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促转型”绝不是空口号

董登新 原创 | 2010-01-04 13:3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调结构、促转型”绝不是空口号

——从“产值工业化”转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既是一个导火索,也是一个转折点。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产能过剩首次在中国出现,这标志着我国“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的产能扩张已走到尽头,同时,它也标志着以快速工业化支撑的GDP高增长已告一段落。

  2010年“调结构、促转型”,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开始从传统的GDP挂帅走向结构均衡下的质量型发展,“产值工业化”将逐渐被“城乡一体化”所取代。其主要特征是:坚决遏制“两高一资”行业扩张,逐步削减传统制造业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鼓励科技创新与全民创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鼓励资本下乡与企业家下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提升农村城镇化的水平。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结构上的失衡,它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1)症状:工业化超速,城市化滞后;后果: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加重。

  自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更是突飞猛进、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大多是在大城市内封闭进行的,工业化结果是城市越来越大,城市楼房越盖越高,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工业化”。相反,农村依旧是农村,农村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依然落后。在中国,深圳是农村城市化的典范,但这样的例子少得可怜。因此,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它充其量是小城市变大城市,大城市变特大城市。

  以上海为例,纯粹从人口规模来讲,上海绝对属于国际大都市,因为它拥有一千多万人口,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它却差距巨大,因为上海市基本上是一座“工业城”,工业在上海GDP中所占比例仍高达46.6%,近半壁江山,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略超50%。相反,在一些国际大都市中,工业的比重已降至20%左右,而服务业的比重则大多在70%以上。

  由此可见,中国的城市化不仅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而且还存在普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大城市太大,小城市太小,而中等规模的卫星城市太少,尤其是新兴城市太少。因此,工业化没有同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而城市化的两极分化,根本无法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城乡分化成为必然。

  (2)症状:GDP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后果:保增长无法保就业。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来看,GDP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上是完美对称的。比方,在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比不足5%,第一产业GDP占比也不足5%;工业劳动力占比不足30%,第二产业GDP占比也不足30%;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在65%以上,同样,第三产业GDP占比也在65%以上。这是一种GDP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对称美”。

中国GDP结构与从业结构的非对称性(2007年)

产  业  划分

         GDP比重         

就业比重

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

11.7%

42.6%

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

49.2%

25.2%

第三产业(服务业)

39.1%

32.2%

  然而,在中国,GDP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不对称”,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吸纳了中国劳动力的42.6%,但它却只创造了中国GDP的11.7%;相反,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创造了GDP份额的50%,但它仅能吸纳中国劳动力的25.2%。这一结论,一方面佐证了中国工业化并未同步推进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仍十分艰难,中国产业结构仍然十分落后;另一方面,它也证明了中国“保增长”就是“保工业”,但“保工业”无法实现“保就业”的宏观目标。

  (3)症状: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同时并存;后果: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重复建设是GDP挂帅的必然产物,而且“两高一资”行业是重复建设的重灾区。道理很简单:两高一资行业大多都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在没有严格环保门槛的前提下,只要银行放贷,任何地方都敢于“大干快上”这类项目,一旦投产成功,不但可以瞬间做大GDP,而且还能快速增加地方政府税收。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两高一资”行业。

  在2002——2007年间,中国的房地产与汽车业飞速发展,“两高一资”行业鸡犬升天,因为挖矿、卖矿,山西、内蒙的GDP飞速飙升,地方政府自信满满;因为冶铁卖钢大赚特赚,中国粗钢产量近年来直线上升,钢产量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5倍,是世界十大产钢国的总和,世界的铁矿石更是价格飞涨,直到整个行业产能全面过剩,才终止了这些“两高一资”行业的疯狂扩张。

  2008年,一方面“两高一资”行业大量产能过剩,相当企业限产、停产,而另一方面,大量过剩产能却借口“保增长”,异地重复建设,继续扩张上马新项目。以水泥为例,2008年全国水泥产能18.7亿吨,产量14亿吨。截止2009年9月底,全国新建成投产和在建生产线400余条,总产能约6亿吨,水泥产能严重过剩。这是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很显然,GDP挂帅的余威仍在产生重大影响。

  (4)症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与官方投资左右中国经济;后果:放大经济波动的偶然性。

  在国际商品市场上,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附加值一般不高,而且经常会遭遇反倾销“阻击”,比方,纺织、服务、鞋帽、玩具、塑料制品、家具、电话、普通钢材等;相反,中国进口商品则大多为资源性、初级性产品,它们大多是近年来不断涨价的品种,如原油、成品油、铁矿石、汽车、高端钢材、大豆等。

  1991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商品进出口总额/GDP)只有33.2%,目前,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高达66.8%,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中国经济国际化联动的效应,从而放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从另一方面看,出口导向已成为中国GDP高增长的重要支撑。

  此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官方投资一直主导中国经济冷热,投资渠道单一与投资门槛设限,严重制约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我国民间资本至今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如果说,官方投资表明政府意志,那么,民间投资表明市场信心,两者之间在投资取向上存在较大差别,官方投资侧重投向大企业、大项目,民间投资则侧重投向中小企业、中小项目。

  投资、消费与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出口固然能直接驱动经济增长,做大GDP,但经济增长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福利,提高国民消费水平。因此,本末不能倒置,在投资与出口驱动GDP高增长的同时,如何让国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却反而成为了一道难解之题。

  (5)症状:中西部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后果:不利于国内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30年改革开放,从80年代“珠三角”向90年代“长三角”,再到现在的“环渤海湾”,中国经济重心始终沿着东部海岸由南向北推进,尤其是珠三角的广东与福建,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以及环渤海湾的北京、天津、山东、辽宁,作为东部三个经济带的核心9省,它们的GDP占据了全国GDP的一半以上,而且这9省2007年人均GDP分别超过2.5万元人民币,均远高于其他省份。

  从人均GDP水平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别过大。以2007年为例,人均GDP最高的上海(6.64万元)是人均GDP最低的贵州(0.69万元)将近10倍。东部地区经济的发达与西部地区经济的落后形成鲜明对照,这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设置了障碍。如何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这将是目前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2009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时提出:要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作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着力点。

  最后提示:调结构、促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标志着GDP的高增长不再是行政绩效考核的首要目标。如果说,节能减排是“调结构、促转型”的突破口,那么,驱动GDP高增长的“两高一资”行业的扩张将率先受阻,为此,持续30年、高达10%的年均GDP增长速度,必将重心下移,比方,6——8%的GDP增长,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增速。自主创新与全民创业将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的主战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高国民福利,成为政府首要任务,“保八”目标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董登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