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减排诚意令人生疑

唐学鹏 原创 | 2009-12-02 17:07 | 收藏 | 投票

  中美不约而同在12月7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发布了未来碳减排目标。中国决定以2005年为基期,在2020年将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下降40%-45%(碳密度减排目标),而美国则承诺,在2020年将碳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若以1990年排放为基期,美国约在碳排放总量下降了4%。

  由于中国坚持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要延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愿意用过硬、过激的总量减排来牺牲“发展为第一要务”,所以采取了“碳密度策略”。坦率地说,相对于印度诸多至今不愿公布指标的同类别发展大国,已是一个非常高的姿态,“碳密度策略”依然会导致碳排放总量的上升,以2005年为基期,至2020年假设GDP增速一直为8%,如果2020年单位GDP排放下降45%,那么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依然上升75%以上。

  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的“碳密度策略”兼顾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伦理,看似碳排放的要求比较宽松。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在“碳密度策略”里面,2005年—2020年GDP都能保持8%的增长速度是过于乐观的,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体在高速增长30年之后都必然会降低为一个“中速增长状态”。

  中国目前的碳排放大约在65亿吨,人均碳排放大约是4.5吨,每1000美元GDP的碳排放大约在2.9吨左右。中国的碳排放均值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人均碳排放是4吨左右,但世界目前的每1000美元碳排放是77吨,而中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欧洲和日本雄心勃勃地提出“全世界2050年比1990年减少50%”,这意味着将世界人均排放从4吨削减到2吨左右。显然,中国是无法做到“欧洲日本”的“均值要求”,实际上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在未来还将迅速上升,或达到5.5吨。

  中国的“碳密度策略”需要低碳技术的广泛推进、碳汇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有率的提升,不过它的另外巧妙之处在于存在着“数字修辞术”。“碳密度”是由GDP、碳排放量以及汇率三者构成,碳密度最终要折合成美元计算。例如,即使中国不存在低碳技术的改进来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由于目前减排的“汇报、测量、核实的标准”是由主权国决定,它仅仅对发达国家的援助部门公开。

  所以,中国完全可以采取“汇率升值”的方式,比如中国可以将汇率升值35%,同时将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0%,那么按照这种计算式,中国完全可以达标。其实,2005年-2007年单位碳排放下降17%不代表中国减排技术效率的提升,其最大作用的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升值。

  坦率地说,如果完全依靠技术进步的单位碳排放降低45%是一件较有难度的事,因为过滤掉汇率因素,中国单位GDP排放量大约是美国的3倍多、日本的5倍多,而降低45%则意味着达到美国1.5倍的水平。目前中国碳经济其实是由三个“带域”构成:一线城市、中小型城市以及乡镇农村,每个带域都至少3亿人口以上,一些发达的“带域”可以轻易达到这个标准,但中国的高梯度结构决定了相当广大的另外一些落后“带域”不一定能够完成这个标准,并最终拖累了整体效果.

  相较之下,美国的总量减排指标令人愤怒,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高达19吨,是中国的4倍多,而单位碳排放大约是0.7吨,也就是说,美国的减排的关键在于人均对能源的“铺张浪费式使用”,奥巴马政府所制定的“相比较1990年减少4%”目标几乎是一个毫无诚意的目标,不仅远低于欧洲和日本,只需要通过鼓励民众储蓄、轻微加税节能以及跨国购买(排放额度)就可以达到,从实现的难度看,远远低于中国.

个人简介
《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评论员
每日关注 更多
唐学鹏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