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谋划发展新思路(辉煌十一五·2006-2010)

何党生 转载自 人民日报 | 2010-10-25 19:47 | 收藏 | 投票

  百年前中东铁路的隆隆声响,揭开了开埠的历史序章;“三大动力”的机器轰鸣,成就了“共和国动力之乡”;举世闻名的冰雪瑞景,映衬着北方都市的独特风光……这就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我国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哈尔滨也曾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结构性矛盾突出、民营经济疲弱、自主创新乏力等问题叠加,这颗“明珠”一度黯然。
  “哈尔滨执行力并不差,只要找准了方向,有了内生动力,发展就会产生加速度。”经过深入调研和审慎决策,2009年的哈尔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提出“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具体战术就是八个字:“北跃、南拓、中兴、强县”。
  “‘北跃’在江北区打造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南拓’依托平房区和开发区工业基础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中兴’加快老城区改造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强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说,新战略立足市情实际和禀赋优势,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涵盖了城市空间拓展、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内容,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发展的具体体现。
  以水定城,城市布局迈入松花江时代
  深秋的哈尔滨,江丰水美。打破沉寂的松花江北岸,昔日的漫滩、古河道上,一台台挖沟机、冲天钻正轰隆作响,奋力打通着阻塞的水道,连通这座未来之城新的骨骼。
  以江为轴、两岸发展,这是国内外滨江城市普遍的发展规律。空中俯瞰,哈尔滨就像一只浮游在松花江上的天鹅。然而长期以来,这只“天鹅”只挥动着一只翅膀——城市的主体框架一直布局在松花江南岸。
  如何能将松北变成哈尔滨一个新增长点?如何为转型中的城市打造一个新的发展引擎?如何能在松花江北岸真正打造一个“北国浦东”?
  2009年新上任的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多次踏访松北,并多次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和专家研讨。经过考察研讨,“画廊百里沐春色,湿地万千舒壮观”——一个松花江沿江城乡一体化综合开发、建设“北国水城”和“科技创新城”的思路日渐清晰起来——
  在松花江到呼兰河约5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充分利用河、渠、泡、沼等水系基础,规划“二纵、四横、十八湖”的完整水系网络,既防洪调峰根治内涝水患,又借湖光水景提升城市品位,“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将成就一座崭新的北国水城。
  “北国水城”奠定了松北未来的景观布局,而“科技创新城”则为其植入了跨越式发展的产业骨架。
  哈尔滨市集中了全省57%的大学和67%的省属研究院所。然而,这些科研院所普遍“小、散、弱”,很多都面临缺少“中试”空间的共性问题,科研与市场对接乏力。哈尔滨守着一座“科技金山”,却难以培育科技大产业。
  “科技创新城”的思路由此发轫——在松北规划区域内,吸引高端科研机构入驻,建设国家级一流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两城”规划,一“柔”一“刚”,相得益彰。在“北跃”整体框架下,松北区开始“排兵布阵”,一项项相承相济的具体规划次第展开。
  交通先行,畅通松北。投资45亿元的松花江公路大桥西桥等3座大型桥梁和松浦大道等基础工程相继上马,南联主城、北接呼兰、西通大庆的大交通体系脉络渐显。
  筑巢引凤,善政聚才。年初,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等4项办法同步出台,明确提出要连续5年每年投入1亿元,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引导国内外各类资本创办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这些“高含金量”的政策,使科技创新城迈入国内引资环境第一梯队。
  3月初,随着总投资2.5亿元的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新址项目在松北打下第一根桩基,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开工建设。随即,总投资5亿元的产业园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9月初,已签约入驻产业园起步区的17个产业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此外,创业孵化园、软件园、科技展示交流馆等重点项目也将于年内启动。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开启境界。以江为轴,以水定城,哈尔滨城市发展迈入松花江时代;一江居中,两岸繁荣,“天鹅”新翅羽翼渐丰。
  “中兴”靓城,再现“东方小巴黎”独特魅力
  记者近来在哈尔滨打车时,多次被出租车司机的激情描述所感染:“长江路打通后到阿城区从一小时缩短到20分钟”,“松浦大桥过松花江仅需5分钟”……谈吐之间,是一种溢于言表的自豪感。
  在哈尔滨市的城建史上,20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全市151个路改项目、116个路桥维修项目同步推进,地铁一期进入施工高峰,征仪路、长江路等10条“断头路”、“卡脖路”打通工程你追我赶;城市裸土地面硬化绿化、废弃物处理和污染点源治理等工程全面开花;城市内河何家沟、信义沟年内完成污水截流,3座污水处理厂年内通水调试……
  熟悉哈尔滨的人才能掂量出这一串数字的分量。
  以往,哈尔滨的老城区延续开埠时的“品”字形布局,“断头路”、“卡脖路”多,主干道路不畅,堵车状况日益严重。
  经过周密谋划,哈尔滨市启动了总投资107亿元的路改项目,对城市的162条道路实施拓宽和改造,今年就要落实其中的151项。
  “这次路改规模史无前例。”哈尔滨市建委副主任张晓光的手中,有一张时间表:节点工程安排到天,夜间施工安排到人,几个关键环节更是经过反复挤压,已精确到小时。
  多年来,哈尔滨市民通过公路过江只有公路大桥和东江桥两个选择,后东江桥又因坏损被封,两岸交通不畅的情况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越江交通体系”的构想由此破题——第一步就是计划投资12亿元,全面推进松浦大桥和三环西桥两座跨江大桥建设。
