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公共外交的新延伸

王尔山 原创 | 2009-11-17 11:00 | 收藏 | 投票

  现在看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11月12日下午召集的博客吹风会,与其说是向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十几位与会博主了解他们对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有什么看法,还不如说是美方要通过这些博客向其网民传话说,他们来了……

  这是因为,在那天会议结束后,我们就发现,美方以大使馆或其下属机构的名义陆续进驻国内多个热门网站,开设博客。

  并且,尽管这场面向博主的吹风会被美方在邀请函里形容为“创新的”,它却不是奥巴马总统此次访华的唯一一个“第一次”,而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16日下午他在上海面向当地大学生而举行的Town Hall Meeting,直接被翻译为“对话”。

  按照一位博主的说法,奥巴马擅长Town Hall Meeting,因此,在他首访中国之际就把这个活动搬过来,当然是引人注目的,但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我们从11月12日的吹风会上已经得知,对话的另一方其实并不局限于上海当地的大学生,美方专门为此开辟了网络通道,邀请网民提交问题,参与其中。

  这一切发生得很快。比如,当我在上个星期一接到11月12日吹风会的邀请,我就没能预见到事情会在短短几天有这样的进展,包括网民对话奥巴马等等。美方看上去也很谨慎,比如,在吹风会上被一位博客作者问到将有哪些学生参加16日的对话,他们就说具体细节仍然有待确定,他们当时可以说的只是他们希望会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出席,他们在找一个可以容纳大约五百到七百人的会场。

  这说到底只是公共外交开始向网络延伸的一个例子,而公共外交本身绝对不是一个新概念。

  尽管自己的经验有限,却也早在几年前已经从美方一位外交官那里听说了“公共外交”,当时这位外交官说,美国政府很重视公共外交,国务院还安排了相关培训课程,这位外交官在到中国就职前也参加了。按照这位外交官的通俗说法,公共外交在实践里就是要跟尽可能多的人接触,而不是停留在政府与政府打交道的层面。比如,当时的美国大使到广东一所大学主持捐赠图书的仪式,而主管新闻和文化事务的外交官就会到另一所大学跟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探讨美国主流报纸是怎样报道同一个新闻的,有没有偏见,这是怎么形成的……

  由此想到今年10月美国大使洪博培在广州进行的第一次访问,当时他去了一个专为残疾人提供英语培训的学校。坦白说,跟随行的一些同行一样,我是在接到采访邀请的时候才留意到广州还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深藏在老城区的一条老街道里,看上去非常不起眼,却已经有了国际名声。

  为什么会选这里作为大使首次访问的一站,我问美方人员,回答是这是由新任驻穗总领事选的,因为领馆有一个员工刚好就在这里做志愿者。

  那次访问的主题也是图书捐赠仪式,大使随后参观了学校,跟每一个学生握手,又在活动室里跟学生打乒乓球,而他无论走到哪里,记者们就跟到哪里,等于带着这帮原本更多关注国际新闻的记者仔细看了一遍这个原本很陌生的学校。

  事实上,当我从当天晚上的电视和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这次访问的报道——其中一家报纸还做了整整一个页码,图文并茂——我就想,美国大使是在用自己的头衔为该校赢得一次报道机会,而该校作为公益机构,最需要的也是报道机会,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给予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美国大使跟学生们握手、打乒乓球和捐赠图书的时候,你很难说其行为不具有实质性意义。这大概就是公共外交的妙处:只要做得到位,对对方有好处,那么,就不是问题。

王尔山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2000年10月加入《21世纪经济报道》,主要从事国际选题报道。2006年8月至2007年年底,担任世界最大能源信息供应商、美国普氏的广州首席分析师。2008年3月重返《21世纪经济报道》,担任国际部高级记者。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尔山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