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应逐步减少主动性股票投资

皮海洲 原创 | 2009-08-04 08:47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公告,至7月31日,有义务向社保基金划转上市公司股份的国有股东名单以及划转股数的公示已结束。在公示的131家上市公司826家国有股东的名单中,除少数公司国有股东提出异议外,那些没有向监管机构提出异议的国有股东,其已被冻结的股份,将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划转。如果826家国有股东应划转股份全部划转完毕,社保基金的规模将增加800亿元以上。

    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这一批次的划转,仅限于新老划断之后、今年IPO重启之前这一时间段发行上市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实际上,随着IPO的重启,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给社保基金持有。如IPO重启后主板市场率先上市的四川成渝,其国有股东划转的5000万股已在7月底顺利划转到社保基金名下,这也是境内国有股转持完成划转的首例。而中国建筑的发行上市,又将使社保基金规模增加82.8亿元。

    正是基于国有股划转令社保基金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大幅增加,这就使得市场对社保基金将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充满了猜测。不过,这种猜测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虽然社保基金在接受国有股转持之后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从社保基金的绝对规模来看,社保基金还不足以成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投资基金的最大机构投资者地位不会动摇。因为目前投资基金的规模也在2万亿以上。而加上826家国有股东划转的股份在内,今年6月末,社保基金的规模也仅有7400亿元。即便全部入市,社保基金也难以撼动投资基金的最大机构投资者地位。而且,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金额最高也可达到8425亿元(截止6月末),实际投资5602亿元,这样的规模同样也是社保基金短期内所望尘莫及的。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出于控制风险的需要,随着国有股转持的实施,社保基金有必要逐步减少对股市的主动性投资。

    众所周知,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而社保基金的性质决定了社保基金是一个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安全第一”是社保基金的最高准则,社保基金应该追求的是稳健的投资收益。也正因如此,就是在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股市里,社保基金也都不入市。如美国社保基金70年来一直秉持稳健至上的原则,并未投资美国股市,以杜绝股市的高风险。

    我国股市比美国股市更具高风险。我国社保基金之所以进入股市,一方面是为了响应监管部门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需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对股票的投资,达到让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但为了防范风险的需要,社保基金投资股市的比例被控制在社保基金规模的30%以内。

    社保基金2008年股票投资亏损-6.75%的事实表明,30%的控制线并不足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从“安全第一”的角度来看,这个投资比例只能缩小,而不能进一步扩大,作为社保基金不能为了支持股市的发展而牺牲全国人民的养命钱。但30%的控制线显然受到国有股转持的挑战。在维持现有投资金额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国有股转持股份的增加,社保基金所持股票的资产规模,明显将会超过30%的比例。甚至有一天,仅凭国有股转持股份的市值,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就有可能超过30%。在这种情况下,社保基金该如何进行股票投资?正确的选择是,逐步减少对股票的主动性投资。随着转持股份的增加,社保基金相应地逐步减少对股票的主动性投资金额,直到最后,社保基金所持的股份全部都是国有股东的转持股份。社保基金也因此从主动型投资者变成被动性投资者。

    当然,也可以有例外。那就是让社保基金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大中型企业的改制,一旦这些企业上市成功,社保基金因此也可以赚上一笔盈利。与其将这样的利润让一些利益集团分享,不如让社保基金分一杯羹。


  http://paper.cnstock.com/html/2009-08/04/content_71185730.htm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