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选举问号多过句号

陶冬 原创 | 2009-08-04 09:03 | 收藏 | 投票

断头台上的铡刀,在嘎嘎作响。自由民主党在日本政坛上长达五十四年的一党独大(1993年曾有短暂几个月中断)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自民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的惨败,成了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首相麻生太郎被迫宣布,解散议会提前选举。以麻生不到10%的支持率和选民寻求改变的心态来看,自民党输掉众议院多数党地位,将执政权拱手让出,似乎已经没有多少悬念。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奇迹,是它如何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垄断着日本的政治权力,尽管日本从超级经济强国一路沉沦。

自民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早已失去了活力。官商间的权钱授受,议席上的父子相传,政府中的官僚僵化,在日本屡见不鲜。连号称最勇于变革的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也未能免俗,将自己的议席传给儿子。这种政坛风气,带给了日本失去的十年,也令选民失去信心。

民主党并非选民的真心所瞩,而只是他们对自民党说No的得益者。民主党上台,无疑为政坛吹上一股新鲜的气息,但是一个由前自民党人和前社会党人组成的杂烩政党,既无执政经验,又缺乏人才,而且执政理念缺如。民主党大肆鞭挞日本现有的官僚体制,但是自己并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民主党强烈批评麻生的救市方案,不过自己一旦执政,也会追加公共开支。

所以政权的变化,对于日本的前途是增多了问号,而不是给出了答案。不过即使如此,笔者认为也是值得的。首先两党的政权更替,为日本树立起具有竞争的、可以问责的政治架构。其次竞争活跃思想,只有这样日本才可能有真正的政策突破。

由财界、政界和官僚组成的“铁三角”,为日本带来了政坛的稳定和官商一体的架构,曾经是日本经济崛起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当上进的欲望和能力消失之后,这个“铁三角”变成了横在变革面前的三座大山,抑制着日本经济中新兴势力的产生和扩大,在政策上因循守旧,在改革理念上抱残守缺。尽管日本也曾有过小泉昙花一现般的改革冲动,但是政治机制始终未能配合。将自民党推下台,有助于打破“铁三角”的僵局,不过前提是民主党不成为又一个自民党。

当然,日本经济所面临的结构性难题,远远不止于政策上的一潭死水。人口老化,是日本经济的致命伤,银发族已经到了消费周期的尾部,制约了日本的内需,使之毫无选择地依赖出口。美国人为减债而降低消费,相信日本出口首当其冲。

更大的问题是,日本已很久无缘于革命性创意了。它既没有美国IT革命那种科技创新,也没有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那种生产方式革命。上次日本具有世界意义的革命,是七○年代在质量管理上的突破,令日本产品席卷了全球市场。最近二十年中日本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一个是索尼的PS游戏机,一个是日圆的套利交易。前者不过是产品层次上的跃进,后者实属投机,均非拉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利器。日本经济翻身,需要靠科学技术或生产方式上划时代的创新,笔者对此并不看好。

在一九五五年,日本政治强人吉田茂领军的自由党和鸠山一郎领导的民主党合并,成立了自由民主党,带领着日本从战败的废墟上重新起飞。在二○○九年,吉田茂外孙麻生太郎所领导的自民党,与鸠山一郎孙子鸠山由纪夫所代表的日本民主党,将进行一场决定日本政坛前景的世纪对决,冥冥天意乎?

 

本文原载于今周刊,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个人简介
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每日关注 更多
陶冬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