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吸取金融危机教训

张明 原创 | 2010-10-13 09:3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后发优势在于,在不同发展阶段均有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可供借鉴,从而避免自己重蹈覆辙再走弯路。例如,历次国际金融危机均给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提出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如果正确吸取这些教训,则中国将受益匪浅。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错误地吸取了教训,中国反而会陷入先入之见的窠臼,从而难以自拔。

    案例之一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关于这次危机的教训,在中国国内广为流传的版本是,日本上了美国人的当,迫于美国人的压力签署了广场协议。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最终酿成了资产价格泡沫。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衰退。在当前情况下,美国政府正在迫使人民币升值。在充分借鉴日本泡沫经济教训的前提下,敌人提倡的,我们就必须反对,因此必须反对人民币显著升值。

    其实,中国对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存在严重的误读。目前日本主流经济学界对本国泡沫经济成因的解释是,首先,正是因为日本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上半期这15年时间内,一直拒绝让日元汇率升值,才致使广场协议前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存在严重低估;其次,当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时,由于害怕日元升值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作用,日本央行实施了格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地产与股市泡沫的累积。

    由此不难发现,我们现在的做法实际上才真正是在重蹈日本的覆辙。一是拒绝汇率调整,二是实施格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来看,中国很难避免在未来再度形成资产价格泡沫。

    案例之二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至少吸取了两大教训。一是资本项目的开放不能过快。在金融市场尚未发展成熟的背景下贸然放开资本项目,则本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很容易招致热钱的冲击;二是一旦本国爆发货币危机,来自发达国家或IMF的援助是靠不住的,要预防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必须依靠本国积累外汇储备。

    这两大教训无疑是正确的,但后者也存在物极必反的问题。从1997年底到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由1399亿美元飙升至2.4万亿美元。中国政府郁闷地发现,原来外汇储备存量太高,也会面临新的成本与风险。

    其实,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有两个教训是中国政府没有努力吸取借鉴的。第一,正如克鲁格曼所指出的,东亚奇迹是所以是虚幻的,在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长带来的,而非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带来的。而高投资率和高要素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是不难持续的。然而,中国的消费率在1997年至今,下跌超过10个百分点。目前中国投资率接近50%。一旦国内外最终需求不能消化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企业低利润率与银行坏账问题就会爆发。第二,东亚经济体过于依赖银行体系间接融资,导致过多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银行资产负债表面临货币错配与期限错配,金融脆弱性不断累积。1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融资结构依然以银行为主。中国商业银行之所以能经历几次冲击而没有发生大的动荡,一是政府远远不断地给银行进行财政补贴;二是由于存款利率被压制在低位,中国居民的财富源源不断转移至银行与企业。2009年高达9.6万亿的人民币信贷,恐怕又给2至3年后新一轮不良贷款浪潮的爆发埋下伏笔。

    案例之三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针对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国际经济学界形成的共识包括:一是金融监管不力,导致金融创新泛滥,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被放大;二是美联储实施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长期保持在中性之上,导致产生房地产泡沫;三是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

    很遗憾,迄今为止,似乎中国政府只吸取了第一个教训。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针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监管明显加强。不过即使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依然出现了2009年的信贷飙升。而且,监管强化到似乎放弃了一切重要的金融创新的程度。例如,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危机爆发之后就遥遥无期了。危机前一度盛传的REITs市场即将启动的传闻,迟迟没有变成现实。至于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迟迟不愿意调整人民币汇率,致使主动调整汇率的时间窗口消逝,这都充分说明,我们并没有充分地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正确教训

发表于《财经》杂志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