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潜规则”的挑战者喝彩

刘长杰 原创 | 2009-12-08 22:46 | 收藏 | 投票

  为“潜规则”的挑战者喝彩

  本报主笔  刘长杰
  

  一位同事在MSN签名处留下了这样一串话:董明珠,明珠,珠珠,珠,珠儿,亲爱的珠儿。有人问,哪个董明珠?这位同事很不屑:“还有哪个?格力的总裁啊!”

  我们忽然理解了这位同事对董明珠的态度:既有支持,更有敬佩。

  作为一份以商经报道为主的平面媒体,几天来我们一直在关注格力状告广州财政局事件的进展。这个事情可谓一波三折,化繁为简说来就是在2008年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进行的空调设备项目采购中,报价1700万的格力空调原本被评标委员会评选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不料半个月后却不敌报价高于格力400万的广东石化,评标委员会给出的原因是格力的投标书中有些技术参数不合要求。在持续近一年的质疑、投诉、复议、再审之后,败诉的格力最终选择了与广州市财政局对簿公堂。

  这一被业界定性为“企业叫板政府采购潜规则”的事件,几天来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之一。现在看来,事情争论的焦点已经远远超出当事双方在竞标采购流程中存在的单纯性技术问题,也超越了当事双方的官司谁赢谁输的问题,如何监管政府的采购行为,如何“让政府的采购行为阳光起来”,成为公众当下关注的重点。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毕竟,政府花的纳税人的钱。当广州财政局的官员还在纠结于格力标书有瑕疵、政府裁定有依据的时候,“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公众,已经从格力“我们希望通过主动维权,让大家来关注并推动政府采购的进步”的态度中,懂得了对政府招标采购制度的一系列追问。

  格力废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主管政府采购的财政局和格力电器双方各自均有几次表态。仔细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格力电器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其标书中的瑕疵是否构成废标的充分条件;而财政局的主要问题却有三个:一,“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一结果明显违背《政府采购法》;二,评标专家前后三次明显矛盾的评审结论,到底哪一个有效;三,三次评标专家的信息都处于保密状态,他们在其中有无利益瓜葛,谁来以证其清?坦白说,如果财政局不能有效地回答这些问题,即便现在不被格力告上法庭,到后来也难逃公众的严词追问。

  事实上,广州市在政府采购工作上是有前车之鉴的。该市政府采购中心2007年12月曾发生“窝案”,当时包括中心负责人在内的多名工作人员被市纪检部门立案调查。《南方都市报》的消息称,同年7月,广州通报政府采购招标中违法违规案件,涉案3评委被通报批评并终身除名。而此前,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原主任李春禄一审被判有期徒刑7年。

  自2003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政府采购法》,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遏制政府采购腐败现象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必须看到,采购法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著的,集中体现在政府采购方式、采购监督制度、保护高技术产品自主创新法律政策等多方面的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近几年来政府采购领域诸多暗箱操作及腐败现象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政府采购潜规则”形成的重要原因。

  依照这样的潜规则,不少企业在遭受此类招标中标后莫名落选时,会选择息事宁人。但这次格力没有选择沉默,他们不怕既输了官司又没了生意,不怕得罪政府,不惜与政府这个大财东对簿公堂。董明珠身为格力电器的总裁,其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敢与潜规则叫板的勇气,实非一般企业家可比。

  俗话说“水越澄越清,理越辩越明”,我们期待着买卖双方的这一次法庭之辩,能推动《政府采购法》向着公众期待的方向前进一步。

  ***注:此为发表于20091113时代商报头版三经论坛评论的原文,发表时http://epaper.lnd.com.cn/html/sdsb/20091113/sdsb319536.html有删节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