;使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9474万户,占42.9% 
         
        5.
耐用消费品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87.3台,固定电话51.9部,手机69.8部,电脑2.2台,摩托车38.2辆,生活用汽车3.4辆。 
         
        
需要指出,2008年对农村危房改造是国家行动,是民生工程,不只是局限于四川地震灾区。2008年,黑龙江省把农村泥草房改造作为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全省各市地在扶持农民改造泥草房过程中,制定了不同的补助政策和帮扶政策扶持农民改造泥草房。截至200810月,黑龙江省2008年农村泥草房改造建房总投资达125.2亿元,共完成泥草房改造建设20.18万户、1715万平方米,在新建的这些农村住房中,有7.93万户、674万平方米是节能、省地、环保型住房。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 
         
        1.
交通 
         
        2006
年末,在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9.6%,有码头的占8.9%,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占46.1%。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占78.1%,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占61.3%2006年末,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
电力、通讯 
         
        2006
年末,81.9%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98.7%的村通电,98.3%的自然村通电;97.6%的村和93.7%的自然村通电话;81.1%的乡镇有邮电所。 
         
        3.
文化教育 
         
        2006
年末,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11.7%的乡镇有公园。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 
         
        4.
环境卫生 
         
        
在此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 
         
        5.
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 
         
        2006
年末,98.8%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6%的乡镇有敬老院。50.2%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6.
市场建设 
         
        2006
年末,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8.2%的乡镇有专业市场,23.0%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7.6%的乡镇有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88.4%的乡镇有储蓄所。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5.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现代农业渐成规模 
         
        
中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这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一个基本判断,也是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现代农业渐成规模。 
         
        2008
年,现代农业在两个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已经形成规模,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特点是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重点是要加快三大转型,即向种养殖业与加工销售农业相结合转型,向种养殖业与观光休闲农业相结合转型,向种养殖业与循环立体经济相结合转型;实现四大升级,即发展理念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发展方式上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升级,发展策略上由分散经营向组织化集约经营升级,发展主体上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升级。具体表现为五个转型: 
         
        
一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以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技术创新为重点,多渠道增加设施农业投入,推广新技术,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建设一批国家、省、市、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 
         
        
二是农业的科技服务转型。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与实施,依托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区农科所、区农作物引种科研中心等平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引进推广步伐。 
         
        
三是经营主体转型。一方面,培育新型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提升农业集约化、组织化、企业化程度,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由自然人法人转变。大力实施农业外向化战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出现了一批符合现代农业方向的规模经营大户和农业加工型龙头企业,促进和加速了行业资源整合,发展了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四是农业功能转型。从追求农业的单一功能向追求多功能农业转型。优势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文化传承开发相结合,出现了一批以经营野生动物、休闲垂钓、花卉观赏、林果采摘为特色的休闲农庄,使有限的农业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五是核心优势转型。坚持由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向以质取胜的差别化战略转变,强化产地特色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广无公害生产,开展三品认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动植物疫病防控为基础、以农业投入品监管为重点、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为突破口,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土地的积累,发展的起点和动力是土地的市场流转。有了土地的市场流转,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就会连锁生成家庭农场、合作社和股份公司等现代农业的载体。土地流转有多种形式,包括了土地合作、技术服务、租赁经营三种类型,进行试点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明显。上述三种类型,都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土地集中使用,从事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的,这种做法解决了土地调整、土地不连片、违背农民意愿流转等诸多问题,群众容易接受。从实践中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越高,土地流转的难度越小;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低,土地流转越容易;承租方对土地经营的产出率越高,支付的租金就越高,土地流转越顺利;承租方对土地经营的科技含量越高,土地流转的阻力就越小。 
         
        
农业的家庭经营正在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提高集约化水平。一个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是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  
         
        
目前,中国农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科技成果推广的成本高、收效小;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成本高、市场控制力差;三是生产专业化水平低、服务需求不足;四是农业自给率高、商品率较低。传统的家庭经营农业伸缩性已经不大了,分散经营下难以形成合力,相比规模经营,在农机使用、土地投入、田间管理、水的利用、土地利用、产品销售上都有重复投资、人工浪费、资源闲置、效率低下、科技不足、投入不足、品质降低、销售价低等众多弊病,形不成土地经营的最优组合、最大效益。相比分散经营,农庄经济规模化经营有六个好处,省农机、省劳力、省资源、降成本、提品质、提效益。 
         
