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芜湖“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产业引擎

何党生 原创 | 2009-11-17 20:14 | 收藏 | 投票

 

 

 

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距离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期限只有5年。据此我们判定:“十二五”将是我市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阶段;同时,考虑到我国2020年将基本实现向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从现在起,我市也将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期。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与芜湖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直接关系未来芜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成为构筑芜湖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迫而重要的战略性目标。

一、现代服务业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产业高地

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是城市发展新的产业引擎,已成为各地发展共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全国服务业占GDP68%,我市只有34.1%,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慢,服务外包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比重低,实力小,创新能力弱,影响更小。从“十二五”规划的角度看,确定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市产业发展的方向,很有必要:一是有利于实现芜湖产业发展的高度化。通过培育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专业市场、服务外包等产业聚集效应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在为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通过技术的扩散、资本的融通、产品的覆盖、扩大服务和示范作用等方式,发挥中心城市的高度辐射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形成芜湖产业发展的高端化优势。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无烟产业”、“低碳经济”。据测算,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用电量是工业的15%,占用资本是工业的60%,造成的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制造业的6%7%。芜湖生态环境优越,服务外包业和文化创意这两个产业有比较优势。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大力发展体现芜湖城市性质和特点、能够发挥芜湖城市比较优势现代服务业,才能保持芜湖经济更久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再者,以工业化为龙头,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互补联动,对芜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意义重大。发展现代服务业更为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在“十一五”末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十二五”正好处于经济周期的回升期,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我市新一轮发展的产业高地,占据它就占据了未来。

二、发达的服务业是我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标志

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是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开放度高、服务功能齐全的城市,其中现代服务业是发展的龙头,城市化建设是发展的龙身。“十二五”芜湖产业发展,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是大趋势。

芜湖要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具备聚焦一定区域内经济优势并拥有较强经济辐射能量的经济中心城市,与此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至少应当具有四大特征:一,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在“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现在的33.4%,增至50%以上。二,现代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在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发展领域不断拓宽,金融保险、文化创意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服务外包、中介服务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明显壮大,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基地城市。三,现代服务业成为外资进入的重要领域,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利用外资有重大突破。四,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就业幅度大,知识和技术型的现代服务业增速快,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改善于我市人口结构。

芜湖2007年人均GDP就已经超过3000美元,进入了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在全市推进三产兴市的重大部署,加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我市以现代服务业崭新业态满足区域中心发展需求的空间已经打开。如我市在“十二五”城市规划中,用合理组团、分层规划的办法,规划建设金融商贸区、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和社区商业中心,从而达到合理组织商流、物流、人流、车流的目的,这不仅可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而且还可使城市功能更加齐全。同时,在组团的城市规划中,融入商圈和组团式的商业规划,对于大型购物中心、大卖场、专卖店、超市等新型业态的商业企业进行组合规划、集中开发,相应配套建设餐饮、娱乐、综合服务等设施,建设足够的地上和地下停车场,使现代服务业生产要素与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比,打造“人居芜湖”的良好城市环境。

三、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我市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我市是中部地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等三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已成为第四个超百亿元的产业。按照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我市力争到2015年全市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5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500亿元,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产业、优势企业和高端产品集聚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将芜湖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利润必然会向研发、设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生产性服务业就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并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近年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制造业中间投入部分的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不断升高,服务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物投入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据此,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应重点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使之成为我市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的建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较强的连带关系,生产性服务会带动制造业领域更多的外商投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又具有依赖性,制造业领域更多的外商投资,客观上要求更多的生产性服务外商介入。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让制造业的“微笑曲线”更加迷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十二五”期间,只要我们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的重要产业引擎,致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就能构筑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芜湖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供强大支持。

 

个人简介
中华大地,西高东低,大河东流,趋势也!何老师着, 日食无米之炊(读书),夜读无字之书(思想)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头脑里奔跑思想千军万马,述而不作,劳心活到2050年。
每日关注 更多
何党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