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流感

吴心韬 原创 | 2009-01-07 18:03 | 收藏 | 投票

    通过谴责搜索引擎谷歌的淫秽内容,中国开启了保护主义的新前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全球的保护主义加剧了大衰退。美国总统当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必须现在就避免诸如“买国货”的保护主义条款,因为这是引发真正危险的贸易战的原因之一,即便其货币和财政扩张政策都不幸失效了。

    全球经济下滑驱使各国政府努力避免衰退蔓延到自身经济体。印尼、印度、阿根廷和巴西无不例外地采取了限制进口和提高关税的措施。在俄罗斯,其旨在保护本国汽车制造商的外国二手车进口关税的调高,引发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动乱。而今,中国谴责外国门户网站“威胁公共道德”,指其传播淫秽内容,动机可能多为控制社会,但也为限制限制电子商务流量的提供了便利。

    在20世纪30年代,臭名昭著的司莫特-郝利关税法案是众多保护主义措施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执行的法案,它致使世界贸易额从1929年到1934年期间骤降66%。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会企图纠正这一问题,但遭到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阻拦,尽管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倾向于自由贸易主张。在大萧条中,稳定就业是各政府领导人的首要任务,所以只有强烈国际共识才能避免保护主义升温以及贸易的崩溃。

在奥巴马的经济抒困计划里面,“买国货”的主张可能会是缺乏效力的。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发出了这个错误的信号。短期来看,其影响不大,因全球范围内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方案为衰退初期找快捷出口,不会破坏全球贸易。然而,由此引发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负的真实利率全球性问题需要花上数年时间去消化。在这种情形下,财政和货币政策捉襟见肘,保护主义变得十分受欢迎,而这,我们将面临全球贸易下滑和衰退深度下探的风险。

    在避免保护主义的问题上,国际协议——最好由富有灵感的奥巴马来携领——能够发挥很大作用,故奥巴马应当不违背自己早期贸易自由化的信仰。

    译者:吴心韬

   

  英文原文:http://www.breakingviews.com/2009/01/06/Protectionsim.aspx?sg=false

吴心韬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吴心韬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