        
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的专业化生产。据农业部11月份数据,2008年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4.3万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6.8%,经济总收入达到1.2万亿元;专业村农户数为1900多万户,占到全国农户总数的7.8%;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085元,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倍。从收入上我们看到了农民内部的分化加剧,从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上我们则看到了今天中国农民内部在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生产环境上显示出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传统农艺与新型农民的异质性。 
         
        
当前制约现代农业建设有两个制约。一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目前,农业公益性服务特别是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相当薄弱,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和基础是乡镇和村两级。二是2008年虽然粮食丰收,但是出现了多种新剪刀差共同制约粮食生产的局面,为多年罕见,对粮食生产的负面作用不容低估。尤其是种粮收益与成本两个增速间的剪刀差叫人担心。安徽芜湖县粮食局的调查显示,2008年当地小麦市场收购价较上年增幅10.45%,而生产成本投入亩均增幅28.06%,高于价格增幅17.61个百分点,从而导致小麦亩均效益较上年猛降49.75% 
         
        
 村社建设和农民的组织化 
         
        2008
年中国农村最大一件事,就是从城乡统筹角度支持乡村建设,配置资源促进农村发展。这改变了以前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发展从农村汲取资源,农村发展主要立足于农民自己集资办事的旧格局。2008年在乡村建设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得到国家财政巨额支持,另一个是农民组织化全面发展。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08年中央有一系列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实施,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信贷投放,加强对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的信贷支持,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0811月,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主要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其中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了340亿元,占到了1000亿元的1/32008年年底全部下达。其中安排5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主要安排原规划内的东部、中部地区通村油路和西部地区通乡油路建设,在区域上向西部地区倾斜。农村公路条件的改善,将使城乡商品流通大大加快,便于农副产品的运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改变当前城乡间经济要素的流向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等建设能有效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农村,并进而带动劳动力、技术等其他要素从城市向农村的回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即期的效应看,可以创造大量的需求及就业机会,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农民购买力。而从长期来看,这一措施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始注重农村的文化卫生建设,注重城市生活文明向乡村社会的延伸,重视农村的思想文化建设,重视乡村的宜居性。2008年底,在当年已投入2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次拨付8亿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二),加强科技人才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引导服务功能 
         
        
截至20089月,全国有31个省区市的1039个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人数超过5.7万人,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和1400多万农民。科技特派员服务已经深入到农村科技工作及农村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科技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了农村科技的网络和体系。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 
         
        
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量快速增长。2008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销售等行业,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截至20089月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96万户(含分支机构)。从业务范围看,有3.23万户的经营范围中包含种植业,占实有总户数的27.63%2.59万户的经营范围中包含养殖业,占实有总户数的22.15%。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区域经济特色鲜明,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依托当地已成形的主导产业、优势产品组建而成,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和比较优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股权集中化趋势、人为设置入社门槛、销售环节的经纪人倾向、领办人的趋利”“避害行为等四类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股权集中化趋势,即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有向经营层集中持有的趋势。二是人为抬高入社门槛,将小户、散户拒之于合作社门外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基本合作原则相悖。三是销售环节的经纪人倾向,现实中真正能够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实现生产经营与销售一体化运作的合作社极为罕见。四是合作社领办人的趋利”“避害行为。一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扶持,及对未来优惠政策的憧憬,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依旧,属于企业投机行为。还有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对正式组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心存疑虑。他们担心依法登记后会影响自身的控制权和既得利益。这也是一些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登记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既调动和保护农村能人积极性,又维护普通社员的合法权益,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课题。 
         
        
(四)村民自治的新特点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十年来,全国已有85%的农村建立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配套法规建设明显加快,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体现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理念得到弘扬。农村村民自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依据、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核心、以地方法规为支撑、以村民自治章程为补充的法律制度体系,农民群众行使村民自治权利有了基本依据,农村村民自治实践有了制度保障。十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了三轮以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240多万名村委会干部基本做到了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定期报告工作、村干部离任审计等活动普遍开展。 
         