  10月13日,哈尔滨市自行组织建设的第一座特大型跨江桥梁——松浦大桥竣工通车,两岸市民出行平均可缩短里程8公里,节省时间约25分钟。此外,全长7133米三环路西桥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两桥飞架,未来将成为连接群力与松北两区的城市新地标。
  工期紧,任务重,但精品意识丝毫未减。松浦大桥首批45米桥面护栏虽已安装到位,但发现线形感观不合格,工程常务副指挥吴向阳果断下令全部砸掉重来;征仪路设计方案被市政质量监督站副站长杨丽杰修改了12稿,文昌桥、铁路街、长江路也都修改了3次以上……今年来,越江大桥、地铁和路改工程创造出了20多项省内及全国寒地城市路桥建设的新纪录。
  以人为本抓城建,关键在于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曾几何时,“东方小巴黎”因尘土而蒙羞。据年初统计,全市建成区、县(市)、城关镇“积压”着近500万平方米裸土地面,仅主城区二环以内就有近198万平方米。很多路段“晴天灰、雨天泥”,市民怨气很大。
  再也不能坐视家园“埋埋汰汰”!6月30日,哈尔滨市发出裸土地面硬化绿化动员令:有物业的物业单位负责维修,没物业的市直单位包保,各区、街、社区负责组织协调,单位、企业整饬自管院落,临街商家门前自清……
  有人曾质疑,数百亿元的投资规模,会不会让城市“负债累累”?哈尔滨市代市长林铎表示,一是必须搞好城市规划,不留遗憾、败笔,让土地增值来消化成本;二是必须格外珍惜利用好土地,让市民成为城市增值的最终受益者。
  满城尽是建设者,满眼都是挥汗忙。目前,30万建设者正在道路改造、跨江桥梁、地铁、内河整治等项目岗位上奔忙。他们要在今年剩下一个月的施工尾期再冲刺一程……
  创新兴城,转变体制机制提高执行力
  去年冬季,哈尔滨降雪不断,环卫部门“以雪为令”,投入大量机械和人力,每次仅用一两天就清得干干净净。相比过去清雪“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八天,且大量使用融雪剂”的状况,反差极大。 
  鲜活的实例教育了干部群众:过去发展滞后,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是主观上盲目骄傲多、看到差距少,埋怨客观多、查找主观少,浮夸空谈多、真抓实干少,是造成滞后的主要原因。每个人都切实担负起职责,家园才有新希望。
  冰城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们抖擞精神,立足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工作创新迭出。
  “今年起,我们对每个入驻大项目从头跟到尾实行全程代办。”哈高新区投资局局长程亚男介绍,项目负责人介入之初即编制项目推进计划,列出开工促进时间表,“办开工手续往往是政府推着企业跑,因为审批流程上的时间水分已经被挤得差不多了。”
  目前,程亚男手头有20个项目进入推进流程。据他估算,与以往相比,一个项目从立项选址、规划审批再到开工许可办下来,一般能省下1/3到一半的时间。
  哈尔滨有关部门从加强信贷对接、归集自有资金、收储偿贷资源、完善申贷要件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融资。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贷款总额217亿元。
  成立仅一年多时间的市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已融资90亿元,接近市本级一年的财政收入。“融资力度超过以往10年的总和。”总经理苏衍坤介绍,公司不仅发挥融资平台作用,还承担涉水工程项目法人,半年多的实体性运作对北国水城“从图纸落到地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水务部门还突破防洪等传统业务范畴介入城建和现代农业领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各部门通过调整运行机制提高执行力,换来的是效率和满意。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在窗口和服务部门大力推行公示制、承诺制和问责制,确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21条措施,开展了12个纠风专项治理。记者在松北区行政服务中心看到,每个窗口都安装了满意度测评自动采集系统,来办事人员随时可以点评政府工作人员。
  同时,哈尔滨进一步清理审批项目,在去年取消517个前置要件的基础上,再次取消265个,收费项目由原有的137项削减为84项;实行“拆关撤卡”,打开了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环评、规划选址、项目核准和用地预审四个互为前置的“死结”;成立哈尔滨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投诉中心,企业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我们全面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政府部门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不好,都有评价标准,而且公众可以全程参与评估。”盖如垠说,这种管理体制“逼”着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标准。
  去年,哈尔滨市确立了“三年完成主城区棚改任务”的目标,近来他们在棚改拆迁中创造性地推出了“股折租”举措。
  棚改前,23岁的大学生许丽和患有残疾的母亲,挤在道里区工农三道街一间17平方米的棚厦里。按照“拆一还一”的棚改政策,她们可以享受新居17平方米的产权,但即使申请最低保障户型40平方米,还要按最低建筑成本补齐其余23平方米的房款约2万多元。这笔钱对于母女俩,可是个天文数字。
  棚改“股折租”政策解了母女俩的难。搬进新居后,许丽家拥有17平方米产权,其余23平方米由房屋主管部门持有产权,整体房屋属于“共有产权房”,公产部分按照每月每平方米1.44元缴租金。由于她们缴租金仍有困难,故将“拆一还一”面积拿出一部分,按市价“股折租”,按月抵扣租金。待未来还清抵扣租金并补齐上靠户型差价款后,许丽母女仍能拥有房屋的全部产权。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住房局局长季卫国介绍,今年哈尔滨再度自我加压,将棚改范围拓展至绕城高速以内的广大城乡结合部。“力争3年基本完成现有1134万平方米棚改任务!”
  一桩桩以人为本的决策部署,凝聚起市民群众的智慧与关切;一项项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把一股股暖流播洒在百姓心间。
  暖风拂过满眼春,一个破茧成蝶的魅力都市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个人简介
中华大地,西高东低,大河东流,趋势也!何老师着, 日食无米之炊(读书),夜读无字之书(思想)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头脑里奔跑思想千军万马,述而不作,劳心活到2050年。
每日关注 更多
何党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