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吕建军 原创 | 2009-02-22 15:50 | 收藏 | 投票

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浙江企业文化网(www.zjccn.com)编辑部文章

    主体,指企业人,包括企业主和员工(雇员);客体,指企业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俗称企业文化氛围。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企业文化论题,它涵盖了企业如何有效深入开展文化建设的指导性内容。所以,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是有效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唯物辩证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科学运用。
    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是要认识思维的辩证运动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本性中展开,就是要认识企业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企业人文环境在文化建设中的客体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是目前我国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思想,也是主导理论。“以人为本”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强调主观能动性;“以文化人”突出了人文环境对加强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包括对人的作用),强调客观规律性。在这里,“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相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为我们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论断看,主体在文化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和“以人为本”的提法相印证;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看,客体在文化建设中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和“以文化人”的提法一脉相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决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而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强调主体在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推行“以人为本”,又要强调客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客观规律性,特别要强调客体对主体巨大的改造作用,主张“以文化人”。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在企业对单个的人进行“点”上的文化建设时(这对建设企业早期文化格外重要,早期文化为企业文化今后的走向奠定了基础,可谓影响深远),还要兼顾“面”上的文化建设,以营造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这样发展的:企业文化首先应当是企业主的文化,其次才是员工文化,员工文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文化。基于此,在企业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文化建设就以“以文化人”为方法论,这里的“文”主要是指用企业主的人文思想去营造企业人文环境,即企业主利用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力用自身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追求信仰等人文思想逐个影响其身边的人以造就一个好环境,这一阶段突出主体(企业主,阶段性客体)对客体(企业主身边的人,即员工,阶段性主体)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二次创业阶段,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并举、以“以文化人”为主导的方法论,通过推动企业主的人文思想与员工群体人文思想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以企业主人文思想为主要特征并包括员工群体人文思想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本质上的客体,这一阶段表现为主体和客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突出了客体对主体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客观规律性或者客体对主体的改造作用。
    所以,主体和客体、企业人和企业人文环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在任何情况下,主体和客体必将起到有条件的决定性作用。

个人简介
笔名承迅,品牌与产业经济独立学者,毕业于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有品牌策划领域文章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2013年经济时评《品牌立市,嵊州只需迈过一道坎》在地方引起较大反响,受到浙江省人民政府副…
每日关注 更多
吕建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