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大国:公共政策没有做好准备

马光远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09-12-21 23:34 | 收藏 | 投票

对于今年中国的车市,用得最多的词是“不可思议”,“疯狂”。涨幅近50%2009年全年完成销量1300万辆已成定局。而北京机动车也将于本周末正式进入400万辆时代。

对于北京有车一族而言,北京进入400万辆的最大标志就是实行一年多的限行措施基本失效,交通基本已经回到了限行前的状态。特别一到周末,整个城市交通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明年即将调整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赶上政策的最后一班末班车而导致最后两个月中国的车市再现癫狂状态,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态势,交通拥挤似乎将成为一个常态。

车市火爆,GDP拉升了,但交通却吃紧。这个情景,让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北京家庭争相装空调的情形。那个时候,每家每户装空调成了时髦,但空调装上了,电力却吃紧,大家一开空调,整个楼都停了电。于是,家家装了空调,但只能跑到院子里乘凉。最近解决的办法当然不是限制大家买空调,而是大力发展电力等配套措施。当一个有利于民众的产业发展起来,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时候,去企图限制,好像迄今为止没有成功的先例。

即使没有今年刺激车市的相关政策,北京迟早也会迈入400万辆大城市系列,这是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但对于北京进入400万辆城市,北京的确没有做好准备,公共政策对此的应对显然是恐慌多于从容,无论是目前备受非议的“限行”,还是已经胎死腹中的“限牌”,都是一种踩刹车的消极举措,而非积极的应对。而事实也证明,“限行”等踩刹车的政策不仅成效甚微,反而出现了政策的反向效应:本来只有一辆车的,因为限行而购买了第二辆车,今年北京的销量里,为“对付”限行而买车的已经不是一个特例。而且,按照目前的这种发展速度,不管采取什么限制的措施,恐怕北京很快将进入500万辆,600万辆城市行列。

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事实,仅仅靠一些消极的措施恐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去限制居民购买汽车的行为更是已被各国所证明属于公共政策经典失败的案例。而且,在城市中小区房价飞涨,远远超出普通民众购买能力的情况下,房价的挤出效应让普通民众只能选择去偏远的郊区买房,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买车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那么最后怎么解决的。在这里,我甚至同意汽车业协会某个专家的“计算”:汽车保有量达到400万辆,意味着千人拥有量超过200辆,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水平。但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600700辆的千人拥有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意味着北京车市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再考虑我们在购车方面的税费远高于欧美市场,如果税费合理,恐怕今年卖出的不是1000多万辆,而是3000多万辆。

很显然,面对北京进入400万辆的事实,没有做好准备的何止是我们的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在公共政策、法律规则、用车文化等软件方面,更是捉襟见肘。我之所以一直认为中国距离真正的汽车大国还路途遥远,原因并非基于我们没有自主品牌,而是基于我们没有一个积极应对汽车大国到来的公共政策的应对方案。面对交通的赌赛,环境的压力,公共政策除了出限行等备受争议的临时措施,似乎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

必须承认,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汽车消费时代,这是一个好事而绝非坏事。交通的堵塞,对环境的损害,等等的负面效应,欧美等国家都遇到过,而且初期也采取过一些限制的措施,但事实证明,与其消极限制,不如积极应对。笔者一直建议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以当年北京空调时代的到来为范例,来思考解决之道,丰富政策智慧,比如,在美国,日本,人均拥有汽车远多于北京,但私家车的使用率低,因为公共交通非常发达,私家车主要是平常旅游外出用,而不是作为交通工具,所以应该发展的是公共交通,而不是去限制私家车;再比如,环境的压力,可以发展电动车,新能源车,也不是靠限制私家车来解决。当然,没有准备好的,不仅仅是北京,可以说,对于中国即将迈入汽车消费大国,我们的公共政策的确需要“提速”。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执业律师。师从成思危先生,学术旨趣主要在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关注中国的法治转型和制度变迁。是《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和专栏作者。作为中国律师,主要在上市公司…
每日关注 更多
马光远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