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又要在民生银行收获14亿元?

叶檀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09-11-16 16:56 | 收藏 | 投票

淡马锡又要在民生银行收获14亿元?

2009-11-17 每日经济新闻

    新一轮的羊毛种植与收获周期卷土重来,如果说2003年中国金融机构引入国际投资者是为了摆脱破产阴影,为了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而后发行H股或者引入新一轮财务投资者则是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满足金融机构贷款规模急剧扩张的需要。

 

    国际市场不缺钱。民生银行发行H股获得热捧,国际配售获得5倍超额认购,高达150亿美元。民生银行上市,平安、人寿等一些老东家卷土重来,新一轮收获期将在半年之后。

 

    以淡马锡为例,其第一轮收获财富的路径十分清晰。2004年11月,淡马锡从民生银行的第七大股东中煤能源集团手中购得该行2.36亿国有法人股,约占总股本的4.55%。随后,淡马锡将这部分股权转由富通金融持有。经过2005年下半年的股改和04、05年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到2006年4月17日,民生银行的总股份增加到101.66亿股,其中富通金融持有约3.96亿股,持股比例为3.90%。

 

    3年后,淡马锡所持民生银行股份悉数解禁。据民生银行发布的多份季报,2008年一季度末,富通金融持4.7亿股,在该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中排名第六位;同年二季度末,富通金融持股降至4.4亿股,排名降至第十位。三个月后,即去年第三季度末,富通金融已在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哈尔滨哈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2.2亿股。

 

    抛售民生银行股票,假如以2008年一季度4.7亿股的持股量,按2008年3月每股4.88元左右的收盘价计算,共套现22.94亿元。如果扣除2004年10月1.1亿美元的购股成本,不包括去年二季度以前减持获利,淡马锡获利或超14亿元。

 

    不止淡马锡,在资产泡沫膨胀期,无论是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都能获得暴利。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减持了中资银行股份的外资战略投资者如高盛、安联、美国运通、RBS、淡马锡、瑞银、美国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GIC)、 安联、美国运通、RBS、淡马锡、瑞银和美国银行等都获得厚利。其中,出售中资银行股份收益率最高的是高盛(300%),收益率最低的是RBS(51%)。其他出售中资银行股份的外资战略投资者除了瑞银(收益率60%),收益率全部在200%以上。

 

    从表面上来看,民生银行的A股投资者并没有吃亏。民生银行H股已经确定了8.5-9.5港元的招股价区间,折合人民币约为7.5-8.38元,而民生银行A股股价目前也正处于这一区间内。由于H股招股情况看好,因此11月13日、16日,民生银行A股股价连续上涨。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国际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看的是人民币资产和人民币的升值前景,而不是其他。就质地而言,就冲着民生银行最近投资美联银行全部打水漂,民生银行也不是一家成熟的银行。

 

    在全球货币注水之际,比H股与A股比价更重要的,是人民币与港币、美元之间的比价。在全球货币动荡不安之际,索罗斯这样的外汇投资巨匠购买中国银行地产股是个明确的信号,就是人民币最终将升值,如果人民币坚持不升值,那么,人民币资产将会发生严重泡沫。对于索罗斯这样的杠杆投资者而言,乐于看到上述情况发生,这将使他收获人民币资产升值与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收益,也就是说,目前购买人民币资产可以获得双保险。用注水美元换取人民币资产的干货是笔划算的买卖。

 

    国内的投资者远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可能获得资产价格上升的收益,但不会获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因为他们缺乏美元及时转换成人民币、人民币转换成美元的通畅渠道。而国内资产泡沫,将稀释投资者的财富,将使实际收入下降。这种财富的隐形下降是CPI指标无法显示的。

 

    只有一种情况会让索罗斯和老虎基金同时看走眼,那就是民生银行上市之后半年中国经济直线下降,就象1998年的俄罗斯债券一样,人民币资产一钱不值。这种可能性存在吗?除非全球经济崩溃,即便全球经济崩溃,结果是美元与人民币同时变成废纸,持有这张废纸与另一张废纸并没有什么不同。以往由于汇兑风险的存在,H股的投资者会要求相对A股市场的折价,而现在这个理由不值一哂。因为国际投资者在中资上市公司的总体获利,与人民币明确的升值预期表明,以港币计价的H股相对于A股市场应该有溢价才对。

 

    淡马锡等投资机构重新入股中资行,是全球资金与财富重新分配的开始。

 

注:奥巴马的中国之行,就经济而言,值得关注的有两条,一是人民币汇率,贸易磨擦等涵盖在这一议题中;二是新能源,牵涉到未来中国两国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以及美元与碳排放挂钩的问题。
    最近深圳对信访的压制,联系到山西的产权剥夺,有倒退之嫌。好在已经不是一边倒的声音了。

个人简介
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历史上的政治与经济转到当下,是希望看得更透彻。
每日关注 更多
叶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