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审委这一票否得好

皮海洲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09-12-04 05:52 | 收藏 | 投票

    在12月1日召开的创业板发审会上,4家上会公司只有一家通过,两家被否,还有一家被取消资格,继续保持了11月份以来创业板发审委从严审核的工作作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召开的创业板发审委2009年第27次会议上,引人关注的赛轮股份首发申请也被否认,成为本次发审会的一大亮点。

    创业板发审会这一票否决得好!赛轮股份之所以引人关注,关键就在于该公司在递交上会申请之前一个月突击扩股,大搞利益输送。今年6月25日,赛轮股份召开的200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同意陈金霞以及15名新股东以4.4元/股的价格增资,该公司的股本因此由2亿股增加到2.8亿股。正是通过这次突击扩股,原“涌金系”掌门魏东的妻子陈金霞增资455万股,共计持有赛轮股份1707.49万股;包括史玉柱、郑海若、何剑锋等在内的一批资本大鳄也得以潜伏其中。如果赛轮股份得以成功过会,并发股上市,这些突击买股的资本大鳄们又将获得数倍的暴利。因此,赛轮股份的被否决大快人心,这也表明创业板发审委向准创业板公司上会前突击扩股、大搞利益输送打响了第一枪。

    这一枪响得正是时候。从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的新股发行来看,准创业板公司在上会前的突击扩股并非个别现象。一些有着各种社会背景、利益关系的机构投资者或自然人,利用突击扩股的机会在企业上会前突击买进股票,而一旦企业过会,发股上市,这些突击买股者就可以获得新股高价发行、高价上市的巨额暴利。以至突击扩股成为新形势下典型的利益输送行为,这些突击买股者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另类老鼠仓。如特锐德、网宿科技、中元华电、吉峰农机和金亚科技等公司,在证监会正式受理前六个月内均进行过突击扩股。不过,对于这种突击扩股行为,深交所方面只是要求相关股东承诺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三十六个月不转让所持新增股份,但这显然改变不了利益输送的事实。

    不仅如此,正是基于这种突击扩股的存在,一些券商们以“券商直投”的名义积极参与进来,使“券商直投”变成了“券商摘桃”、“灰色直投”。一些券商们见利忘义,甚至连基本的职业道德也不顾了。一方面以券商直投的名义买进准创业板公司的股票成为股东;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荐机构来负责该公司新股上市的保荐工作。这些券商们在自己突击买股时往往尽可能地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股票;而在保荐股票发行上市时,又尽可能地抬高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格,从而使得这些券商作为保荐机构的公信力荡然无存。如海通证券旗下投资公司海通开元以每股5元的价格持有银江股份150万股,但其保荐的银江股份发行价高达20元/股;中信证券旗下的金石投资以8元/股买进的机器人,但中信证券保荐的机器人发行价达到39.80元/股;金石投资以13.2元/股买进的神州泰岳,中信证券保荐时的发行价更是高达58元/股。更加重要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券商选择“直投+保荐”这条路了,如在11月份过会的钢研高纳、金龙机电、阳普医疗三家公司,国信证券既是股东又是保荐机构。如此发展下去,创业板完全有可能沦为一个牺牲公众投资者利益、充满利益输送与内幕交易的灰色交易场所。

    因此,创业板发审委对赛轮股份的否决是非常及时而且很有必要的。此举对于那些试图通过突击扩股来进行利益输送与内幕交易的各种所谓创投、直投及资本大鳄们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对于维护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具有积极意义。笔者期待,对于此类行为,除了否决上市资格外,还能出台更细致、更严格的措施,切断灰色的利益输送链条。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04/content_38433.htm?div=-1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