        
目前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会选举中买卖、伪造选票等行为缺少具体的处罚规定,中国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中缺少保护村民自治权利的规定,此外,法定村民自治权利的救济渠道仍较为狭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仅把村民自治权利的救济机制界定在群众举报,县乡政府、人大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批评教育,自觉改正上,如果基层政府对群众举报处理不及时,或者干脆不管不问,群众就只能采取信访、越级上访了。这是近年来涉及基层民主的上访、越级上访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和建议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标志,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扩大内需需要农村发展。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看的农村发展其基础已经不同于已前所定义的农村了。需要对于新形势下和城乡一体化格局中的农民、农业、农村进行新的研究。现在执行的一系列农村发展制度设计是基于以前的农村性质和城乡格局设定的,需要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有所完善和创新,根据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演变的趋势,要有相应的预案。 
         
        
(一)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上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重 
         
        
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发展阶段、关键时刻、重要时期,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着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才能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现代农业也需要高素质劳动力回乡务农,而不是简单强调农民的非农化。要避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忽视农业现代化,甚至出现非农化;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忽视粮食生产,甚至出现非粮化。 
         
        
(二)促进农民的组织化建设 
         
        
现在的农村发展需要在多个不同层次上将农民组织起来,不同组织有不同的功能和目标,有不同的定位,是不能相互简单替代的。在农民组织起来的背后,有国家支持,有社会协调,有合法性认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不是如人民公社体制下为了汲取农业和农民的剩余,而是为了促进从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谈判能力,也更能够适应市场对农民的职业要求。村民自治是组织农民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仅有这种形式、仅依靠这种形式来发展农村和现代农业是不够的。要在依法和自愿的前提下,促进农民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组织与合作,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首先,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的社会保障。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对农民权益最直接、最具体、最实在的保护。《决定》强调了两点精神:一是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二是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当前最迫切需要准确的法理解释的是三个问题:一是承包土地制度的内容;二是村民的预留宅基地,二是小产权房的命运。《决定》讲农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土地的流转强调村民自愿。特别注意的是,政策的解释要相应归口,现在对《决定》的解释中已经出现了多种解释并存的现象,在个别农村中已经引起了思想混乱和村民个别人的盲目行动。 
         
        
(四)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的管理 
         
        
随着启动内需,国家大量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已经区别于长期以来沿袭的农民的事农民办。所谓乡村公共产品建设中一事一议的村民自治章程和程序,外来资源的使用和评价以及收益已经超出了现在的村民自治制度管理的设计初衷。近年来,由于存在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变通的非农化,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突出,村干部通过土地转移直到买卖出现了一批行贿受贿现象。如此大量的国家资金进入农村,如何加强规范管理是一个重大的题目,防止村干部违法犯罪,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四个民主仍然要坚持。还需要立法部门和农村社会管理部门跟上去,可以在国家资金投入的项目上实行项目责任制,涉及国家投入的乡村建设方面对相关的农村基层领导成员参照公务员管理。  
         
        
(五)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要由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即主要由农业科技人员面对面的方式。另一条就是远程教育的方式,未来农业科技推广主要靠信息化这种教育方式。如何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较大幅度提升2亿多农户的农业科技水平,是一项十分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重点发展乡村网络建设。农民的生活和耕作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仅仅会赶牛耕田已远远不够,还需要掌握营销、电脑和会计等知识才能应对复杂的现代市场。网络使人们便于联系,为农民提供商机,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要制定宽带入村入户工程,促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六)务农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未来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至少要达到6%的水平。对于中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12年实现6%的收入增长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关键是要提高务农农民的人力资本。随着农业功能的不断拓展、农民群体的不断分化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农业的社会稳定功能、就业与增收功能、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新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一批精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文化农业的农民专业人才。农民群体的分化,特别是农村分工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需求尤为凸显。根据农业部2008年的调查,中国留乡务农的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42年。这一数字更是低于平均7.8年的全国农民受教育水平。要大力发展农民的培训工程。户籍农民的培训分两大块,一块是进城务工农民和在乡镇企业做工的农民;另一块是仍在务农的农民。 
         
        (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更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农业生产的迫切要求。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已经逐渐由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资金、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扩展。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由于服务收益较低,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技术服务手段相对简陋,服务内容和质量与农民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落实好《决定》关于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的要求。要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多元化服务体系,增强为农业服务功能。 
                 

个人简介
【北京悦众慧达创始人】近30年品牌策划与操盘实践①策略导师/培训师/运营操盘手②中国医药联盟机构特邀专家③河北地质大学MBA特聘导师/石家庄国家级高新区餐饮协会秘书长/原北京大学等总裁班讲师④曾服务海南养生堂药业(农夫山…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德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