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股市泡沫不能“以泡制泡”

皮海洲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09-12-24 07:21 | 收藏 | 投票

       

    进入12月份,股市迎来新股发行高潮。根据新股发行安排,12月份的新股发行数量将达到35家之多,创下近12年来单月发行新股家数的新高。

    新股发行数量创新高,这反映了过会公司融资心情的迫切,市场融资压力之巨大。由于12月31日是一个时间的关口,所以,不论是上会公司还是过会公司都会“抢过会”、“抢发行”。这也加剧了新股发行的压力。

    不过,新股发行力度的加大,也不乏监管部门调控股市之意。12月初,作为国家高层决策信息重要刊物的《瞭望》新闻周刊,就刊发了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韩保江撰写的一篇题为《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当前国内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加速上升的可能性逐渐加大。文章建议加快IPO和新股发行速度或调高印花税,以遏制股价泡沫的形成。从12月份新股发行的安排来看,基本上与上述文章的观点相呼应。

    应该说,目前的股市总体上还不存在大的股市泡沫。但局部泡沫却非常明显。如创业板完全沦为了泡沫板,首批上市的28只股票平均市盈率甚至一度炒高到了145倍。吉峰农机、华谊兄弟等股票的市盈率一度达到300倍以上。所以,12月份创业板分两批共计安排了14只新股发行,此举明显有遏制创业板泡沫之意。

    用加快新股发行来遏制股价泡沫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由于当前新股发行制度所存在的严重弊端,以至加快新股发行的过程,变成了加快股市泡沫生产的过程,新股发行成了股市泡沫的生产工厂,用加快新股发行来遏制股价泡沫,也就演变成了“以泡制泡”:以新泡来制旧泡,以大泡来制小泡。股市的泡沫因此而生生不息。

    目前新股发行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由于在今年6月份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证监会超越中国股市发展并不成熟的实际情况,强推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机制,“窗口指导”退出市场,以至“市场化定价”成了高价发行的代名词。发行人以“市场化定价”之名,行“圈钱”之实,整个新股发行完全进入一种畸形状态。新股发行市盈率越发越高,从IPO重启时的30几倍,一路攀升到不久前创业板第2批8家公司股票发行的平均83.59倍的水平,其中,金龙机电的发行市盈率达到126.67倍。这些股票已经完全被泡沫所淹没,已成为当前中国股市中最大的泡沫,加速这种泡沫上市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为股市制造更大的泡沫。

    因此,这种“以泡制泡”的做法是不可能真正遏制股市泡沫的。这是监管思路错乱的表现。这种做法,只能把投资者搞晕,让投资者弄不清管理层到底是要遏制股市泡沫呢,还是要制造更大的股市泡沫。

    值得庆幸的是,新股发行泡沫化的这种现象已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上周末在出席《财经》年会时表示,在取消窗口指导之后的发行价格在往上走,这说明市场对于发行价格的约束机制还不健全,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随后,尚福林在“2009中国金融论坛”上再次表示,要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一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但愿监管部门能早日解决新股发行泡沫化的问题,以真正遏制股市泡沫的形成,维护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