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碳排放条约和马关条约相提并论

叶檀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09-11-27 18:17 | 收藏 | 投票

不要把碳排放条约和马关条约相提并论

2009-11-28 南方都市报

    联合国气候峰会召开在即,碳排放议题甚嚣尘上。由于欧盟、日本在碳排放上的压力,中美将在峰会上表态,国内有人认为,签订减排放协议,相当于签订了另一个马关条约。

 

    此言过矣。

 

    碳排放并非针对中国一国,而是针对所有的国家,是人类保护地球的共同努力。谁也不能否认,保护亚马逊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类似于北京春季的沙尘暴、上海、广州的冬委灰霾天损害的是中国国民的利益——有此基本价值观,低碳经济才有了生存的空间。

 

    11月26号,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前使碳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的水平下降40%-45%,重申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此前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他将在12月9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作出承诺,到2020年前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的水平减少17%,到2025年减排30%,到2050年减少83%。

 

    试图掌握低碳经济领导权的欧盟表示,如果哥本哈根峰会能够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欧洲将在2050年前削减高达95%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前减少30%。日本政府本周出台了执行“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5%”这一目标的四个方案,日本政府允许最高达60%的减排指标来自国际减排配额。而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

中国可以在具体的碳排放条件与份额上进行博弈,这与枪顶在头上的城下之盟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大气中积存的二氧化碳80%均为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遗产”。以下数据证明了碳排放中可能存在不公平现象:生为美国人,人均可以排放19吨的二氧化碳;生为欧洲日本人,人均可以排放8.5吨的二氧化碳;生为中国人,人均可以排放5吨多二氧化碳;生为印度人,人均只排放1.7吨二氧化碳。面对历史遗留的不公平问题,中国可以要求技术和资金补偿,这正在谈判的空间所在,而不是关上谈判大门的理由,否则,中国不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将深入人心。

 

    欧盟正在试图主导低碳经济的标准制订权。欧盟的环境部长们表示,他们对采取强硬行动制止毁林达成一致,并一致同意在2020年前,飞机制造业必须相对于2005年水平削减排放10%,船运削减20%,这将提升全球的航空航运成本,中国航空公司到2012年可能将为此多支付每年6亿元左右人民币的成本,中国政府有必要与欧盟就此展开谈判,利用中国的市场优势争取扩大中国公司的生存空间。

 

    激烈的博弈正在进行。在11月2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一再强调,中国公布的目标是国内自愿、自主的行动,在国内来说它是有约束力的,但在国际上不具有约束力。中国还对发达国家提出了要求,如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他们应该公布自己的绝对减排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目标的这些国家,大体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16-23%,这个目标距离IPCC减排25-40%的建议还有比较大的距离,离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至少减排40%的要求还有更大的距离。而在中国过去采取的减缓行动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要达成国际协议,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将成为谈判的焦点。

 

    最后,中国目前提出的减排目标并非好高骛远,相反还留下了很大的余地。2020年前比2005年的水平下降40%-45%,听着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事实并非如此。

 

    假设GDP每年实际增长8%,通货膨胀3%,那么2020年GDP为2005年的1.11^15=4.78倍,那么2020年排放是2005年的2.87倍,每年的排放可以增加7.3%。按照保守的估计,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66万亿元(指当年价格),比2009年还要翻一番,相当于2005年的3.6倍,如果单位能耗假设下降45%,总能耗则相当于2005年的2倍。根据解振华提供的数据,中国在1990-2005年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的能耗下降甚至低于此前的要求,而碳排放的总量还是上升的。这对于中国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低碳经济是摆在全球各国面前的严峻课题,只有各方进行务实的谈判,才能解决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严重污染、摆脱人类生存的困境。

 

    毫无疑问,在此过程中有标准主导权之争,有技术之争、有资金之争,但所有的谈判都是人类出于共同的利益达成的基本共识。出于狭隘的阴谋论,将碳排放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提并论,是传统受虐心理的投射,无益于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好转。

 

注:此文部分GDP与碳排放数据来自朋友文章推论。    

个人简介
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历史上的政治与经济转到当下,是希望看得更透彻。
每日关注 更多
叶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