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全球经济泡沫化“复苏”

苏培科 原创 | 2009-10-27 12:4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警惕全球经济泡沫化“复苏”

苏培科 /

 

从刚刚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全年保八已无悬念,经济数据复苏已成定局,似乎没有太多理由悲观,但也不能过度乐观。

    目前,全球经济较一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股市和楼市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反弹,道指再次冲上了万点大关,中国A股也快速重回3000点,中国楼市再次冲上历史性高点。对此,很多人乐观地认为金融危机已经结束,V型反转已经成立。

    很大程度上,人们将经济数据复苏归功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今,人们在评估资产价格时,又将宏观经济数据和快速好转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数据加了进来,作为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理由。

    然而,这种实体经济的复苏是建立在政府投资消费的基础之上,而出口和国内消费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善,政府投资直接形成的消费产品主要为钢铁、水泥、建材、原油等上游资源品,虽然政府发动的投资消费增加了企业的收入,进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从而带动了消费。可一旦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谁来消费?谁来带动经济增长?况且,现在十部委联合抑制产能过剩,尤其是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六大行业进行重点抑制,并从产业政策、项目审批、信贷、土地、环保、证券市场融资等多个方面进行联合管制,以抑制产能过剩。

    另外,上市公司漂亮的三季报大都来自股权投资收益,并非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经出现了根本性好转。但遗憾的是,目前全世界都陷入了这样一场新的泡沫——数据复苏——泡沫循环体系。这样依靠纯粹的经济数据和资产价格互相助推的泡沫化复苏增长模式很难具有持续性。

    目前,中国采取了抑制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创业板等战略性升级的措施,但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尚未可知。如果中国不管住热钱、不抑制楼市泡沫、放纵本币快速升值,则有可能重蹈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前川报告式覆辙。1986年,面对日本出口市场的萧条,日本隆重推出了前川报告计划(主要内容:1.扩大内需;2.启动住宅投资和城市再开发等政府投资项目;3.日本制造业要从低端到高端实施全面的产业升级;4.世界不能只依靠美国消费,日本也要扩大消费,为世界经济增长做贡献),欲通过启动内需的方式来改变二战以来日本过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结果在1986年1990年日本将房价推上了天。这种虚幻的财产性收入使得日本民众和企业敢于大胆消费、敢于大规模海外投资。从当时这几年的状况来看,前川报告确实用房地产市场启动了内需,但是却为日本经济的大爆炸失去的十年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前川报告与此轮中国应对危机的处方相比较,不难发现相似之处。比如,在应对危机之初央行将首次购房及改善型住房的贷款利率下调到基准利率的七折,首付比例下降至20%,接着又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进行了启动内需、去库存、调结构、促升级,但由于保增长是排在第一位的,从而低利率和出口退税等保护措施使得调结构并未如期、有效进行。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中国经济数据确实出现了复苏好转的迹象,尤其房价出现了快速反弹。但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逆周期干预并非完美无缺,有时甚至会延长和加剧危机的周期波动。因此,政府有必要对一些即将形成的风险因素进行未雨绸缪,比如,对疯狂的楼市,应进行必要的抑制;对输入型通胀和输入型资产价格泡沫,应该高度警惕;对于热钱,须严格管制;另外,对于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等问题要从战略上慎重考虑,切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转型,仅依靠房地产等财产性收入泡沫来提高本国消费和投资,结果必然会以泡沫破裂而告终。况且,消费具有棘轮效应,一旦人们的消费升级之后就很难降下来,泡沫破裂后,很多人会因生活质量下降而不能接受,从而会衍生出很多事端。所以,刺激内需方法要得当,不能一味地鼓励老百姓盲目消费,政府须通过完善社保体系和收入分配体系,使老百姓无后顾无忧和有钱消费。

 

 

延伸阅读请浏览苏培科文集 http://blog.sina.com.cn/spk

 

 

个人简介
现任CCTV证券资讯频道新闻主编、财经评论员。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兼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秘书长。spk518@163.com
每日关注 更多
苏培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