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是彻底走出危机的关键

李雪松 原创 | 2009-10-31 17:14 | 收藏 | 投票

  解读声明:本人解读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而非其它,鉴于本人解读形式需求,解读过程中存在一些即有媒体信息情况,特对本人解读作如下说明:

  本人解读形式一般采取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解读新闻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个人认为与被解读新闻焦点紧密相关的内容,此部分内容来源多数为其它媒体即有信息,其中较少有个人见解,第三部分为个人观点部分,是本人根据即有实事,结合被解读新闻焦点所阐述的个人见解。自此声明,在感谢各位读者观客朋友的支持与指导下,请读者观客朋友注意本人解读形式,谢谢支持!特此说明,并希望广大撰手为这个信息平台发展而奋斗!为读者提供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而努力!


  原文引用:

  1.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易善策 潘登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9日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审议报告时指出,政府公共投资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企稳回升,公共投资功不可没。在后危机时期,让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战略选择。相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需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畅通投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投资方式,并积极鼓励创业创新、刺激消费,进而有效带动民间投资实现对公共投资的接力。

  2.辜胜阻认为,政府公共投资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局限性,而民间投资则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公共投资虽然具有“力挽狂澜”的显著效果,但从作用力来看,政府公共投资犹如一剂“强心针”,虽然作用力强,但只能是短暂的,难以持久。当前的财政收支预算约束、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能力不足都对政府投资形成了一定的制约。特别是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过分强烈,政府投资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和经济过热,最终会加剧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相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六大特点:首先是机制灵活,适应性强。再者是份额很大,潜力显著。同时,我国民间资金蕴含巨大潜力,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充裕的来源。第四是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第五是创业创新作用明显。最后是保就业保民生的主渠道。民间投资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焦点透视:

  1.民间投资是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具体包括个体投资(居民个人的生产性投资和住宅投资、城乡个体工商户经营性投资)、私营企业投资、私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投资以及集体企业投资。

  2.民间投资发展概况:建国60年来,民间投资经历了改革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1)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以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微乎其微。从1952-1980年,全社会积累额中,全面所有制积累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集体积累基本不足20%,居民个人累计在6%之下,最低时仅为0.9%。因此,可以认为在这一阶段,民间投资基本上没有作为。

  (2)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投资真正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民间投资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980-2002年,我国民间投资额从165亿元猛增到21172亿元,增长率127.3倍,年平均增长24.7%,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年平均增长19.2%高出5.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18.1%提高到了2002年的48.7%。

  分析表明: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民间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已超过国有经济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逐步提高,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

  3.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27日表示,4万亿元投资不会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发改委等部门正组织安排30亿元中央投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位负责人就4万亿元投资执行情况接受采访时表示,4万亿元投资多集中在三农、改善民生等领域。前9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长39.4%,自年初以来持续高于投资增速。由于货币供应充足,利率水平基本稳定,民营企业的借贷成本并没有上升。

  4.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7日说,我国将在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推动全社会投资平稳增长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意见,进一步管好用好中央投资,充分发挥中央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将不断充实和完善4万亿元投资计划,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国务院要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安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30亿元中央投资,重点支持工业中小企业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这位负责人还说:国家将“进一步发挥中央投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个人观点: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间资本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增量资产中,地位更加突出。长期实践来看,民间投资、外商投资与国有投资既有分工,也有合作。面对全球经济萧条,迅速扩大民间投资的确是当务之急。


  遗憾的是当前尚有一些因素制约着民间投资。比如,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民航、通信和市政设施等方面,民营企业难以进入。有些非战略性、非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民营经  济也很难投资其中。有些行业,即使允许民间投资进入,但投资比例、投资形式受到许多限制。

  笔者认为,在举国扩大内需,百业振兴之时,中国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个人认为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民间资本投资潜能的挖掘。因此,建议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客观地估价民间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民间投资未来发展的总体走势进行预测,以采取相应的促进政策。要研究本地民间储蓄所有者结构,研究民门储蓄自觉转化为投资的因素是什么,要研究民间储蓄所有者的潜在用途结构,研究居民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和消费预期,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金融机构对居民投资消费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要依据民间储蓄所有者对储蓄潜在用途的不同,把居民储蓄分为满足基本需要(应付失业,养老,医疗,供子女上学,买房子以及生活中不确定的意外支出而储蓄)和非基本需要(购买别墅,汽车,旅游,自我发展等非基本需要)两种储蓄,采取切实有效灵活的措施,架起由货币市场通向资本市场的桥梁,积极引导居民理性投资。

  另外,为了激活民间投资,笔者建议:在确定未来社会投资增长的目标时,要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与特点,除了引导民间投资主体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继续扩大投资优势以外,应当特别鼓励与引导民间投资在国有资本难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又急需发展的领域加大投资,尤其是中小金融服务领域、中小城市建设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要加大投资力度,以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个人简介
一个普通的我,一个快乐的我!一个积极的我,一个真实的我!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