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特纳访华给中美划出底线

叶檀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09-05-31 17:38 | 收藏 | 投票

盖特纳访华给中美划出底线

2009-6-1 南方都市报

 

    美国财长盖特纳6月1号开始访华,这是美国财长盖特纳首次访华,将为中国与美国奥巴马政府之间今后的经济合作定下基调。

 

    始于2006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还将延续,中美这两个全球经济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必须想出全球经济转型的应对之道,以舒缓目前全球经济经济转型的阵痛。

 

    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在原有的经济平衡瓦解后建立新的平衡关系至关重要。虽然有学者宣布现在经济是G2时代,即美中关系时代,世界经济将能在新的G2关系中找到新的支撑点,这些话言之过早。

 

    虽然中国在干预人民币汇率以免上升过快,影响出口,美国在鼓励居民消费,但两国都清楚,经济回不到从前,中国必须建立内需市场,鼓励居民消费,而美国得积累财富,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国正在尝试改变原有模式,中国政府在创建消费信贷公司鼓励借贷消费,而奥巴马在呼吁美国减少负债。上周,美国财政部有官员表示,盖特纳计划敦促北京采取有力措施,使中国经济转向极大地依靠内需、减少对向美国等国外市场销售产品的依赖。美国政府对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中国步伐更快。

 

    双方会给对方留出转型的时间,关键是标识清楚底线在哪里,而后作出妥协。

 

    美国允许中国继续刺激出口,人民币汇率不再单边上扬,以防止经济突然坍塌。今年1月,盖特纳走马上任美国财长之前,曾将中国称为汇率操纵国,但在5月20日的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听证会上,他的立场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为美国放弃将中国纳入货币操纵者行列的决定辩护,称中国的汇率政策在过去两年已发生显著变化。

 

    端午节之前的一周,经过长时间在6.82关口徘徊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回落至6.83关口,这并不代表着中国 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而显示了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难以解决,不能让出口大幅下滑的困境。

 

    作为回报,中国不可能彻底退出美债市场,美联储继续发行货币,而中国还会维持一定的美债购买量支持美元,以避免目前的货币体系发生逆转,中国与美国同遭不测。

 

    在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间,中国由于担心长期的美元通胀趋势,开始减少购买美国长期国债,共购买一年期及一年期以下国库券1713亿美元,而两年期及以上债券仅为229亿美元,同时还售出235亿美元长期机构债。去年上半年,中国仅购买96亿美元美国国库券、478亿美元长期债券以及456亿美元机构债。

 

    美国必须承诺维护美元持有者的利益。美国需要说服美国国债最大的债权国,美元信用不会坍塌,目前赤字是暂时的,只要经济复苏美国财政赤字就可以缓解,中国可以继续相信美国国债,不要转购美国短债,或者全部用来收购大宗商品。盖特纳此行,意味着美国政府必须为美国国债的信用再次背书,以缓解中国从上到下对于美元大幅贬值、财富缩水的焦虑。

 

    更重要的是,双方必须为今后的经济作出部署。

 

    美国的通用等公司破产在即,而中国正在成为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把汽车产业安全承接到中国等国家,是双方面临的共同选择。事实上,最近航空货运与海运有所起色,一靠中国公司购买国外大宗商品,二是因为汽车的生产商、销售商将大批汽车零部件等货物运到中国,以免美国汽车公司破产时血本无归。

 

    全球生产链条的大转移正在进行中,中美两国需要推动事件平稳进行,防止将照顾国内厂商、采购本国货等贸易保护政策搞到不可收拾,泛滥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害人害己。

 

    双方在公开场合仍然会传递对对方货币与市场信用的担心,而在闭门会谈时,将给对方划出转变的时间,以解决货币、实业中令人担心的种种问题。全球经济转型需要两个主导的国家划分责任、互相配合。否则,全球市场主体最担心的问题也许是,在全球主要央行印刷货币刺激经济复苏后,怎么应对未来通胀的烂摊子,将未来通胀过程中的损失减到最小。

 

注:两个不可分离的对手,只能携手。见到陈志武教授,耶鲁大学很多中国学子,父辈有地位。这两个国家将越来越密切,通过下一代。
    在京偶看电视,看到杨锦麟先生采访老山,纪念越南战争中的烈士,听到烈士亲属、战友倾述心中永远的痛。
    想起来杨先生曾经谈起,曾经采访西南抗日战争中的无名烈士墓。
    这个民族的历史、英雄、故事,怎能被轻易遗忘?怎么会被轻易遗忘?

个人简介
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历史上的政治与经济转到当下,是希望看得更透彻。
每日关注 更多
叶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