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如何再创体制新优势?

王先庆 原创 | 2009-05-11 08:35 | 收藏 | 投票

       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深化是改革发展的保障,因此,《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十章明确提出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在过去三十年中,珠三角地区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得益于在全国率先改革开放而创建的体制机制优势,而未来十二年,《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无疑更离不开体制机制方面新优势的拓展、挖掘、培育和创新。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珠三角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越来越难,越来越需要智慧和理性。如何抓住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如何先行先试?需要政府、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共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本文登在《南方日报》2009年5月6日A13版)

认清已有优势,避免陷入再创新优势的误区

所谓“再创新优势”,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过去已经形成和创建了若干传统优势或称“旧优势”,二是表明未来要培育和开创若干新的优势。它同时暗含一个前提,即尽管过去的旧优势有些仍然存在并发挥着影响力和作用,但总体而言,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趋势和要求相比,原来的诸多旧优势有些正在减弱、退化甚至丧失,与改革发展的新环境新要求不匹配,因此,需要寻找、发现、培育和再创新。

在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就是辨别和确认旧优势的类型和来源,进而为“再创”打下基础。过去三十年中,珠三角的体制机制优势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国内其他地区不再复制和独具特色的优势,例如粤港澳合作机制;二是早先在珠三角试点而后全国逐步推广的优势,例如早期放开价格管制带来的体制优势,以及灵活实效的招商外资激励机制等。显然,这些优势已经转化为一种体制基础,成为普遍现象,优势不再。这些优势的形成与来源无非三种:一是拜中央政策“头啖汤”先机所赐;二是邻近港澳和东亚经济圈核心区的地理区位;三是珠三角广大干部群众的开拓创新。

在辨别传统优势的过程中,有必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一是过度陶醉在过去那些已经弱化甚至不存在的优势里而沾沾自喜;二是片面夸大优势的程度,误将一些微弱的优势夸大成较强的优势,例如,关于企业自主研发机制;三是将弱势的东西误认为是优势,例如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和调控机制、刺激内需机制。这些误区,常常成为阻碍再创新优势的主要因素。

明确再创新优势的思路与方向

《纲要》已经明确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方向,即在“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的基础上,“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换言之,过去三十年中,珠三角的许多优势是建立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方向等方面基本上以“打破管制,放开搞活”为主,进而在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等方面的建设性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甚至滞后。“重放开,轻建设”是一种阶段性特征。因此,珠三角的优势“再创”,不仅在某些方面要在全国“率先”开拓,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种“补课”的意味。只有明确了总体方向,其他诸多具体的创新才有“灵魂”,才能明确一系列体制机制优势创新的步骤、目标、可行方案,也才能真正明确人们常常放在嘴边的所谓无数“优势”中哪些是“真优势”,哪些是“假优势”?未来十多年中,需要“再创”哪些新的优势?如何去创?以及“再创”的难易程度等。例如,对于那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旧体制就应该尽量早改早完善,典型的例子,就是内贸与外贸分割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就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珠三角更应在全国率先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完善的流通体制。“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首先就应突破制约建立城乡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体系的行政体制障碍。

理清再创新优势的重点与领域

《纲要》希望珠三角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可以考虑“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这就引出一系列问题,即有哪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可以先行先试?如何试?核心和目标是什么?从《纲要》的内容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从目前的情况看,珠三角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至今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制约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因素仍然在起作用,“重制造,轻服务”仍然体现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政府的机构设置到政策机制,基本上还没有给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适当的体制环境。因此,既然过去三十年中,珠三角的“现代服务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现在必须“优先发展”,那就应该在这方面“优先”创造体制机制方面的新优势。此外,在“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必须突破原来的许多传统体制机制约束,建立起真正的区域合作机制,显然,这也是目前创新的重点。

重视再创新优势的困难与障碍

珠三角“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面临着若干困难和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观念,二是利益格局。

就观念而言,主要是缺少战略理念和轻视理性思考。珠三角的区域文化中有一种“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战略”、“重经验,轻理性”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再创优势”的难度。珠三角过去若干体制机制方面的传统优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环境里形成的,带有典型的经验主义痕迹。这种现象导致珠三角地区不少干部至今仍然习惯于“拍脑袋”决策,凭经验“搞掂”,缺少理性思考和战略规划。不可否认,在早期市场经济发育水平较低、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前提下,决策的流程和环境比较简单,主要靠胆识和机遇,这种基于“放开搞活”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形成的许多优势在新形势下开始遇到严竣的挑战。显然,这需要珠三角广大干部需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观念上真正进行“思想解放”。

就利益问题而言,主要是指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与既得利益的冲突。过去三十年中,各地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敢闯敢试。然而,现在情形不一样了,因此牵涉到政府部门、区域、企业和团体的既得利益,面对已经获得的既得利益,可能有些部门和人群针对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不愿意改不愿意试了。

此外,在如何将传统优势转化新优势、如何处理传统优势的积累沉淀与创新的关系、如何科学评价优势的大小、如何吸取长三角等地“再创新优势”的经验等问题,也值得引起人们关注。

 

注:本文登在《南方日报》2009年5月6日A13版,此处发表的是未删改的原稿。

发表后的文稿见:“王先庆:珠江三角洲如何再创体制新优势?”http://www.kesum.cn/zjzx/mjzl/guangzhou/wxq/wxqwk/200905/104810.html

 

个人简介
王先庆,教授,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开商网》总编辑,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被聘为安徽省商务厅等20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顾问。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专著10余部,发表各类论文300余篇,曾获…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