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五个坚持”不动摇

董登新 原创 | 2010-10-19 10:2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经济转型“五个坚持”不动摇

——经济转型是贯穿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一个主要议程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笔者认为,“十二五”规划有别于以往的任何一个五年规划,它既是对我们过去30年改革历程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个30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走向的“定调”,因此,它具有“风向标”和“里程碑”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会议公报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正是下一个30年、下一轮经济改革的主旋律。这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是决心,也是自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从短缺经济中走过来,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较好地迎合了“初级”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然而,这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社会经济代价,比方,高能耗、高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低工资与廉价劳动力掠夺了劳动者的体面与尊严,创新意识与品牌观念的缺失,以及低附加值生产让我们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最低端、最不利的位置。

  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数量扩张型的、高投入高产出或高投入低产出,或者是在资源消耗和浪费较太、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较严重的条件下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它主要依赖增加生产要素(尤其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和信贷资金)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经济增长。

  在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择手段唯利是图;地方政府则不惜成本、不计后果、单一追求GDP数量增长。这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能适应“强国富民”的伟大战略,并严重地障碍了经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因此,经济转型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将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式、集约型、质量至上的经济增长模式。

  内涵式、集约型、质量至上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从而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只有在这一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我们才可能通过鼓励创新与创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将国强民富变成真真切切的现实。

  30年改革开放,30年财富积累,我们已经作好了经济转型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下一个30年,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定决心,彻底摒弃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全面推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为此,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轮廓清楚地提出了有效实施经济转型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路径: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在此,笔者将文中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解并简称为“经济转型”,同时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理解并简称为“产业升级”。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董登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